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12月以来,气温越来越冷,各种病原体却开始流行、肆虐,医院的儿科也变得越来越热闹。因为发烧、医院可以说是每个家长的必修课。
而最令家长担心、害怕的,莫过于孩子得了肺炎。
提起肺炎,虽然算是宝宝比较常见的疾病,但在家长们的印象中,肺炎似乎总是和住院、输液之类的大场面相联系,再加上患病过程中往往还伴随着宝宝剧烈咳嗽和高烧等症状,想想就让人揪心。
一.肺炎……是啥?
肺炎是儿童、尤其是婴儿比较常见的一种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早在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就曾表示,5岁以下小儿死亡的原因里,肺炎位居榜首!
按照感染的病原体不同,肺炎可分为:细菌性肺炎、病毒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真菌性肺炎等。而每种肺炎用的药都不同,所以不要自作主张用药或擅自停药,一定要遵医嘱、按疗程用药。
事实上,肺炎和感冒并不是一回事儿。
绝大多数得肺炎的宝宝,还是因为一开始就感染了肺炎的致病原,所以锅可不能甩给感冒。
二.怎么辨别肺炎还是感冒?
肺炎最常见的症状包括咳嗽、发热和呼吸困难,小婴儿可能会有喂养困难或烦躁不安等表现。
看到这里,许多爸爸妈妈就会有疑惑,肺炎的这些症状好像和普通感冒差不多,怎么辨别呢?
的确,早期的肺炎和感冒就像两个双胞胎,咳嗽、流鼻涕、打喷嚏、发烧,哪一个症状都在尽心尽力地发挥着混淆视听的作用,让家长判断起来困难重重。
其实,不管是普通感冒还是肺炎,宝宝都有可能咳嗽。
但是一般来说,肺炎宝宝的呼吸会比较快、比较急,也就是医学上常说的“气促”。如果宝宝不是正在哭闹或者发烧,那宝宝的呼吸加快也可能意味着有肺炎了。
世界卫生组织提供过一个简单肺炎初步诊断标准:在宝宝相对安静的状态下,数每分钟呼吸的次数。
小于2月龄的宝宝,呼吸次数≥60次/分钟;
2月龄-1岁的宝宝呼吸次数≥50次/分钟;
1-5岁的宝宝呼吸次数≥40次/分钟;
5岁以上的宝宝呼吸次数≥30次/分钟;
这时要考虑有肺炎的可能性,医院排查一下。
那怎么数呼吸次数呢?
宝宝一呼一吸算1次,要数满1分钟。如果觉得看鼻子不是很好数的话,也可以观察宝宝肚子的起伏(因为宝宝大多是腹式呼吸),一起一伏算1次,同样数满1分钟。
同样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吃饭、哭闹、运动等情况,都会影响宝宝的呼吸状态,所以一定要等到宝宝安静下来以后再数,多数几次,并保证每次数够1分钟。
三.咳、咳、咳……咳成了肺炎?
好像普遍大人都会担心:咳嗽不赶紧治,会咳成肺炎。
在此特别辟谣一下,在家长圈极为流行的“烧成了肺炎”或“咳成了肺炎”的说法,是错的!是错的!是错的!
有的宝妈可能会问,有时候宝宝确实咳嗽一段时间才发生肺炎的啊——其实这是由于宝宝先行轻微感染造成咳嗽,然后感染持续加重,引起了肺炎。
咳嗽不会导致肺炎,但是肺炎会出现咳嗽的症状。大家不要把“因果关系”搞反了。
下次如果再有人怪你“都是你不及时用药才把咳嗽发展成肺炎的”,你就把这篇文章转给他:打板子请找准屁股!这个锅我不背!
四.做好预防,孩子家长少受罪!
孩子一旦患上肺炎,不仅痛苦难受,对于家庭来说,治疗费用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所以如何预防肺炎,也是家长关心的事儿。
这个倒也不难:
(1)日常注意宝宝的个人卫生,勤洗手;
(2)长时间待在室内时注意保持空气流通;
(3)高发季节避免去人群密集的地方;
(4)让宝宝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多进行户外活动来增强体质,可以更有效的帮助减少肺炎发病几率。
(5)当然,家长还可以根据情况,选择给宝宝注射肺炎疫苗来多加一道防线,最大可能地降低发生肺炎的可能性。
注意:不建议24小时全天使用加湿器。
现在相信大家已经明白了,咳嗽是不会引起肺炎,而肺炎会引发咳嗽,不要一咳嗽就担心宝宝得了肺炎哦。
支气管炎或者肺炎,既不是咳出来的,也不是耽误成的,而是疾病自然进展的结果,可以说是小概率的事件。我们并不能因为孩子得了支气管炎或者肺炎就去责怪一开始不肯用药的妈妈或者医生。
肺炎曾被称为被遗忘的“儿童杀手”。但随着医疗科技的进步,肺炎这个“杀手”早已没了当年的“凶残”。家长只要做到,做到上述那些预防措施,一旦生病,该治疗时就治疗,肺炎就不可怕。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