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洪湖这些人上榜荆州好人,看看你

本文字数:字

阅读时间:20分钟

年是不平凡的一年

在突如其来的困难面前

无数英雄儿女挺身而出

给我们留下了一个

深刻而难忘的年

近日

“致敬号角”感动荆州年度人物

暨荆州好人颁奖盛典

在荆州广播电视台演播大厅隆重举行

其中

这些洪湖人上榜“年度荆州好人”

年度荆州好人榜上榜者

●检验样品无一例差错,与病毒面对面的荆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检所副所长胡婕

●满腔热血,出资又出力,热衷公益的无偿献血志愿者杨艳丽

●疫情期间送饭又送菜,用大爱温暖异乡人的荆州好市民呙中原

●丈夫患病,照顾一家老小,用爱撑起一个家的弥市好媳妇刘明翠

●26年用柔弱肩膀撑起破碎的家的洪湖市大沙湖管理区居民符梅英

●八年如一日义务照顾留守儿童的六旬老人喻大珍

●右手残缺不畏“乘风破浪”,洪湖防汛一线的励志姐姐陈玲

●多次在国内外赛事中获奖的“神枪手”——荆州籍武警战士琚峰

●从不抱怨命运不公,把爱传递给更多特殊孩子的沙市特校聋人教师许静

●坚守讲台22年,拄双拐上课的洪湖一中教师马英

●从大火里抱出五个液化气瓶的“烈火英雄”沙市区太岳路消防救援站消防员徐建宇

●疫情爆发期间,只身一人“逆行”武汉做志愿服务的退役军人黄伟

●返回武汉抗疫一线途中,偶遇市长帮助的最美逆行护士朱玉珊

●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期间勇担当的企业排头兵潘仁

●疫情期间,留下怀孕的爱人,义无反顾投身抗疫最前线的感染科医生田仕进

●危难时刻伸援手,沙市区园林东路抬车救人集体

●勇救落水老人的长江救人集体

●在山坳坳里筹建“农家书屋”的公安县狮子口镇法华寺村村民陈光荣

●援助近视弱视儿童、十六年来致力于公益事业的章红莉

●身患重症,却时刻不忘为村民谋福利的好支书张远龙

●创办公安县首个虾稻综合体基地,带领乡亲脱贫致富的的全国劳模胡学军

●改变贫困户家境和命运的监利市公安局驻新沟镇清水村扶贫工作队队长鞠守元

●像“火车头”一样带着村民脱贫致富的贴心书记高孔慧

●保护地方民歌、延续祖先乡音的监利县柘木乡赖桥村村民赖晓平

他们虽是普通人

但他们的事迹却感动着我们

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他们!

符梅英:柔弱肩膀撑起一个破碎的家

在洪湖市大沙湖管理区,有这样一个特殊的家庭。全家三代六口人,20多年的时间先后有四人患上重病。风雨飘摇的困境中,作为儿媳的符梅英日复一日地坚守,艰难地维持着这个家,从未想过放弃。

年,22岁的符梅英嫁给同村23岁的张成强,婚后小夫妻与公婆同住,一年后大儿子顺利出生,一家人生活得幸福美满、其乐融融。随着儿子的长大,符梅英发现儿子有些异样,不会走路、不会说话。去医院后,被检查出患有先天性重度脑瘫,一家人的喜悦顷刻间化为泪水。

市民符梅英:“七八个月的时候就发现他跟别的小孩不一样,他在活动、反应方面比别人迟钝一些。我们带他到武汉同济去做了一个CT,医生说是脑瘫。”

此后,符梅英把生活的重心都放到了患病的儿子身上,小到穿衣洗漱,大到智力、体能训练,没日没夜贴心照料,只希望尽她所能的缩短儿子与常人的差距。幸运的是,儿子虽然心智不全,却能感受到母亲对自己的爱。

年,符梅英生下小儿子,这是个健康的孩子,符梅英心中燃起了新的希望。

符梅英:“那几年,我觉得生活还是挺好的,大儿子虽然生病,但小儿子很可爱,生活还是有希望的。”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年,家里本能帮衬她的婆婆,因脑梗瘫痪在床。面对生病的婆婆,符梅英没有抱怨,而是每天事无巨细地照顾她。

