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遗尿症的孩子,不再怕遗尿

公益中国援助定点白癜风医院 http://www.zggylt.com/

让遗尿症的孩子,不再怕遗尿

●小儿尿床,家长的困惑,孩子的危害

孩子尿床的经历,我想每个父母都遇到过,许多家长可能并没有太在乎这个事,总觉得孩子还小,尿床都是正常的,长大了自然就好了,所以我们一直都没怎么往心里去。

如果您的孩子快5岁了,还是控制不住尿,搞得一家人晕头转向,经常半夜起来换床单,孩子、大人都休息不好,有的时候一个晚上要换二、三次。

还有,除了在家里尿床,孩子在幼儿园午睡时也会尿床,孩子的同学因此开始嘲笑您儿子,对儿子的心理造成了严重的伤害。

一位家长在诊室对我说:“她每天去幼儿园接孩子,平时,孩子都会跑上来抱抱我,告诉我幼儿园里发生的事情。但是有一天孩子却没这么做,只是一路低着头,话也很少,当时我就觉得有点不对劲,觉得肯定是发生了什么。晚上吃饭时,我试着问孩子在幼儿园里做了什么,是否发生了有趣的事情,孩子只是简单地回应了一下,然后默默地吃饭。在洗碗时,孩子走到我身边,跟我说他不想去幼儿园了,因为中午又尿床了,同学们给他起了外号,叫做“尿床鬼”,说着说着,孩子就哭起来了”。

不要认为遗尿症是小毛病,不治会对孩子的智商、心理健康、发育等都有影响。尿床儿童比正常儿童智商低,多表现在注意力不集中,大脑神经发育与精细动作不协调等;其次,也会导致免疫力低下、消化功能差;此外,还会影响孩子第二性征发育,男孩易出现小阴茎、小睾丸,女孩易出现小子宫、小卵巢等症状,成年后容易患不孕不育症。

●误区

在老一代父母心中,小儿遗尿症不认为是病,也不着急,觉得孩子长大了就自然好了,年轻一代父母要多学习育儿常识,遇到这种情况,千万别因“尿床不是病”的错误观念而延误了孩子的最佳治疗时机。以下是我们在临床上遇到的一些家长治疗误区。

误区一、尿床会自愈不用治有些家长却拖到十几岁时才带孩子去看医生。西欧一些国家统计表明,10岁以上尿床发生率高10%,这个足以说明很多的尿床孩子没能自愈。临床证实,晚治疗不但会错过最佳治疗时机,还会加大治疗难度,增加治疗费用,所以越早治疗越好。

误区二、病急乱用药自行从药店购药,甚至乱用土方,不但延误了最佳治疗时机,而且乱用药物还可能对孩子的身体造成很大的影响。因为每个尿床孩子的原因是不同的,有膀胱容量太小、尿液产生太多、抗利尿激素水平不足、遗传、心理因素等不同的原因,所以一种药、一个土方等仅仅是适合一部分的病人,所以家长必须带小孩去看医生,让医生来决定什么药适合于你的小孩。

误区三、治病求急、求快彻底的治愈需要一定的时间、疗程,而很多家长治疗求急、求快,反而欲速则不达。一般是要2到3个月,严重的要半年左右。

误区四、忽视心理治疗尿床孩子表面上是满不在乎,其实心理压力还是蛮大的。如果小孩晚上没有尿床,早上那股轻松劲就能说明一切。因此,不要给孩子灌输劣等感的想法,不要过分刺激孩子敏感的神经,要尊重孩子的隐私,给孩子一些自尊。

误区五、单纯依靠药物除了心理方面的辅导外,训练、生活管理等都可以起到明显的辅助作用,有些患儿甚至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所以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以上各项措施的执行,做到综合的治疗,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重新认识小儿尿床,它是一种病,叫小儿遗尿症

