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岁宝宝还尿床有可能为小儿遗尿症,家长需

河南商报洛阳宝姨关彩晴通讯员刘晓飞周周妈:我们家周周已经5岁了,总是隔三差五会尿床,真的感觉很苦恼,之前以为是孩子去幼儿园运动过多太累了引起的。前几天带孩子去看了医生后,医生说是小儿遗尿,因为当时太匆忙,没了解清楚。我想问一下引起小儿遗尿的原因有哪些?该怎么办呢?

受访医生

医院儿科主任滕绘敏滕绘敏主任称,小儿遗尿俗称为“尿床”,是指3周岁以上儿童,在睡眠中不自觉地小便自遗,醒后方觉的一种疾病。若是因婴幼儿时期,智力发育尚未完善,正常的排尿习惯尚未形成,自控能力较差,这不属于病态。若超过3周岁,不能自主控制排尿,熟睡时经常遗尿,轻者数夜1次,重者可一夜数次,则为病态。经久不愈,往往影响小儿精神生活和身心健康。如果3周岁以上小儿,经常发生熟睡中尿床,每周大于2次,甚至一夜尿床2~3次者,医院就诊。据相关数据统计,遗尿在我国男孩比女孩患此病的概率高,原发性夜遗尿确切病因尚不清楚。小儿遗尿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1、遗传因素夜遗尿通常在家族中显性遗传,若父母都曾为遗尿患者,他们的孩子患遗尿的几率就比较高。2、疾病因素蛲虫症(虫体对尿道口的刺激)、尿路感染、肾脏疾患、尿道口局部炎症、脊柱裂、癫痫、大脑发育不全等,但因病引起的遗尿只占很小的比例。绝大多数孩子的尿床与精神因素、卫生习惯、环境因素等有关。3、睡眠很深这类小儿常常在睡前玩的比较疲乏,睡得很深,不易唤醒,也多在梦境中尿床。若睡前饮水较多,或吃了西瓜等含水量多又有利尿作用的水果,则更易发生尿床。4、家长的因素部分患儿家长没有给孩子进行排尿训练,如长期使用尿不湿,有的孩子到了2~3岁以后还在使用尿不湿;父母夜间不唤醒孩子,抱孩子去厕所撒尿,甚至有些父母在孩子躺在床上睡眠时帮他们排尿,造成孩子睡眠中排尿的习惯。久之,容易发生夜间尿床。5、环境因素突然换新环境;气候变化如寒冷等。

小儿遗尿该怎么办呢?

1、行为疗法(1)建立条件反射从治疗开始起,要求家长每天在患儿夜晚经常发生尿床的时间前,提前半个小时用闹钟将患儿及时唤醒,起床排尿,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条件反射建立,患儿就能够被膀胱充盈的刺激唤醒达到自行控制排尿的目的。此外,要鼓励患儿自己去厕所小便,目的在于使患儿在比较清醒的情况下把尿排泄干净。(2)膀胱功能锻炼督促患儿白天多饮水,尽量延长两次排尿的间隔时间,促使尿量增多,使膀胱容量逐渐增大,鼓励患儿在排尿中间,中断排尿,数1至10,然后再把尿排尽,以提高膀胱括约肌的控制能力。2、中医药治疗中医认为小儿遗尿跟肾气不足有直接关系。中药在治疗小儿遗尿上效果较明显,除了辨证选用温补肾阳、固摄缩尿的中药口服外,还有外治疗法,由于小儿遗尿症病程长,坚持服药多有困难,因此中医外治疗法成了目前治疗小儿遗尿症的重要手段,常用的外治法有小儿推拿、穴位敷贴、耳穴压豆等,此外还配有中药药膳。3、遗尿患儿饮食注意事项:禁辛辣、刺激性食物:小儿神经系统发育不成熟,易兴奋,若食用这类食物,可使大脑皮质的功能失调,易发生遗尿。因此,在膳食中应忌辛辣、刺激性食物。禁晚餐后饮水多:下午4时以后,督促小儿控制饮水量,晚餐尽量少喝水,减少夜间排尿量。禁薏苡仁、赤小豆、西瓜:这些食物因味甘淡,利尿作用明显,可加重遗尿病情,故应忌食。滕绘敏主任称,目前,有部分家长对于小儿遗尿的治疗存在一些误区,一是认为尿床会自愈不用治疗,有些家长拖到十几岁时才带孩子去看医生,晚治疗不但会错过最佳治疗时机,还会加大治疗难度;二是病急乱用药,自行从药店购药,甚至乱用土方,不但延误了最佳治疗时机,而且乱用药物还可能对孩子的身体造成很大的影响。所以建议医院及时治疗。家长一定要培养患儿按时排尿的习惯及合理的生活习惯,白天不宜贪玩,防止过度疲劳;晚睡前不宜饮水过多;夜间定时叫醒患儿起床排尿。积极预防与治疗引起遗尿的原发疾病。同时患儿家长应对遗尿患儿多关心、不宜嘲笑、打骂,避免精神刺激,并鼓励患儿消除自卑感,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宝姨精选推荐区

往期回顾

1、宝妈:记得高考结束那天,考场外的天空格外好看

2、年河南高考作文出炉!回顾前十年高考作文,你写的是哪篇呢?

3、夏季应如何避免宝宝被蚊虫叮咬呢?

4、宝宝喜欢搓脚是咋回事呢?医生这样说......

未经授权谢绝媒体和公号转载

监制/杨韬

统筹/付首鹏

编辑/关彩晴

视觉/河南商报视觉产品部

服务

点击在看

送你小花花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hantingjiudian.net/zzbx/4597.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