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专家谈儿童近视眼访谈富阳柏氏眼科医

各位朋友大家好,今天荣幸地邀医院儿童眼科专家马丽卿主任医师谈谈儿童近视眼的问题,医院眼科主任医师,擅长治疗小儿弱视、斜视及青少年屈光不正(近视、远视、散光)。年毕业于浙江医科大学,一直在浙大一院从事眼科临床工作44年。曾在法国里昂EdouardHerrit医院深造一年。担任过省卫生厅儿童弱视科研项目主要负责人,有关文章在全国第七届眼屈光会议上被评为优秀论文而获奖。对眼科疑难杂症的诊疗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对小儿弱视、斜视有颇深的研究和独特的诊疗技术,在眼科界享有很高的声誉。

大家都知道暑期到了,家长会选择这样的时段集中解决儿童的疾病。经过了一个学期的学业压力,很多孩子都出现眼睛疲劳、视力下降的问题,我们今天邀请马主任做客访谈间,也是应广大家长之需,谈谈儿童近视的诊断、治疗和预防。

近视眼发病越来越多发病年龄越来越小

主持人:马主任好,我们国家的儿童,近视眼的发病率呈现什么样的态势。

马丽卿主任:目前我们国家儿童近视发病率居高不下,而且近几年上升的趋势特别快。在亚裔国家如新加坡、香港、台湾、中国等地都呈现同样的上升趋势。

主持人:亚裔国家的近视眼发病率高是跟这些国家青少年学习负担重有关吗?

马丽卿主任:有密切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近视眼的发病有两个原因,一是连续用眼时间过多,另一个是近距离用眼时间过长。我国的学龄儿童学业负担重,每天用眼读书的时间会过长,以上两个致病因素都满足,也就导致了我国儿童近视眼发病率持续走高的状况。

主持人:您说的近距离用眼,现在很多孩子玩iPad、电脑,是不是更是近距离的用眼?

马丽卿主任:对。现在很多家长用iPad对孩子进行早教,甚至拿着iPhone给孩子玩游戏。本身这些多媒体的工具就创造了一个近距离用眼的环境,再加上现在多媒体上给孩子设计的游戏或课件都非常生动有趣,孩子一玩就是三、四个小时,就造成了连续用眼的状况。这对孩子的视力危害巨大。医院诊治近视眼的儿童逐年递增。

主持人:发病年龄是不是也有提前的趋势?

马丽卿主任:对。八、九十年代,孩子出现近视的情况多发生在中学阶段,可这几年,我们门诊经常会遇到5岁的近视眼患者,甚至有4岁的患者。有的孩子来就诊时,检查视力,近视的度数都超过、度。我有一个小患者,爸爸妈妈都在外经商,是爷爷奶奶带大的。孩子到我们那儿就诊的时候,不到4岁,会两千多个字,但近视的度数已经有多度。爷爷奶奶知道以后非常痛心,明白了长期近距离用眼对孩子视力的巨大伤害。

如果儿童在使用眼睛的时候,能够把“长期、近距离”这两个情况克服,近视就不会发生或很少发生。比如看动画片,一小时的动画片最好分三个阶段去看,看20分钟就到门口或者到外面看看远处的树,我们把它叫做远眺,远眺的目的是放松眼睛里的睫状肌。睫状肌是位于眼睛内部呈圆环状的平滑肌,它的作用在于调节焦距。青少年眼球处于发育期,调节能力强,不管看远处或近处的物体,都能依靠眼内睫状肌的自动收缩和松弛来改变晶状体的凸度,使物体的光线能准确地聚集在视网膜上而看清物体。

孩子近视加重的病根也发生在睫状肌上。当孩子疲劳用眼时,睫状肌会特别紧张而出现痉挛,就像生活中见到的橡皮筋儿,如果总是把它拉得过紧,它就会失去弹性。睫状肌长期紧张,眼球的巩膜组织就会处在睫状肌持续痉挛而造成的长期机械性压迫下,眼球壁逐渐延伸,眼轴就变长,致使远处来的光线在视网膜以前成像,表现出孩子看不清的现象,我们就称之为近视了。

建议孩子在近距离用眼20分钟后就适当远眺一下,主要目的就是放松睫状肌,避免睫状肌痉挛的发生。眼睛的睫状肌长在眼睛里,不能直接用手按摩,但是我们可以用远、近交互视物的方式来放松它,跟相机的光圈一样,对焦远处光圈就小了,对焦近处光圈就大了。

家长如何尽早发现孩子的近视问题

主持人:现在近视眼发病年龄越来越小,像三、四岁的小孩还不会表述自己眼部的不适,家长怎么早期发现孩子的视力问题?