邻居贾西白:“有一天,符梅英给她的婆婆烧开水,走到帘子这里,帘子有个洞,她的脚一下子踩里面,没注意趴地上了,半天我也不敢拉她,她趴那里也没起来。符梅英是蛮坚强的一个人,她的公公婆婆病的厉害,她没有推过一点责任。”

符梅英一边维持着家庭的基本运转,一边无微不至的照料患病的儿子与婆婆。穿衣洗漱、清理大小便、伺候吃饭,对她来说都是日常的程序化安排。每一件细微的事情都在她的脑海里镌刻成了一张时刻表,不会忘记,也容不得忘记。

符梅英:“我早上一般是5点多起床,起来了就先给老人穿衣服、洗脸,然后给她放到轮椅上,我再去做早饭。做了早饭后先喂她吃,吃了之后我再给儿子盛饭,我自己再吃饭,每天都是这样。”

平淡的日子虽然艰辛,一家人却甘之如饴。但不曾想,生活再次将一记重拳击向这个家庭。年,符梅英在一次体检中,被查出患上乳腺癌。这消息如同晴天霹雳,炸得符梅英万念俱灰。

丈夫不忍看到妻子这般痛苦,他每天不敢离身,帮衬着妻子,默默地开导她。在一家人互相安慰下,符梅英重新打起了精神。

符梅英:“化疗过程非常痛苦,有种不想活了的感觉,但是想到儿子,想到家,还是坚持下来了。”

屋漏偏逢连夜雨,年,家里再次病倒一位老人——公公突发脑溢血瘫痪在床。这个小家,走到了摇摇欲坠的边缘。符梅英每天面对家里的三个病人,忙地团团转,稍有不慎,家里便是一团乱麻。而自己也承受着病魔的摧残,往往忙活一上午,需要休息许久才能够缓过来。

符梅英:“人的一生走过来总要经历酸甜苦辣,我还是要把这个家撑起来。有我,好像这个家就是圆满的,只要我一天不倒下,我们这个家就是幸福美满的家庭。”

头发白了,皱纹深了,背脊弯了,这个朴实的农村女人,将照顾一家病人的生活坚持了26年,岁月和苦难在她身上刻下了深深的印痕。她没有倒下,因为她深知只有挺住才能维持这个家庭;她没有放弃,因为她知道自已是一名母亲,也是一个女儿。她肩上挑起的是人间厚重的孝与爱,是不轻言放弃的那份伟大与坚强。

陈玲:独臂女孩坚守防汛一线

30岁的陈玲是洪湖瞿家湾镇瞿家湾村妇联主席,8岁时因意外导致右臂残缺。但乐观的她不仅荣获过全国残运会游泳冠军,还在大学期间成为了一名共产党员。今年入汛以来,巡堤查险,她不甘人后;动员宣传,她一马当先,全心全意践行共产党员冲锋在前的理想信念。

年7月6日,洪湖大湖水位猛涨。汛情紧急,紧邻洪湖的瞿家湾镇吹响了防汛集结号,党员干部纷纷冲上一线,而陈玲由于身体原因被留在了后方。性格要强的陈玲按捺不住了,主动要求上一线,她说:“洪湖是我家,我是洪湖一份子,参加防汛义不容辞。”

子贝渊甘岭段西引堤哨棚和大堤成了陈玲临时的“家”。刚开始驻点值守时,同事们看陈玲手脚不便就照顾她,只让她在哨棚值守、记录台账,重活、累活大家都抢着干,不让她沾手。但看着大伙都在流汗出力,被“另眼相看”的陈玲急了,她一把抓过党旗,冲上大堤,跟着大伙一起巡堤查险。准备抢险物资时,大家挖土方、筑子堤,陈玲也不闲着,在旁边帮着大家分麻袋,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瞿家湾村主任瞿三洪说,在陈玲的影响下,瞿家湾村不少青壮劳力、妇女也都报名当起了志愿者,走上防汛抗险第一线。

7月20日后,天气逐渐转晴,洪湖防汛形势稍缓。本该撤回去休整的陈玲又主动请缨到瞿家湾群众安置点照顾老人和孩子。陈玲说,作为一名党员,自己必须冲锋在前。水线尚高,还没到休息的时候。

马英:冲刺高考,她拄着拐杖上讲台!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坚守是最深沉的关爱,洪湖一中的马英老师,她执教二十二载,默默耕耘,把对孩子们的爱融入到教学和生活的点滴之中。

