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开学,很多家长抓住假期的“尾巴”,陪孩子来市二院眼视光中心“看眼睛、查视力、配眼镜”,忙的不可开交。但临床上有这样一种现象却让医生倍感头疼,很多家长误将儿童弱视当作近视,以为只要戴副眼镜就能解决问题,其实不然。
近日,6岁的晨晨跟妈妈一起来复查,据眼视光中心主治医生沈炯介绍,晨晨1年前因视物模糊来院就诊,检查时发现为单眼视力差,近视度,矫正视力仅有0.3—0.4。采用戴镜矫正和弱视训练进行治疗后,目前矫正视力均达到了1.0。
谈起孩子的治疗过程,晨晨的妈妈十分庆幸,“孩子们在幼儿园时看东西就比较近,起先觉得是习惯不好就没在意。再大一点得知看东西不清楚,就在外面眼镜店配了副眼镜。等我们医院检查治疗,幸好没酿成大错。”
不要将儿童弱视与近视混为一谈
据了解,弱视是指在视觉发育的敏感期内,由于各种原因使眼内、外部的视觉环境发生异常,造成各级视细胞的有效刺激不足,从而导致单眼或双眼矫正远视力低于正常同龄儿童,伴有双眼单视功能异常,是损害儿童视力的常见疾病。
沈炯解释说,近视与儿童弱视的区别在于,近视患者可以通过屈光矫正达到正常视力,而儿童弱视患者即便通过矫正也不能马上矫正到正常视力。如果眼部没有发现病变而单眼视力或双眼视力下降,而且戴眼镜不能矫正者均为儿童弱视,应该引起注意并进行积极处理。不同年龄儿童视力的正常值下限不同,3—5岁儿童视力的正常值下限为0.5,6岁以上儿童视力的正常值下限为0.7。
要知道,儿童弱视比近视的危害更大,不仅影响单眼或双眼视力,而且会造成视功能多方面的损害,如失去双眼单视、精密高级的立体视,严重者还会影响工作、学习及生活质量。
弱视治疗越早越好千万不可延误
沈炯指出,弱视是可以治疗的,且年龄越小效果越好。3—6岁是视觉敏感期,是弱视最佳治疗时期,6—9岁效果慢疗程长,12岁以后再治疗几乎无望了。平时,家长要注意观察孩子用眼习惯,如果发现孩子视物有歪头、斜眼、侧视、看电视眯眼、喜欢近距离看东西等症状,要主动找专科医师进行检查,排除眼部因素的视力不良。一旦确诊为弱视,就要抓紧时间治疗了。
弱视治疗的关键在于尽早发现,尽早规范治疗。首先要去除病因,治疗先天性白内障、先天性完全性上睑下垂、角膜白斑等视觉剥夺因素。其次要正确的屈光检查,也就是在充分散瞳的情况下验光配镜,及时配戴合适的眼镜矫正。对于单眼弱视且另一只眼存在远视的患儿,要遮盖健眼,增进弱视眼使用和发育。并且还要联合近距离精细作业及弱视治疗仪治疗。
沈炯特别提醒家长,弱视的治疗需要根据不同的类型制定不同的方案,而且还必须根据治疗进程和程度进行适时调整,医院进行治疗。此外,矫正屈光不正是弱视治疗的支柱,在此基础上辅助其他治疗方法,绝不能仅进行辅助治疗而忽略主要治疗方法,也不能只用主要治疗方法而不进行辅助治疗,两者是相辅相成的。(作者:徐迷梦)
微互动(yydermy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