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视的引发原因较多,而弱视的早期发现、诊断是防治弱视的关键。弱视的预防比最好的治疗更重要。防治应重点针对一些主要的危险因素。
(一)早期普查视力和屈光状态
弱视是典型的发育性疾病,矫正弱视的关键是早发现、早治疗。研究证实,3~5岁是弱视治疗关键期,治愈率可达82%,而11~12岁时治愈率仅50%,错过关键期造成的视力低下很难治愈。
(二)优生优育
1.杜绝近亲结婚。
2.孕期预防,降低对婴幼儿脑与视觉器官的损伤。
3.对弱视儿童早期进行矫正。
(三)积极参加户外活动
鼓励家长多带孩子到户外活动,为儿童眼睛发育营造良好环境。良好的视觉刺激是视觉发育的基础,人的眼睛在自然光线刺激下发育成熟。婴幼儿期是关键时期,也是产生发育性弱视的最敏感阶段。有些小儿没有广阔视野,缺乏和大自然接触,不能充分接受光线刺激,成为弱视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
(四)营养充足均衡
眼睛和身体一样需要充足营养。偏食可对眼球发育造成明显不利影响。应鼓励孩子多食新鲜青菜、水果及富含钙、磷的豆制品、海带等,少食精制糖。
(五)营造良好生活氛围
经常督促小儿注意用眼卫生。采光要充分,灯光照明适度。幼儿看的图片字迹要清晰,培养良好用眼习惯。幼教人员、家长应观察儿童互动游戏中的一举一动,尤其视觉功能表现。准确、细致的观察是发现弱视的关键。一旦发现孩子有视物困难,眼位偏斜,看东西时皱眉、眯眼或凑近,应警惕是否有弱视、屈光不正等可能,医院眼科检查。各种锻炼性游戏,如蒙眼、捡豆等,有助于早期发现儿童弱视。
(六)定期视力监测
2岁后每半年一次定期检查视力、屈光状态、眼位、是否有眼底病变等。发现问题后及时确诊、治疗,以免贻误最佳治疗时机。眼科医生应深入幼儿园,与保育员密切配合,利用双眼视功能检查仪、色觉检查法等,及早发现和筛查弱视。
(七)及时治疗眼病
1.尽早发现可引起弱视的疾病。
2.避免各种引发弱视的情况,如婴儿长时间遮盖眼部有可能继发遮盖性弱视。对因眼病而需遮盖眼睛的婴幼儿(尤其6个月内的婴儿)应特别慎重,必要时交替遮盖双眼。尽量不对患其他眼病的婴幼儿采取遮盖措施,以防发生遮盖性弱视。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