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临床工作中,很多视光师对于弱视的诊断还不是很明确,当遇到视力较差的儿童时,无法肯定的诊断其是否患有弱视,或者只是单纯的功能性视力不良。所以在弱视的诊断之前,我们要经过一系列的详细检查才能确诊,检查项目包括:
?问诊?视力检查?屈光度检查?调节及集合功能检查?注视性质检查?电生理检查以上的检查项目中包括一项很重要的检查:注视性质检查。注视性质分为中心注视和偏心注视:中心注视是指患者单眼注视的中心是黄斑中心凹;偏心注视是指在患者单眼注视时,黄斑不再是注视的中心,而是黄斑旁的另一点成为了整个注视的中心。在斜视性弱视患者中可能会出现偏心注视的问题。如在临床治疗中,我们通过检查发现弱视患者的注视性质为偏心注视,如在治疗过程中没有改变患者的注视性质,那么患者的视力很难有提高,原因为:视网膜黄斑中心凹是视锥细胞集中汇集的地方,且视锥细胞的灵敏度很高,视力就会越好,而越偏离中心凹视锥细胞的密度就越小,视力就会越差,视锥细胞的分布如下表:通过上面的表格,我们发现越接近黄斑中心凹,视锥细胞的密度越大,视力就会越好,这也就要求我们在治疗弱视时,如遇到偏心注视的患者应改变为中心注视,才能有效的提高患者的视力。在弱视的治疗中,我们首先会矫正患者弱视眼的屈光不正度,接下来就会提高弱视眼的视敏度。在这个阶段中,如果弱视眼的注视性质为中心注视,那么我们就单纯的提高它的视觉敏锐程度就可以,如果弱视眼的注视性质为偏心注视,我们需要将偏心注视改变为中心注视,并且提高它的视觉敏锐程度。但是改变注视性质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要求患者及家长有很高的配合度。
简单介绍一下利用眼底镜检查注视性质的方法:
让患者盯住眼底镜的光源,通过观察黄斑反光点位于靶环的位置就可以确定注视性质。
如图,黄斑没有位于靶环的中央,因此为偏心注视,而偏心量即为黄斑所在刻度的位置~3棱镜度右眼鼻侧偏心注视。在注视性质检查中,需要大家注意的是:注视性质的定义为单眼检查,在检查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单眼!当我们发现检测的结果为偏心注视时,需要为患者纠正偏心注视,接下来和大家分享两种改变注视性质的方法:后像疗法和Haidinger刷。
1、后像疗法是治疗弱视的一种常用方法。在医院中使用的是后像镜,它是根据人的视网膜被强光照射后可形成一个后像,通过后像将偏心注视点压抑,从而强迫使用中心注视。2、Haidinger刷,又称光刷,是由于海丁格光刷引导定位,在黄斑中心形成投影,利用这种旋转地光刷来刺激黄斑,引导中心注视,适用于对旁中心注视进行治疗。如下图,左边是中心注视的患者看到的现象是刷子在飞机的中间,而偏心注视的患者看到的右边的现象:刷子向一侧偏离。目前临床上还会采用二者相结合的方法,利用海丁格光刷引导下进行后像治疗,以求更好的黄斑中心定位下进行弱视训练,纠正旁中心注视。通过以上内容的讲述,想必大家了解了纠正旁中心注视对于弱视儿童提高视力的重要性,所以要求大家在临床工作中做好注视性质的检查,并且选择有效的方法为患者提高视觉敏锐度。
撰稿:沈园
如需转载,请后台留言
欢迎分享给朋友或转发朋友圈
有关观点欢迎指正批评,敬请留言
▼点击下图,观看视频试听课▼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