马丽卿主任:我们根据小孩视力障碍的情况,大概归纳为几种表现方式。一个是孩子看电视总喜欢往前跑,不跟成人同时坐在沙发上看,尤其看到特别喜欢的节目会往前冲,这个时候家长就应该对孩子的视力引起重视,医院检查。

还有的孩子看电视、看书都喜欢眯眼。很多孩子不是单纯近视,还带散光。他看到的物像是虚影,用眯眼的方式形成聚焦就看清楚了,这种情况也应该及时检查视力。

再有的孩子看电视、看书喜欢歪头,因为有的孩子是斜轴散光,他会通过歪头把这个散光主观校正。

第四种情况,有的孩子看iPhone、IPAD这种电子屏幕的时候几乎都放在眼睛前面看了,这也提示孩子的视力可能出现异常。有以上这四个信号,提示我们孩子不仅是近视,还可能合并有其他的很多疾病,比如白内障等等。所以我们建议孩子有以上这些症状,医院去检查、验光,医院看完了以后,我们再考虑是否配眼镜。

为什么诊医院散瞳验光

主持人:医院验光与眼镜店的电脑验光有什么区别?

马丽卿主任:都是验光机构,在初步筛查近视方面的功能是一样的。在医院有两种验光,一种方法是电脑验光。还有一种是散瞳验光。电脑验光是用机器来检测眼睛的视力状况,如果是成人,眼睛的功能和结构相对稳定,如果验光的电脑性能很好,基本上读数与实际近视的度数相当。但儿童则不同,儿童的眼睛有很强的调节力,电脑读数与实际情况往往相差很大,散瞳验光的目的就是让睫状肌没有调节力了,此时验光才能得到真实的数据。我们曾遇到这样的患儿,在眼镜店电脑验光是度近视,眼睛店给配了一个度的近视眼镜,孩子戴上以后非常难受。医院检查,电脑验光还是多度,但散瞳以后再验光,这个孩子不仅不是近视,还有度远视。我们说这个孩子的眼睛被电脑欺骗了。所以提醒各位家长,千万不要单纯相信电脑验光的结果,应该到正规的儿童眼科就诊,由医生进行散瞳验光,比照两个验光结果才能对孩子的视力得出准确的判断。

主持人:在医院内如何进行散瞳验光?

马丽卿主任:散瞳验光有两个标准,一个是慢速散瞳验光,还有一种是快速散瞳验光。医生对儿童验光药的选择非常慎重。六岁以下的小孩绝对不能用快速散瞳剂,6岁以上的孩子,有合并远视、合并散光情况的,也不能用快速散瞳剂。散瞳方式的选择直接关系到孩子近视度数的检测,关系眼镜对孩子有帮助还是有害处。

主持人:医院散瞳验光是检查儿童视力的标准检查方法吗?

马丽卿主任:是的。因为它是通过医学的手段在给孩子做检测,得出的结果是可信的。医院,因近视或疑似近视来就诊的患儿,第一件事是看视力表,第二件事是电脑验光,第三件事是散瞳验光。很多小孩在散瞳验光后发现了很多眼科疾病,比如先天性白内障、眼底病等造成视力低下的真正原因。

儿童配近视镜不能“立等可取”

主持人:有一些眼镜店的广告用语是“立等可取”,这种验光方式对于孩子是不正确的?

马丽卿主任:对。“立等可取”是可取的,但是对孩子是万万不可取的。立等可取常用的是电脑验光检查。

主持人:除了电脑验光,我们都用过视力表测视力,这种检测方法得出的结果可取吗?

马丽卿主任:视力表检查视力的方法不是验光,是一个筛查方法,初步检测儿童的视力状况,但不能作为验光的依据。比如一个孩子看远视力表是0.1,看近视力表是1.0,那么他可能是近视。如果远视力表0.1,近视力表还是0.1,这很有可能是弱视。

什么叫假性近视?假性近视需要配眼镜吗?

