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球的发育过程是由远视逐渐变成正视,眼球的前后直径也是由短变长的,随着年龄增大,眼球在变大,眼轴在不断变长。直到成年后,发育完成,眼轴长度基本固定。
0-1岁儿童
0-6个月的宝宝,是视力发育最敏感的阶段,视觉功能开始迅速的发育。
6个月到1岁左右,眼睛初步有了视力和视物功能,能够分辨基本的物体、人物、建筑、玩具等。
这个阶段的孩子,医院会进行一些常规眼部检查,但这些检查仅仅是对一些先天的问题进行常规的排查。所以在这个阶段,家长们需要细心观察宝宝的眼睛状况,
比如:眼皮上有没有长东西,眼皮的位置是否异常,宝宝是否总是流眼泪......
家长们可以尝试用手遮住宝宝的单眼,以检测宝宝的视力状况,如果有一只眼睛出现问题,宝宝会有明显的反抗和抵触。
如果有较大的散光和近视,孩子会出现眯眼睛看物体的情况;如果有斜视或者弱视,孩子会出现歪头视物等一系列的行为。
3-6岁儿童
3岁以后,孩子眼睛和大脑开始发展精细的视觉功能。
这个阶段的儿童需要检查看看是不是有近视、较高度的远视、斜视、弱视等等,检查是否达到达到正常视力。此年龄阶段通过各种治疗措施,各种眼部问题仍有“补救”的机会。3-6岁孩子的眼部问题多为功能发育问题,应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所以该阶段儿童的定期眼部检查不可少。
6-8岁儿童
6岁以后,儿童的视觉认知能力基本发育成熟。
进入该阶段后,孩子开始进入学龄期,对孩子的视力最大的挑战就是课业的负担和大量的近距离视觉活动了。所以对孩子眼睛最大的影响就是开始出现视近的时间增多,户外活动时间开始减少。
这个年龄,开始是出现后天性近视的时期了。家长需要对孩子读书写字的姿势监督叮嘱并及时给予纠正,减少电子设备的使用,多进行户外运动,降低眼睛近视的几率。而且学校每学期都会在常规体检中都会进行视力检测,如在学校体检单上发现有视力问题,家长要及时带孩子前往相关专业机构进行检查。
孩子的视力发育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保持必要的重视,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眼部问题,希望父母能根据每一时期的特点,给予孩子眼睛细致的呵护,这样才能让孩子拥有一双健康明亮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