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视力和多重残疾一直是困扰山西省视力残疾的罪魁祸首之一。截至年,山西省视力残疾者有22.2万人,其中低视力人群约有14万人,占视力残疾总人数的63%。低视力不同于近视、远视和弱视,患者经过手术、药物或者佩戴纠正视力的眼镜后,仍存在视功能损害。由于对低视力缺乏正确的认识,以及低视力诊治专业人员和专业机构的匮乏,低视力儿童享受不到系统的诊疗服务,以至于不少低视力儿童被误认为是盲人,早早被送到盲校学习盲文,极大地限制了低视力儿童的受教育机会和生存发展。
今年是“看得见的希望”第五期项目在山西省实施的第五年,日前,医院了解到,自年6月项目启动以来,该项目在4年来共计为余名低视力和多重残疾儿童免费提供了康复服务,配发了助视器多套;用于解决贫困家庭患儿手术减免的项目专项资金,累计为例手术减免了费用,共补助资金万余元;为贫困儿童发放免费眼镜副,累计万元。
经过项目救助的低视力和多重残疾儿童,已经能够被特殊教育和融合教育学校所接纳。在特殊教育学校,这些眼疾儿童能最大限度地获取特殊儿童的教育需要,增长知识、获得技能、完善人格,发展他们的潜能,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治疗效果较理想的低视力和多重残疾儿童,经过“看得见的希望”不懈的救治,已经可以进入普通学校随班就读。对随班就读的低视力和多重残疾儿童,学校除了按普通教育的基本要求教育外,还将针对患儿的特殊要求提供有针对性的特殊教育和服务,对他们进行必要的康复和补偿训练,努力使他们和其他正常学生一样,享受与健康儿童平等权利,同时能够自立、平等地参与社会生活。
医院医生等专家走访太原市特殊学校评估后发现,30%的低视力儿童可以通过屈光矫正不同程度地提高视力,60%的孩子可以通过验配助视器提高视力,参与正常的课堂活动。因此,“看得见的希望”山西项目未来将致力于走访更多学校,对学生进行筛查寻找,争取帮助更多的孩子提高视力,走进融合教育和随班就读的课堂。甚至是同正常孩子一样,接受普通教育,提高山西儿童的生活质量和学习机会。
“看得见的希望”第五期山西项目衷心感谢山西和全国权威媒体对项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