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实习记者代小佩
5月31日,世界无烟日。在此前夕,钟南山李兰娟等专家纷纷发声。
钟南山:如同应对疫情,控烟也需要举国之力,还要更加坚决。
李兰娟:吸烟者发展为重症和出现死亡的风险更高。
王辰:吸烟为致病之首恶,控烟为防病之首善。
心内科专家周宁:医生一次只能救一个人,控烟却能挽救很多人。
肺移植专家陈静瑜:让更多人了解真相,烟草会让人痛苦地死去。
……
01:07今年,世界无烟日主题为“保护青少年远离传统烟草产品和电子烟”,青少年吸烟问题再度进入大众视野。
吸烟看起来酷,不吸显得不合群,好奇烟草的味道,不好意思拒绝,家人或偶像吸烟,影视作品中过多的吸烟镜头……
种种心理或外界因素都可能让一个健康阳光的青少年染上抽烟的陋习。
大多数人吸烟始于青少年时期
中国控烟协会副会长廖文科表示,我国现有吸烟者逾3亿,其中一半以上的吸烟者在20岁以前就开始吸烟。
“大部分成年吸烟者在18岁前开始吸烟。1/3-1/2的青少年尝试吸烟后会养成吸烟习性并成瘾,如果20岁以前不吸烟,成人后吸烟的可能性大大降低。”中国疾控中心控烟办前主任姜垣表示。
与成年人相比,烟草烟雾对青少年产生的危害更令人担忧。首都医科医院烟草依赖治疗研究室主任梁立荣表示,青少年正处在生长发育时期,吸烟对其骨骼发育、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及生殖系统均有一定程度影响。而且,由于青少年时期各系统和器官的发育尚未成熟,其对外界环境的有害因素抵抗力弱,易于吸收有毒物质,损害身体正常生长。
梁立荣称,吸烟损害大脑,使智力受影响。烟草中含有的大量尼古丁对脑神经毒害也非常大,会使学生记忆力减退、精神不振、学习成绩下降。而且,吸烟会影响正常发育。青少年正处在性发育的关键时期,吸烟使睾丸酮分泌下降20%-30%,使精子减少和畸形,使少女初潮期推迟,经期紊乱。
此外,吸烟易诱发相关疾病。比如,吸烟会使冠心病、高血压病和肿瘤的发病年龄提前。有关资料表明,吸烟年龄越小,对健康的危害越严重,15岁开始吸烟者要比25岁以后才吸烟者死亡率高55%,比不吸烟者高1倍多。梁立荣补充道,吸烟还可导致青少年弱视,称为“烟草中毒性弱视”,表现为视物不清、视野改变、色觉异常。而这一点经常被忽略。
多种因素诱导青少年吸烟
青少年吸烟与多方面因素有关。北京市控烟协会会长张建枢告诉科技日报记者:“首先是一些青少年对吸烟危害认识不够,这一点在小城镇尤其是农村地区较明显。”
烟草广告和促销是促使青少年尝试吸烟的重要原因之一。姜垣告诉科技日报记者,大量证据表明,青少年暴露于烟草广告和促销信息中。
比如烟盒包装就会影响青少年对烟草的直观感受。“我们国家的烟盒包装都精美漂亮,比如印上名山大川。此前有调查显示,我们国家的青少年对烟草识别率很高,这与烟草比较普及有关,也与烟盒包装精美有一定关系。”张建枢说。
专家认为,烟草盒上“吸烟有害健康”的文字标识一直是被淡化处理,且警示作用不足。年在我国生效的《烟草控制框架公约》提出了用“黑肺”、“烂牙”之类图案代替文字警示。姜垣表示,截至目前世界上已有个国家和地区实施了图片警示。年加拿大开始在烟盒上采用图片警示,前后九年的数据对比显示,该国吸烟率下降了12%-20%。
在今年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疾控中心健康教育所副所长何琳建议,中国应同国际接轨,将烟害图形警示上烟包。何琳强调,烟盒图形警示是极其有效且成本低廉的健康科普措施,能够清晰、明确地将使用烟草的健康风险传递给公众,文化程度较低的公众也能清晰地了解吸烟对健康的危害,这也是对烟民戒烟提供帮助。
一些影视剧作品也在无形中向青少年宣传了吸烟行为。姜垣表示,电影、电视剧中常有些用吸烟来表现酷、魄力、成熟、智慧的镜头,这类形象对青少年有独特的吸引力。此外,身边的人或是偶像吸烟,也容易引发青少年模仿。
他们受到电子烟侵害
