不论“案中案”胜败,“教科书式老赖”均须履行判决
“教科书式老赖”再起波澜。昨日,最高人民法院官方账号转发“教科书式老赖”当事人名誉权案一审判决,北京互联网法院于近日对此案进行了开庭宣判,当事人黄淑芬的诉讼请求因无事实和法律依据而被一审法院全部驳回。
此番“教科书式老赖”事件中的又一场“案中案”,是事件的失信被执行人一方黄淑芬发起的名誉侵权诉讼。应当看到,围绕“教科书式老赖”展开的一系列诉讼,都是争议双方选择通过诉讼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正常方式和正规途径,无论胜负都是司法裁量对具体诉求的判断,而不代表司法对其他相关联案件的态度。
“教科书式老赖”事件的核心,在于已生效司法判决的权威和执行力,容不得任何轻慢和挑衅。
(南方都市报社论)
拒不更正弱视结论:不顾考生前途也是一种“弱视”
两个多月前,江苏南通一高三学生施某在当地招生办组织的体检中获知自己“弱视”。6月11日,家长医院体检,结果发现并不弱视。施某向南通市教育考试院提出复检申请,被拒,原因是复检申诉期已过,无能为力。该院副院长称,主要责任在考生自己。
考生的体检结果,是要纳入考生档案,供高校录取时作参考的。要是把弱视的错误信息不予更正,那就意味着,施某在填报高考志愿时,很多专业都将受限。
从为考生前途命运考虑的角度出发,南通市教育考试院有必要以人为本。按制度程序办事,不等同于刻板教条、僵化执行。如果看不到一个小错误对考生的重大影响,又何尝不是一种“弱视”?
(澎湃新闻—于立生)
地铁同车不同温:公共服务精细化的探索样本
1门至16门,蓝色强冷区;17门至32门,绿色弱冷区。据报道,近日北京地铁6号线正在尝试同车不同温,乘客可以根据站台地面等位置贴着的指示标,按需乘车。据悉,每年夏季,地铁列车里的空调经常被吐槽,有乘客抱怨太冷,有乘客嫌太热。
这还让人联想起广州地铁设立女性车厢,以及多个城市地铁禁食等,虽然这些举措曾引起争议,但不可否认这是地铁服务精细化+人性化的体现,希望这类探索多一些。当然,不管是地铁同车不同温还是设立女性车厢,要想效果更好,还需要解决上下班高峰时段的供需矛盾问题。
(北京青年报—冯海宁)
“和时间赛跑”的地震预警提示大有可为
年6月17日22时55分,四川省宜宾市长宁县(北纬28.34度,东经.90度)发生6.0级地震,震源深度16千米。在地震发生时,宜宾、成都、重庆等多城区提前发出了地震预警提示。截至18日15时30分,此次地震因灾死亡13人,受伤人。
虽然只提前了短短10秒钟或几十秒预警,但地震预警提示的作用不容小觑。地震预警系统,打的就是时间差,和时间赛跑。
从全面的地震减灾防灾体系建设角度,应当清醒意识到,尽管地震预警提示具有一定的防灾减灾作用,但不能冲淡甚至代替其他方面的防灾减灾工作。日常必须做好防范预警准备,尤其要在细节上下功夫。这样才能将地震造成的危害和损失降到最低。
(北京青年报社评)
整理:雷雅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