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开学第二天,班主任观察到小李的眼睛有异样。随即,小李被医院就诊。
根据检查,小李是因为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导致急性共同性内斜视。该院眼科医生罗建说,这种眼病多发于青少年群体,近年来出现发病率升高,发病年龄低的现象,此前就曾接诊过5岁患儿的相关病例。最近疫情期间,孩子每天长时间使用手机、电脑等上网课、玩游戏,长时间、高强度使用调节与集合,导致内斜视的出现。“前一天他的眼睛还是好好的,我认为和他之前每天使用手机上网课有一定关系。”据小李的妈妈陈女士介绍,在疫情期间,小李日常除了上网课使用手机外,还额外玩1小时的手机游戏,平均每日玩手机时长近3小时。而通过罗建的仔细询问,小李承认,在发病前曾连续数晚躲在被窝里通宵达旦地玩手机。罗医生表示,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增加,使得眼部肌肉紧张和过度调节,是诱发该病的发生的主要原因。目前,小李正在接受药物注射进行治疗。据资料显示,急性共同性内斜视发病突然,常伴有复视,如内斜度较小,复视干扰不大者可以观察,或先采取保守治疗,用低度的三棱镜矫正。如内斜度数较大,经保守治疗无效,待症状稳定后(约6个月),可采取手术治疗。医生提醒罗医生提醒,家长可以使用20-20-20的护眼法则,让孩子们在上完20分钟网课后,眼睛远眺20英尺(6米远),休息20秒以上,来保护眼睛。同时,建议孩子进行视力检查,监测近视度数和眼轴的增长情况,以便及早作出干预。此外,罗建特别强调,长时间近距离用眼,还会造成近视眼的形成和近视度数的加深,所以家长和老师需特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