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就要开始注意各方面发育问题,眼睛的正常发育也是尤为重要。0-6岁是儿童视力发育的关键时期,如果发育异常则可能面对各种眼睛疾患和伤痛的侵袭,许多眼病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的发现和治疗,将造成眼睛的终生残疾。
下面我们将介绍下,儿童时期最常见的4种眼病:
1、斜视斜视并不少见,大家所说的斗鸡眼就是其中—种斜视,斜视患病率约3%。
到底怎样才算是斜视?
医学上指双眼无法同时注视目标,即两只眼睛的视轴不平行了。
斜视分为内斜视、外斜视和垂直斜视,其中出生后6个月内先天性内斜视患病率约为1%~2%,人群中先天性内斜视患病率为0.1%,内斜视对儿童的视觉功能影响大,需要及早治疗。
小孩如果有斜视,不及时矫正治疗,不仅影响相貌上的美观,甚至一生的视力甚至心理都会受损。
斜视的治疗方法有配戴眼镜和手术治疗等,除了少数完全调节性内斜视可以通过戴镜矫正外,绝大多数斜视需手术治疗。通过调整眼球壁肌肉来改善,一般3-4天即可出院,且不用拆线。
具体治疗方法要根据斜视类型而定,早期治疗斜视可以在矫正眼位、恢复外观的基础上,促进视力发育和双眼视觉功能的建立。
2、弱视弱视患病率约1%~5%。目前家长对弱视的了解较少,常常会与近视混淆,虽然同样是看不清,但弱视与近视的病因不同,危害比近视更大。近视可以通过矫正,视力达到1.0。但弱视是视觉细胞的发育问题,如果不及时训练,很难通过配镜矫正等方式获得正常视力。治疗方法包括遮盖训练、精细工作训练(如穿针,穿珠子,描画等)、弱视治疗仪等。3-6岁是弱视的黄金治疗期,通过科学的训练和治疗可以治愈;6-12岁这个年龄段治疗就比较难了,但还有治愈的机会;12岁以后几乎不可能治愈。弱视的治疗并不难,难在早发现,所以家长的责任很重要。斜视和弱视还可能相互转化。据统计,半数以上的斜视与弱视往往“形影不离”,斜视如果没有及时矫正,很容易引起弱视。如果孩子看东西没有固视,喜欢斜眼看,凑得很近看或跑到很前面才能看清楚,那家长就要警惕了。3、近视近视是家长们非常熟悉的眼病了,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儿童年龄的增加儿童近视的人群越来越多。近视明显的症状是看远看不清,加上一些年龄小的孩子不会表达,所以家长常常不容易发现。
孩子出现近视,一般会表现眯着眼、改变用眼习惯,同时做作业时距离过近。或者是使用一段时间的电子产品后,老爱挤眼睛。近视不仅会影响孩子的学习,专注力也会受到影响,孩子易变得烦躁,难以集中注意力。所以,当孩子出现以上某种情况,家长都应该引起重视,医院做一次眼部检查。
治疗近视除了常见的配戴框架眼镜矫正,一些近视度数增长过快的孩子,可以考虑选择角膜塑形镜。孩子18岁以后,不想戴眼镜的,可以选择近视手术。
04、先天性白内障先天性白内障发病率约为4‰,在婴儿中的发病率约0.2‰~0.5‰,约占新生儿致盲性眼病的30%。
白内障是指眼部晶状体混浊。有的晶状体混浊部位比较靠前,或者整个晶状体都混浊,家长就会发现瞳孔区发白;如果混浊部位在晶状体后部,瞳孔区就不会出现发白,这种混浊就需要用专业的红光反射来筛查。单眼的严重白内障最好在宝宝2~3月龄前治疗,若治疗不及时视力很难恢复。
温馨提示儿童眼病隐匿,很难被发现儿童眼病一般发病隐匿,从外观确实难以看出异常。因为孩子年龄小又不会描述,而且这些疾病大部分从小就有,孩子没有视物清晰的体验,不知道自己看到的不正常,容易被家长忽视。
所以家长平时要多注意观察,如发现孩子出现对强光没有反应、目光不能追随移动的物体、歪头或斜眼看东西、发育迟缓、发育里程碑落后或单眼视力异常等现象时。其中更可靠、更有效的方法的就是定期进行眼部检查。
须注意的眼部体征:儿童的眼球发育迅速,任何时期都可能再现异常病变,因此家长应仔细观察孩子的眼睛和—些行为习惯。1、眼外观●小儿是否有二眼交叉注视,或—眼偏斜;●二眼是否正常,如瞳孔过大或过小;●是否溢泪;●眼睑肿胀、出血等;●拍彩照时瞳孔区变白而不呈红色反光。2、儿童的日常行为—某些异常行为预示着眼部病变。以下为危险信号:●闭合—眼或扭头、歪头视物;●斜眼看远处物体;●不能看他人所指的物体;●习惯将玩具拿得很近或近距离看电视;●经常性眨眼或挤眉弄眼;●晚间或在暗处易撞到其它物体或易摔跤。3、儿童言辞—如果孩子进入学龄期,可能会描述一些关于眼睛的问题。●课堂上看不清黑板;●视物模糊不清;●眼痒、烧灼感或异物感;●眼撞伤,或眼进异物;●单眼或双眼外伤,或眼周疼痛;●畏光,儿童眼部异常如能得到及时的治疗,则不会损害视力。一旦发现异常,家长应立即求助眼科医生。●为什么不建议高度近视眼患者献血
●控制青少年近视快速增长的有效方法――角膜塑形镜
●北京发布“近视防控十条”
●早晨感觉角膜塑形镜不好取?注意以下几点就行
●防蓝光眼镜能预防儿童近视?
●有什么方法可以降低近视度数?
●眼科医生带你了解孩子近视的10个真相
●近视“治愈系”骗局多眼镜店“瞎开处方”危害大
●爸、妈老视力下降,究竟是白内障还是老花眼?
●面对孩子近视,如何科学告别“小眼镜”
●角膜塑形镜停戴期间,镜片该如何护理/保存?
END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