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教育部对9省份人的调研显示:
与年底相比,近半年来学生近视率增加了11.7%。
其中,小学生近视率增加了15.2%;
初中生近视率增加了8.2%;
高中生近视率增加了3.8%。
(数据来源:教育部年金秋系列新闻发布会)
近视的人那么多,但真正能够正确认识近视的人却占少数……
学龄儿童究竟多长时间做一次视力检查比较合适?
戴眼镜会加深孩子近视的度数吗?
按摩、针灸等能够使近视治愈吗?
散瞳验光会对孩子的眼睛产生不利影响吗?
……
针对以上种种问题,本期我们请来国家儿童医学中心、首都医科医院眼科副主任医师余继锋主任,看医生怎么说!
误区一
戴眼镜会加深孩子近视的度数
若有启发帮助欢迎转发
视频中余主任提到,很多家长觉得戴眼镜会加重孩子近视的度数,所以拒绝给孩子戴眼镜。
但这种想法是错误的,不戴眼镜危害会更大!
因为对于一个近视的孩子来讲,不及时戴上眼镜的话,相当于让眼睛始终处于一种非常疲劳的状态,这反而会让眼睛近视的度数加深。
实际上,近视是眼轴延长的结果,并不是戴眼镜导致的。
导致近视发生的原因有很多,比如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在余主任看来,不卫生的用眼习惯、长时间近距离用眼,或者说户外运动比较少等,都会使近视加深得更快。
此外,还有一种情况我们也要注意,就是在配眼镜时,有些家长会要求将眼镜度数配低,认为这样可以控制近视增长。
这样的做法,也是错误的!
这不仅会使近视度数加深,还会给眼睛带来额外负担,可能造成隐斜或者斜视。
对此,余主任建议家长给孩子选择合适度数的眼镜。因为只有合适度数的眼镜才能保证视物清晰,才能帮助孩子改善视力,提高视觉状态,从而达到控制近视度数过快增长的目的。
误区二
散瞳验光对孩子的眼睛有害
若有启发帮助欢迎转发
对于学龄的孩子来讲,余主任建议大家半年就做一次视力检查,必要的时候需做散瞳验光。
但有些家长非常排斥且拒绝给孩子做散瞳验光,认为散瞳验光对孩子有不好的影响。
事实上,正常剂量的睫状肌麻痹剂很少产生其他副作用。
比如像慢速散瞳的阿托品散瞳,散瞳后,孩子因瞳孔扩开,可能会有将近一个月的时间比较怕光,或看近处有困难,这些均属正常现象,家长无需担忧。
只需要在散瞳后避免强光照射,不要近距离用眼即可。
其实在余主任看来,散瞳验光是一个很好的诊断性治疗方法。
因为孩子的眼睛调节能力很强,所以在检查的过程中,如果不散瞳直接配镜,可能会导致孩子的近视度数过高,得到错误的验光结果。
散瞳验光不仅能帮助我们辨别孩子是真性近视还是假性近视,在很大程度上,它还能帮助我们治疗视疲劳,或者说恢复因视疲劳而产生的假性近视。
误区三
“近视”是可以治好的
若有启发帮助欢迎转发
近视可以治疗吗?
不可以!
一旦近视,目前还没有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视频中余主任提到,市面上许多不正规的视力机构,利用家长不想让孩子戴眼镜的心理,开展各种近视治疗,如针灸、按摩、视力训练、理疗等,告诉家长可以通过训练来提高孩子的视力。
但事实上,近视是一种不可逆性的疾病,95%以上是因为眼轴增长引起的。
很多训练方法只是在一定程度上教会孩子识别物体的能力,而并不能真正改变或缓解孩子的眼轴长度或屈光度数,反而还可能会加重孩子近视的发展,甚至引起眼底病变。
同样,近视激光手术或前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也不能治疗近视。
近视激光手术只是改变了角膜的屈光力,从而达到不戴眼镜的目的。
前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相当于在眼睛里面做了一副镜片,但并不能改变眼轴的长度和眼底的状态。
那么这时候虽然我们摘掉了眼镜,但如果不注意用眼卫生,任由近视度数持续发展,还有可能再次戴上眼镜。毕竟,它们只是把眼镜做到了眼睛上,而不是真正治愈了近视。
想要有效控制近视的发展,余主任建议孩子做到以下几点:
☉养成良好坐姿和用眼习惯,牢记一尺一拳一寸。
☉避免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小学生每30~40分钟就要让眼睛适当休息,初中生40~60分钟让眼睛适当休息。
☉增加户外运动时间,每天保证至少40分钟以上的户外活动。
这些都是非常有助于帮助孩子控制近视的方法。
特邀嘉宾:国家儿童医学中心、首都医科医院眼科副主任医师余继锋
主编:韩凌编辑(编导):何柳
摄像:杨帆后期:李柯
为了全市孩子的健康成长,首都教育《师说》栏目在年与国家儿童医学中心、首都医科医院合作,共同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