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事,没准慢慢就变好了,要不戴个眼镜??
风风火火恍恍惚惚,「他二姨,你那有什么偏方治弱视吗?」?
听从医嘱,对症治疗。?
我们知道,弱视可以分为:斜视性弱视、屈光参差性弱视、屈光不正性弱视、废用性弱视(形觉剥夺性弱视)、先天性弱视或器质性弱视。
对于儿童弱视眼,治疗原则为:消除抑制,提高视力,矫正眼位,训练黄斑固视和融合功能,以达到恢复两眼视功能。
弱视的治疗效果与年龄及固视性质有关:5~6岁较佳,8岁后较差;中心固视较佳,旁中心固视较差。
常见的弱视治疗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消除形觉剥夺,二是消除两只眼异常的相互作用,其他的治疗方法则为辅助治疗方法。
什么是弱视
近视是属于屈光不正,用照相机打个比方,屈光不正就好比镜头焦距没有调好,加上镜片后就能看清物体。
而弱视呢,教科书上定义凡眼部无明显器质性病变,矫正视力(即戴上眼镜后的视力)低于0.9者,即为弱视,是一种严重危害儿童视功能的眼病。
弱视成因
弱视发病的常见原因有中度或高度远视、屈光参差、斜视和形觉剥夺等,多发生在幼儿阶段,在出生后至9岁期间逐步发展形成,且多发生在单眼视患者,若交替使用双眼一般不易发生弱视。
弱视主要表现为视力低下及双眼单视功能障碍。
弱视是种视觉功能发育障碍性眼病,视力低下的原因是视觉系统没有得到正常的发育。
由于先天性或在视觉发育的关键期进入眼内的光刺激不够充分,剥夺了眼底黄斑形成清晰物像的机会和(或)两眼视觉输入不等引起清晰物像与模糊物像间发生竞争所造成的单眼或双眼视力减退。
相比近视,当然是弱视严重些了。
弱视的主要种类
1.斜视性弱视
单眼注视患儿的偏斜眼多发生弱视,是由于患儿眼位偏斜发生复视,为了消除复视及视觉紊乱,视皮质中枢主动抑制由斜视眼黄斑输入的视觉冲动,该眼黄斑部的功能长期被抑制而形成弱视,即视觉混淆引起视皮质抑制的后果。
2.屈光参差性弱视
双眼屈光参差较大,使视网膜成像清晰度不等或经矫正后视网膜成像大小不等,融合困难,视皮质中枢抑制了来自屈光不正较大一眼的物像,长时间的抑制就发生了弱视。
3.行觉剥夺性弱视
在婴幼儿期因屈光间质混浊、完全性上睑下垂、先天性(如眼睑血管瘤)、医源性(如遮盖)等原因,使光刺激不能进入眼内,妨碍了黄斑接受行觉刺激,使视功能发育收到抑制。如在视觉敏感期(3岁以前)发生则更易形成弱视。
4.屈光不正性弱视
单侧或双侧,发生在高度屈光不正未戴矫正眼镜患儿,常为高度远视或散光,由于调节有限。又未配戴矫止眼镜,视远、近物都不能获得清晰物像而形成弱视。
儿童弱视是一种功能性疾病,最佳治疗时间是在学龄前期(3—6岁)。主要理由是儿童视觉发育的敏感期是在6岁前,7—12岁属于可塑期,12岁以后属于不可塑期,换句话说,视力恢复的机会很小了。专家们还强调,孩子在幼儿园时就应进行视力检查,及早发现弱视儿童,无论哪种问题,关键在于及早发现,医院/眼镜店治疗,散瞳验光,及时纠正屈光不正。
专家们强调:弱视的治疗是长期的,医院训练结合起来。对于弱视患儿,要做专门的“遮盖”弱视训练,即佩戴合适度数的眼镜,把视力正常的眼睛遮盖起来,让孩子只能用弱视的眼睛去看,慢慢锻炼视觉。这是因为眼睛和其他器官一样,用进废退,单眼弱视的患儿往往只用正常的眼睛看东西,弱视的眼睛得不到锻炼,只会加重病情。
最后,孩子弱视可以治疗,5~6岁较佳,8岁后较差;但是一定配合专业眼镜店视光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