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学做优秀家长,茄子老师
浙江宁波某小学,一名叫小希的9岁男孩,在教室里听写单词时,突然眼前一片黑,什么也看不见了。
小希妈妈带着医院,通过各种检查报告,最终得出小希患上了癔症性弱视,视力最高值和最低值相差多度。
医生说:因为马上要考试了,小希学习压力非常大,压力一下子爆发后导致了突然“失明”。
其实,除了学习压力外,有时候,父母说了一些“鼓励”孩子的话,反而会让他莫名感到紧张。
特别是下面这4句话,家长最常说,给孩子的压力也最大。
1、这几天你专心考试就行
“你只管考试,别的都不要管”,说这句话的父母,其实是很爱自己孩子的,是想让孩子把精力都放在考试复习上。但是这种爱,是狭隘的爱。
这就等于在告诉孩子,学习是最重要的事,它比性格、人品、习惯都重要。不仅会让孩子对父母产生依赖,即使长大了也很难独立;而且也从侧面给孩子施加压力,时时刻刻提醒着孩子,我们什么帮你搞好了,你考不好对得起我吗?
父母可能会有个误解,茄子老师之前上学的时候,老师经常会告诉我们,大考大玩,小考小玩,不考不玩。其实就是在告诉我们,考前适当的放松会更有利于考试哦。比如,放学回家,让孩子扫扫地;晚饭后让他刷刷碗……
想要孩子考前平常心,就不要因为考试而改变日常的生活。
建议改成:“地还是要扫,可不会因为考试就能躲避哦~”
2、把题看仔细了,别给我出错
考试因为马虎丢分,是每个学生或多或少都会遇到的情况,特别是小学阶段,这种现象更加明显。可是对每个学生来说,谁都不愿意在已掌握的知识点上丢分,而且也无法敢向家长打包票说,自己肯定不会失误丢分。
家长说这句话的言外之意就是,我都提醒过了,再出错我就有资格批评你了。于是在孩子没考好的时候,家长难免会加一句:是不是让你把题目看清了,怎么还犯错,到底有没有听我说话。
考前家长反复叮咛,考试的时候孩子会一直提醒自己不要粗心,不要马虎,从而限制他的思维,可能导致短时间忘记知识点,大脑一片空白,反而不利于临场发挥。
建议改成:“孩子,考完不要忘记检查一遍哦”
3、这次一定得好好考,超过谁谁谁!
说这话的家长“唯恐天下不乱”,简直就是给孩子施压。
都说考试要放平常心,可家长提前给孩子预设好要超越的目标,使得孩子心里一直存在着一个“假想敌”,孩子会把所有精力都花在琢磨“该如何超过他”、“要是超不过怎么办?”等等事情上,这样还怎么安心复习?
在如此纠结的情绪下,孩子一定发挥失常,达不到预期的。
而家长要做的就是告诉孩子,学习和考试不是为了和别人一争高低,是为了自己能拥有更多的知识,将来凭借知识闯出属于自己的天地。
所以,家长不能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