沉疴尚未去,似又添新忧。
不少专家反映,近几年,电子烟瞄准了青少年群体。“电子烟的产品设计时尚酷炫,形态各异,味道种类丰富,对青少年吸电子烟具有较大的诱惑力。”张建枢说。
此前,有人称,电子烟可以帮助烟民戒烟。张建枢则坦言:“没有足够证据表明电子烟有助于戒烟。相反,一些之前不吸烟的人在接触电子烟后反而更易转向吸传统烟草,成为烟民。”
为保护青少年免受电子烟侵害,相关部门出台了一些规范文件。年8月28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烟草专卖局发布了《关于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电子烟的通告》,此后,向未成年人直接推广和销售电子烟的现象有所好转。
但调查发现,仍然有未成年人通过互联网知晓、购买并吸食电子烟。甚至有电子烟企业为盲目追求经济利益,通过互联网大肆宣传、推广和售卖电子烟,对未成年人身心健康造成巨大威胁。
为此,国家烟草专卖局、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又于年10月发布《关于进一步保护未成年人免受电子烟侵害的通告》,敦促电子烟生产、销售企业或个人及时关闭电子烟互联网销售网站或客户端;敦促电商平台及时关闭电子烟店铺,并将电子烟产品及时下架;敦促电子烟生产、销售企业或个人撤回通过互联网发布的电子烟广告。
当时,一些电商平台及时响应,下架了电子烟相关产品、禁止电子烟相关产品的销售及广告投放。“不过,落实情况还是不太好。”张建枢说,有一些企业隐匿“电子烟”几个字,改头换面后继续销售。
年,国家卫生健康委、中央宣传部、教育部等八个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青少年控烟工作的通知》,要求全面开展电子烟危害宣传和规范管理。警示各类市场主体不得向未成年人销售电子烟,尤其是通过互联网向未成年人销售电子烟,有效防止青少年误入电子烟迷途。
张建枢建议加强对电子烟危害的宣传教育,不将电子烟作为戒烟方法进行宣传推广,倡导青少年远离电子烟。此外,地方控烟立法、修法及执法中要积极推动公共场所禁止吸电子烟。
保护他们,需要行动
《健康中国行动(—年)》提出控烟行动,行动目标包括,到年和年,15岁以上人群吸烟率分别低于24.5%和20%。
姜垣称,无烟中国是健康中国的基础,而青少年控烟则是控烟的关键。
如何保护青少年远离烟草危害?
从学校方面来看,可以加强警示教育,减少周边售烟点。张建枢说,要将传统烟草、电子烟和二手烟危害等控烟相关知识纳入中小学生健康教育课程,推进无烟示范学校建设,教职工要远离烟草做好表率。此外,可以通过专项整治行动清理学校周边米之内的烟草销售点。
“建设无烟家庭也很重要。家长吸烟,孩子不但受到二手烟危害,还容易模仿吸烟行为。”姜垣说。
从企业角度来讲,要减少烟草推广行为。姜垣认为,要对企业加强监管,防止青少年落入烟草广告的陷阱。张建枢提出,可以将违反有关法律法规向未成年人出售烟草的商家、发布烟草广告的企业和商家,纳入社会诚信体系“黑名单”,依法依规实施联合惩戒。
此外,健全的法制不容忽视。张建枢称,虽然有不少规定明确禁止向未成年人吸烟,但由于没有责任到人,执行主体缺失执行力度不够的现象存在。“没有罚则,好比法律没有长牙,条文形同虚设。”张建枢说。
专家表示,要全面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加大烟草广告监督执法力度,严厉查处在大众传播媒介、公共场所、公共交通工具、户外发布烟草广告的违法行为。依法规范烟草促销、赞助等行为。还需要研究推进采取税收、价格调节等综合手段,限制影视作品中的吸烟镜头,提高控烟成效。
图片来源:世界卫生组织
来源:科技日报文中图片除注明外由视觉中国供图
编辑:张爽
审核:管晶晶
终审:冷文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