主持人:视力表筛查发现孩子视力不正常,比如只能看到0.4,能否下结论,这个孩子已经患上了近视?

马丽卿主任:不一定。很有可能他近视里还有散光,还可能他是个假性近视。

主持人:什么叫假性近视?

马丽卿主任:首先要区分“近视”和“近视眼”。近视是指远视力低常、近视力正常的一种现象。如果儿童表现为视远模糊、视近正常,电脑验光有近视度数,但散瞳验光没有了,这种情况叫假性近视。其本质不是近视眼,常常由于远视眼、散光、调节异常或某些眼病造成的近视状态。通常无需治疗,视力大多可自行恢复。但假性近视的情况并不多见,不超过近视眼患者的5%。

近视眼是指屈光不正,一旦儿童出现了近视性屈光异常(眼球变大,眼轴前后径延长),成了近视眼,目前没有理想方法能使其恢复正常。

主持人:对于假性近视,需要治疗吗?

马丽卿主任:如果是假性近视,我们优先选择“环境治疗”。就是让孩子脱离近视的环境,减少连续用眼、近距离用眼的情况,孩子的视力状况可以得到改善。无需配戴眼镜。

主持人:假性近视如果不加以干预最终都会变成真性近视吗?

马丽卿主任:以前有种观点认为真性近视一定是从假性近视过渡来的。但现在很多专家认为假性近视和近视没有什么关系。有的人把假性近视理解成睫状肌调节痉挛,即眼睛里的肌肉抽筋了,对付抽筯的办法一个是物理按摩,第二是休息,第三是点眼药,紧张的肌肉就会松驰,近视的状况就会改变。但近视眼是长期睫状肌痉挛造成眼部生理结构的改变,眼球壁延伸,眼轴变长出现的视物不清,这种生理结构的改变是不可逆的,通过按摩、休息、点眼药只能是缓解疾病的进程不加重,使度的近视别升为度,但不可能使度的近视消失。

主持人:所以近视的状况应该按病程来区分,而不应该按真假区分。

儿童配戴近视镜的注意事项

马丽卿主任:如果散瞳以后检查,眼部结构、视力都正常的孩子千万不要给他配眼镜,配眼镜只能是有弊无利。

但对于散瞳验光有度数的近视眼,最理想、最安全的治疗方法就是戴框架眼镜。一方面矫正视力,使孩子能看清远、近的视物,另一方面戴框架眼镜还可以减缓近视的发展。国外有研究证明,对于近视眼的儿童,一组是提早戴眼镜,另一组是不戴眼镜,若干年以后,戴眼镜的近视进展程度远远低于不戴眼镜的。在我国,很多家长害怕过早给孩子戴上“小眼镜”,就采取各种治疗办法,有贴耳穴的、有针灸治疗、理疗、按摩等等,但对于近视眼的儿童,这些都是杯水车薪,不仅不能矫正视力还可能耽误最佳的配镜时机,使近视的程度加重。而且孩子长期看不清,还会影响学业,影响孩子的社会交往,影响儿童心理等等,有的孩子长期眯着眼看东西,还会影响面部发育。

主持人:有些家长担心,孩子过早戴上眼镜,近视程度会越来越深。晚点戴可能会好些,所以给孩子配眼镜的时间就一拖再拖。

马丽卿主任:这样的想法是不对的。儿童近视眼目前没有治愈的方法,但为了能使孩子的眼睛正常发育,正常进行学业,应尽早配戴合适的眼镜,合理进行光学矫正,帮助改善视力,提高生活质量。由于年龄关系,加上近视眼本身的特点,儿童近视眼通常都有不断加深的可能,但这与是否戴眼镜,什么时候戴眼镜没有直接关系。反而,对于近视眼的患儿,尽早配戴合适的眼镜,能延缓近视加深的进程。比如,发现近视时度,开始配戴眼镜并注意用眼卫生,加深至的过程可能需要五年或者更长时间,但如果不配眼镜,任其发展,也许一年就能增加至度。

