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询问病史,有经验的医生可以初步得出一个假定的诊断,这对于首诊时检查不能合作的幼儿尤为重要。
由于斜视和弱视患者多为儿童,病史采集时宜在轻松自然的状态下进行。如婴儿可以仍然放置在婴儿车内,稍大一点的儿童可以任其随意玩自己的玩具。
病史采集最好由主诊医生亲自进行,这样不但方便与患儿及其家长建立沟通和信任,并且在询问病史的同时呵对患儿做初步的评估,如观察斜视是单侧性的还是交替性的、哪一眼是主视眼、有无异常头位等。
病史采集还应包括发病时间和年龄、发病诱因、斜视的发生规律、家族史及既往史等。
1.发病年龄应仔细询问患者苗‘次出现斜视的时间。如患者为儿童,则应询问其家长谁先发现患儿斜视,哪一只眼睛斜视。,患儿家长有时会弄混斜视的眼别,因此询问时可以要求患儿家长用手指出是哪一只眼睛斜视,以进一步核对眼别。为区分先天性抑或后天性斜视,要求患儿家长最好能提供患儿发病初期的照片(如百日照等),这对于判断斜视发生的时间有霞要意义。
2.发病诱因要了解患儿是否有相关的发病诱因,如母亲妊娠初期饮酒或服用某些药物史;患儿皮疹、发热、外伤以及其他疾病等。在记录母亲妊娠史时,应询问是否早产及出生耐的体重,是否顺产、产时胎位以及是否使用助产器械等。虽然这些因素对斜视发生的影响尚不完全清楚,但有助于对患儿的体格发育及健康状况进行全面的评估。
3.斜视发生的规律首先要弄清患者的斜视是恒定性抑或间歇性的,这对于其双眼单视功能的评估至关重要。应进一步询问其斜视程度是否在疲劳或者疾病时加重、是否在看远或者看近时更明显、在精神集中或者是精力分散时是加重抑或是减轻。对斜视患儿来说,其家长会提供很多有价值的线索,譬如间歇性斜视患儿在阳光下经常闭合一只眼、调节性内斜视发病初期只有在集中精力看东西时才会出现等,
4.家族史应不只询问其直系亲属如祖父母、父母及兄弟姐妹等是否患有相关疾病,还应询问其远亲如叔、姑、舅、姨及表亲等。询问应不限于斜视及眼球运动障碍性疾病,还应包括屈光不正、眼球震颤及其他遗传性视觉障碍等疾病。
5.既往史r解患者既往的斜视治疗情况具有重要意义,应详细记录患者是否曾经戴镜治疗,是否接受过遮盖治疗,是否做过斜视、弱视训练,是否曾行眼外肌手术及手术方案等。对于眼球震颤患儿,要了解其是否有白内障手术史、眼外伤史及特殊用药史。
采集病史要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由于病史的陈述有一定的主观性,某堂有家族史的患者及亲属可能不愿意承认该疾病的家族史,而故意强调意外事故或者其他疾病等的影响,因此主诊医生对采集到的病史应进行客观性的评估。
另一方面,也不能草率地否定患儿家长的陈述,因为他们常常是正确的。
例如,如果一个家长明确陈述患儿的眼睛只有偶尔在精力不集中时才会偏斜,而医生在首诊时即使通过遮盖试验也无法发现其眼位偏斜,则不能立即下结论说这个患儿没有斜视,应该嘱其随访观察,在下一次患儿复诊检查时很可能会发现其眼位的偏斜。
继续往下看,更多的视频学习文件你想获得所有的全套视频学习资料吗
定制的U盘快递发给你,
直接插到电脑学习
里面共个视频文件和精品PPT
可以自己学习
也可以用来培训你的员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