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曝光号称不吃药不手术治愈近视,你信

80后的童年,是玩泥巴过家家,而陪伴00后10后童年的,却是平板游戏机。时代科技的进步,也导致了近视的“进步”。根据国家卫健委最新发布的数据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率已经达到53%,高中生的近视率高达81%。

很多家长意识到孩子过早近视,也想让孩子摆脱近视,家长们出发点是好的。但是解决办法却不一定是正确的。部分家长听信了一些不良商家的话,购买了一些说是可以快速治愈近视、又或是近视的克星的产品,希望能让自己的孩子摆脱近视。近日,有一家被央视曝光的“不吃药不手术治愈近视”名为“古方明眸”的近视调理店,号称“18岁以下近视度以内可摘掉眼镜”,竟然用化妆品“紧致霜”治近视。另一家名为“创视明”的“康复”机构,帮助“调理师”办假资格证,问一名调理师之前干啥的,答:“搞装修!”

ps:看着这个套路,感觉跟老年人狂买保健品有的一拼。

有些人会说:“我去过这些调理店,我感觉真的有效果呀,感觉我的视力真的变好了。”为什么会这样呢?其实是因为在测试视力前,工作人员会引导你做一套“眼睛放松”操,但实际上这并不是让你眼睛放松,而是让你出现短时间的假性近视,随之你的度数就会上升,接着使用他们的产品后,去掉的只是假性近视的度数,就会让你有一种视力变好的假象。

家长们注意,千万不要再被蒙在鼓里了,国家六部门已经联合发文:在目前医疗技术条件下,真性近视不可治愈!!!

1

2

《通知》规定:不得在开展近视矫正对外宣传中使用“康复”、“恢复”、“降低度数”、“近视治愈”、“近视克星”等表述误导近视儿童青少年和家长。

家长们在看到一些说是能恢复近视的产品时,一定要格外注意。区分好孩子是假性近视还是真性近视,如果是真性近视,那么通过仪器或是按摩,是无法治愈的。不迷信所谓的“绝对”字眼,这些机构就是利用患者的一步到位的心理引人上钩,一定要去专业的机构咨询。

区分真性近视和假性近视

假性近视是由于用眼过度致使睫状肌持续收缩痉挛,晶状体厚度增加,视物模糊不清。利用药物及理疗仪器,或通过患者自身强化眼肌锻炼都可放松肌肉,缓解疲劳,是可以使视力恢复到正常状态的。真性近视是由于先天或后天因素(如不注意用眼卫生),使眼球前后径(即眼轴)变长,超过正常平均24mm,致使平行光线入射眼球后,焦点落在视网膜前而不能成像清晰。真性近视为器质性改变,不能自然恢复,更不能被治愈!!!但是家长们也不要担心,虽然近视不能治愈,但是可以通过配镜矫正近视。

配戴框架眼镜

有很多家长不想让孩子过早戴上眼镜,觉得带了眼镜视力会越来越深,其实这种想法也是错误的,近视眼因为远方的光线不能在视网膜上聚焦,造成视远物不清楚,而配戴了眼镜后,就可以获得清晰的物像,从而使视力得以矫正。而且近视却不戴镜,会导致眼睛极易疲劳,会促使度数日益加深。正常戴镜后,视疲劳现象就会大大减少。

▲人民卫生出版社年新书国外眼视光科普经典译丛

《斜视与弱视》、《斜视康复之路》、《视觉与学习》

《斜视与弱视》在这本书里,作者让家长看到了斜弱视儿童眼中的世界。书中用通俗的语言讨论了斜弱视的病因,斜弱视对患者心理、学习及日常生活的影响。作者详细解释了斜弱视的不同治疗方案,从传统眼科的方法,如遮盖和手术,到更新、更有效的治疗方法,如配镜、压抑膜和视觉训练。书中的观点已得到大量科学研究的支持和证实。作者告诉斜弱视患者,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斜弱视真的可以治愈,患者可以看到一个更好、更美丽的世界。

《斜视康复之路》这是一本风格亲切、语言生动的小书。作者Susan以患者和神经生物学家的双重视角向读者讲述,大脑“视觉软件”是后天学习的结果,就像学习走路和语言一样,即使斜视患者已经成年,也可以通过视觉训练建立大脑“视觉软件”,矫正斜视并获得立体视。

《视觉与学习》感知功能障碍不易被察觉,患有感知功能障碍的儿童可能常规眼科检查表现为视力正常,但存在严重的学习困难和注意力问题,导致整个家庭受累。本书面对存在阅读障碍的学生,以及家长、老师、儿科医生、心理医生所编写,内容丰富。作者从视觉功能障碍对学习的影响、视觉生理机制、视觉功能评估、家长和专业人员措施、治疗视觉功能障碍的原理与方法等方面全面、清晰地阐述了视觉功能障碍的相关问题,并表明,通过视觉治疗,儿童的视觉功能可以得到锻炼,专注能力、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可以提高。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hantingjiudian.net/lcjc/6010.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