主持人:孩子配眼镜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

马丽卿主任:小孩应该配框架眼镜。因为孩子易动、不安分、淘气,10岁以下的孩子可以选择软边有鼻托的眼镜架,10岁以上的孩子可以选择全框镜架。孩子的框架眼镜一定要选有鼻托的,有的鼻托太浅也不适合儿童。因为孩子没有鼻梁,架不起来。

另外,孩子配眼镜的时候,准确测量瞳距非常重要。正常有两个瞳距,一个是眼睛的真正瞳距,还有一个镜片的瞳距,我们要求这两个瞳距一定要一致。国家颁布标准规定,这两个瞳距差3毫米就是不合格,差0.5个毫米是合格范畴。如果眼镜的瞳距与两眼的瞳距出现偏差,相当于在眼睛那儿带了两个斜视的眼镜,每天都用眼睛自己调节这两个瞳距之间的差距,无端的增加视疲劳甚至加重近视、斜视。

有的家长图省事,一幅眼镜戴两年。他觉得孩子戴眼镜看的挺清楚,眼镜也没有磨损,不用换了。这是非常错误的。眼镜不长,眼睛在长。眼镜的瞳距现在是配好的,两年以后孩子长大了,面部也跟着发育了,两眼之间的瞳距就可能发生变化了,变化的瞳距跟两年前配的眼镜瞳距就有差别了。我们换眼镜有三个原则:第一,度数变化,一年长了25度,可以不换。增长大于25度,建议换眼镜。第二,瞳距有变化,必须换。第三,眼镜上不能有划痕、磨损。比如有的孩子眼镜磨了,正好在瞳孔对应的地方有一块磨花了,孩子通过眼镜总看不清,他就要用自己的眼睛去调节,往内斜或往外斜去避开这块磨的地方,这样时间久了也会带来近视加重或斜视。

还有配镜后矫正的度数问题也值得家长注意。不是矫正视力越高越好。医院,我们建议近视眼的儿童,尤其学龄儿童,配镜应采取“低度矫正”原则,即最佳视力的最低度数。因为儿童的视觉发育敏感期在6岁之前,矫正视力过低不利于儿童接受正常的视觉刺激易造成弱视。矫正视力过高又会使睫状肌“过劳”而加重近视的发展。因此我们把过矫的近视眼镜称为“带毒的眼镜”。青少年近视眼矫正视力到1.0即可。

主持人:孩子应该多长时间复查一次眼睛?

马丽卿主任:一般在校学生一个学期复查一次。寒假一次、暑假一次。比如一个小朋友来就诊,电脑验光发现度数没有长,矫正视力还是1.0。测瞳距,眼睛的瞳距与眼镜基本一致,这三样全正常,就可以不散瞳。如果电脑验光以后,原来度,现在度了,就要散瞳验光。有的孩子来了以后,小脸长得特别大了,眼镜还在小鼻梁中间放着,显然两个瞳距不一样了,这时就要换眼镜。如果合并有其他的特殊情况,如白内障等要根据具体情况来把握复查的时间。

如何让孩子远离近视眼

主持人:由于时间原因,我们今天讨论只是对儿童近视眼的治疗梳理了简单的脉络。访谈最后,希望马主任给青少年及家长提几个宝贵建议,如何保护好眼睛,正确治疗近视眼。

马丽卿主任:首先我要想提醒家长,眼睛的健康比学习还重要。希望家长在孩子放学回家后,控制孩子玩电脑游戏的时间,减少课外辅导班的数量,尽可能带孩子到户外多活动,放松眼睛。如果孩子方便的话,带孩子打乒乓球,打乒乓球是防止近视眼非常好的运动。乒乓球打到对方的时候形成远视力,睫状肌放松。乒乓球打回来,又形成近视力,睫状肌又紧张。另外,孩子打乒乓球的时候也训练了脑、眼、手的协调。再者,孩子的看书距离和看书姿势一定要养成很好的习惯。我们有一个通俗的话叫一拳、一寸、一尺。书本与眼睛的距离一尺、手握铅笔一寸,胸跟桌子的距离一拳。

孩子读书学习时的灯光也很重要,孩子看书不仅要有一个侧照的灯,还要有一个背景灯。

主持人:好,访谈到此结束,大家有问题可医院咨询、检查诊疗;医院,







































北京市白癜风治疗医院
北京最正规治疗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hantingjiudian.net/zzbx/17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