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什么是近视?
当眼处于调节静止状态时,外界平行光线(距离大于5m)进入眼内经眼球屈光系统后聚焦于视网膜之前的屈光状态,称为近视。近视是怎么发生的呢?在人的屈光发育过程中,从出生至3岁是一生中屈光度数变化最快的时期,初生婴儿中,大部分为+1.50~+2.00D的低度远视,伴随着成长,角膜曲率逐渐平坦,眼轴逐渐延长,至学龄期逐步完成正视化的过程,期间部分儿童开始出现近视并逐渐加深。我国近视形势严峻!!!据统计,我国近视人数不但高达4.5亿,且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其中,青少年近视情况日益严峻,尤为堪忧:全国7岁~12岁的小学生、13岁~15岁的初中生、16岁~18岁的高中生及19岁~22岁的大学生,他们的视力不良率分别为45.71%、74.36%、83.28%和86.36%,已高居世界第一位。发生近视的危险因素有哪些?目前确切的发病机制仍不清楚。大部分研究认为近视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导致的。1、遗传相关因素父母一方高度近视能够导致子女发生近视的风险增加,父母均患近视的儿童发生近视的概率更高。2、地域因素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沿海地区内地但城乡差异正趋向缩小3、种族差异黄种人白种人黑种人4、年龄因素随年龄的增长呈上升趋势。5、性别因素40岁之前的人群中,女性男性。6、近距离用眼和用眼强度持续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和阅读距离过近均可导致睫状肌和眼外肌处于高度紧张状态,晶状体曲率增加,眼球壁逐渐延伸,眼轴被拉长,最终发展为近视。长期近距离用眼过度?近视!!!7、户外活动户外活动时间↑,近视患病率↓,近视进展↓8、教育水平受教育水平越高的成年人近视患病率越高。9、其他因素。例如,光照强度、出生季节、母亲生育年龄、智商、女性月经初潮年龄、心理因素、饮食、体质量指数、身高和屈光矫正不恰当等。儿童得了近视怎么办?一、验光配镜光学矫正1.检查视力2.精准验光:使用睫状肌麻痹剂放松调节后验光,是实现儿童精确验光的方法之一。睫状肌麻痹剂10岁以下常规使用,12~19岁酌情使用!3.佩戴眼镜3.1框架眼镜3.2角膜接触镜:不支持RGPCL具有近视控制的作用。3.3角膜塑形镜(OK镜):相对框架眼镜,其可以控制32%~63%的眼轴增长量。3.4多焦点软性接触镜未在国内上市婴幼儿学龄前儿童1.近视度数-1.00D的学龄前儿童如果出现近视症状,需要对其进行屈光矫正;若其无症状,可暂时观察,每6个月随访。2.根据专家经验与临床观察,近视度数≤-1.00D需矫正。
学龄儿童1.对于视力下降较敏感且有症状的儿童,任何度数的近视屈光不正均需矫正。
2.根据专家经验与临床观察,近视度数≤-1.00D者需矫正。
3.间歇性外斜视或者有较大外隐斜的近视屈光不正儿童,全天光学足矫。
佩戴眼镜后,需要复查吗?当然要复查!!!一般每6个月复查!若本次较上次检查度数改变≥0.50D,需要新的配镜处方。若度数只改变0.25D,矫正后视力即可明显提高者,也可给予新处方。二、药物0.01%阿托品具有51%近视控制效果,并存在较少反弹,但长期使用安全性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目前临床上主要用于光学矫正方法控制近视效果不佳者的合并治疗。
三、户外活动每天2h或每周10h的户外活动(主要是户外强光暴露,与是否运动无关)能有效降低近视的发病率,但控制近视增长的效果不明显。
增加户外活动,有效预防近视!!!预防近视,从小做起!从你我做起!您是否还存在以下疑问?1、戴上眼镜就摘不掉,离不了?NO!这是误解!眼镜就像老年人手中的拐杖,残疾人坐的轮椅,就像冷了要加的衣服,饿了要吃的餐,它只是协助我们更好的看东西,离开它会降低我们的生活质量,并不是说用上它就像成瘾一样。2、戴眼镜会让眼睛变形,变突?NO!这个锅眼镜不背!原因一,自身眼球变突,近视眼眼轴变长,近视度数每增加3.00D,眼轴延长1mm,也就是外突1mm。原因二,近视镜(凹透镜)光学作用,透过凹视镜看物体有一定缩小物像的作用,所以透过近视镜看眼睛会觉得眼睛变小,突然摘下眼镜,由于反差,会觉得眼睛变大,变突,但眼睛实际并没有变化。您,明白了吗?如果孩子有上述症状,医院眼科就诊!及时发现,延缓进展!张妮红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