身为高三(15)班的班主任,马英觉得当前最重要的任务便是陪伴这些学生顺利度过最后冲刺时刻。由于突如其来的腿伤,使她不得不依靠轮椅和双拐上课。为了更好地照顾学生,不给同事添麻烦,她将办公桌从原来的四楼搬到现在一楼的教室外。一方小小的课桌、一条安静的走廊,便构成她的临时办公场所。

洪湖一中高三(15)班的班主任马英最初杵着拐杖来的时候,对学生说,天没有见到你们,来了,主要是看看你们的学习状况。

身为英语老师,马英一天的课程并不太多。但是她每天都和所有的学生一样,清晨入校,晚上离校。轮到英语课时,她就拄着双拐,站着讲课;没有她的课时,她便坐在教室外陪着学生上课自习;到了午休时间,她守在教室窗口,督促学生好好休息。

马英老师称,现在是高三学子的关键时期,她不能缺席,所以下定决心不管多难,都会准时复课。坚持的背后也有来自家人的支持和鼓励。

师生之间的付出都是相互的,自她患病以来,她也收获了很多来自学生的温暖。在五一期间,同学们给马老师写了一封信。有人在信里回忆高中三年,与马老师相处的点滴,并感激她的无私付出;有人则向她倾诉,面对高考时的迷茫,寻求她的安慰;还有人对她承诺,一定会用尽全力,为高中生活划下完美句点。

从年至今,马英已经在洪湖一中坚守了22年,看着一代代学子成材,对教师这个身份有着深厚的认知和感情。往年,她没有缺席孩子们的高考,今年,她也下定决心,要陪着孩子一起。

黄伟:离开军营但我仍是军人

黄伟,男,年2月出生,中共党员,荆州市洪湖人,今年年初,武汉封城、人们谈病色变的特殊时期,黄伟逆行武汉,坚守江城抗疫近50天。在这特殊的战场上,他接送医护人员、病人和疑似病人多人次,医院配送口罩5万多个,医院多趟,调度和组织运输分配蔬菜、水果和面粉等多吨并分配到多个社区,惠及困难群众20多万人。今天,一起来认识这位勇敢的逆行者。

在黄伟的手机里,我们看到他志愿服务时留下的照片、聊天记录,这些都被他精心的保存着。一提起在武汉抗疫的那段日子,黄伟至今都记忆犹新。对于他来说,那是一段非常难忘的经历。

作为一名抗疫志愿者,疫情里的每天早上,黄伟睁开眼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摸摸自己的额头。温度正常,他会长舒一口气,继续开始新一天的“战斗”。

其实,类似的“逆行”,黄伟曾有过两次。2年入伍,6年,他随队赴刚果(金)维和。8年汶川地震时,25岁的他又与一些退伍的老战友们自发前往灾区当志愿者。12年后,武汉人民有难时,他再次选择了“逆行”。

那段时间,黄伟就是个“多面手”,他的工作涉及到十多个门类,二十多个工种,司机、建筑工人、搬运工人……哪里有需要就去哪里,基本什么活儿都干过。而让黄伟印象最深刻的是武汉市交通刚阻断那几天,他在朋友圈中看到一条求助信息,一位市民希望能有好心人把健康的家人转移到亲戚家去。

那天,一身防护服的黄伟载着一个1岁、一个4岁的孩子和他们的外婆驶向安全的地方。目送着孩子们远去的身影,坚强的黄伟第一次趴在方向盘上哭了。他想起了自己的儿子,也是这么大年龄,如果自己被感染了,家人该怎么办。

“真正的勇敢,不是从不害怕,而是充分了解困难和风险后,选择继续前行。”黄伟时常用这段话勉励自己,在武汉的这些天,他也确实一直在“迎风向前”。

他常常说:“虽然已经离开军营13年,但我还认为自己是名军人。”令他更感动的是,还有一大批和他一样勇敢的人。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当民间志愿者的点滴力量合在一起,汇聚成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而作为一名退役军人,他也真正诠释了什么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真理。

致敬!

END

来源:荆州新闻网虎座鸟

编辑:蔡芳华

编审:吴琪陈筱茜

监制:李友华

总监制:黄丽霞




转载请注明:http://www.hantingjiudian.net/zlff/93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