如果5岁或5岁以上的儿童多次发生入睡后无意识排尿,每周达2次以上并且持续至少6个月,而清醒状态下无此现象,则应被视为异常,临床上称之为原发性夜遗尿症。

儿童遗尿症主要分为几种类型:昼夜尿频型,夜尿次数多,经常多于1次,伴有白天尿频,病理机制是膀胱排尿机能调节障碍;觉醒障碍型,觉醒障碍突出,白天无尿频,病理机制是神经传导功能调节障碍;夜间尿量多型,但是尿床的次数不多,白天无尿频,病理机制是夜间抗利尿激素分泌功能调节障碍;还有昼夜尿频+觉醒障碍或昼夜尿频+夜间尿量多的混合型。

●病因是什么?

遗尿的病因复杂多样,主要有六个方面的原因:①遗传;②抗利尿激素水平不足;③中枢唤醒障碍;④膀胱功能障碍;⑤排尿训练不当;⑥心理因素。大量研究表明,一个孩子的遗尿可以有一个病因,也可能是多个原因共同作用,任何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引起遗尿。

◆遗传遗尿有明显的遗传倾向。若双亲都曾是遗尿患者,他们的孩子便有75%的概率患上遗尿。假如只是父母中任何一方曾为遗尿患者,他们的孩子也有50%的概率,这类孩子通常在达到父母停止遗尿的年龄时,便会不药而愈,也有可能更早康复。遗传基因定位在13号染色体22qll上。祖国医学认为遗尿与脏腑功能发育不完善有关,如膀胱发育延迟,功能薄弱,特别脾、肾、肺虚弱而引起。

◆抗利尿激素水平不足正常儿童,夜间分泌抗利尿激素是白天的2倍,在凌晨1~2时达到峰值,可使夜间尿量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因此不会遗尿。遗尿的孩子夜间分泌抗利尿激素水平低,不能把夜间的尿量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夜间产生的尿量增多,超过膀胱的容量,因此遗尿。

◆中枢唤醒障碍这类遗尿孩子膀胱充盈和收缩感知功能不全以及过度疲劳致使睡眠过深,导致唤醒障碍,不能接受来自膀胱的尿意而觉醒。这类遗尿孩子唤醒之后,往往还是迷迷糊糊、半醒不醒。大人把尿湿了床的孩子抱起来,换上干衣裤和床单,仍然不醒,等到第二天早晨醒来,对尿床的经过完全没有记忆。

◆膀胱功能障碍有两种情况。其一,膀胱功能性容量小:正常儿童膀胱的容量是足够大,足以放下一晚上产生的尿,不会遗尿。遗尿的孩子产生尿量超过膀胱的容量,由此而遗尿。我们对遗尿儿童进行膀胱B超检查发现,尿床孩子的膀胱容量均不同程度地小于正常儿童,平均要小50%。其二,敏感性膀胱(对贮尿的敏感性高):这类孩子膀胱长期处于收缩状态,一有尿马上就尿,常有白天或睡前的尿频、尿急甚至尿失禁。

◆排尿训练不当排尿训练不当,主要是孩子小时候长期戴尿布、有些家长在孩子躺在床上睡眠时替他们接尿等,造成孩子睡眠中排尿的习惯,久之积习难改,容易发生夜间遗尿。

◆心理因素心理因素主要有:突然入托、搬家、家中变故(父母吵闹、离异等)、黑夜恐惧造成孩子的精神紧张和情感危机,会让长期未遗尿的孩子再次尿床。

●生活管理

生活管理主要是吃、喝、睡。

◆吃夜间少吃太咸、味重、肉类等蛋白质类的食物。多食清淡食物、偏干的食物。

◆喝①减少喝水。②改变喝水的习惯:尽量白天多喝水,把一天的水尽量白天喝完,给身体把水补足,夜晚的喝水量自然就减少。

◆睡不能过早,也不能过晚。最好在晚上9-10点睡。

●膀胱训练

◆第一步,准备阶段。父母准备一个有刻度的容器,专门为孩子每次尿尿时量尿用。准备一张划好表格的纸,以记录孩子每次尿尿的量。

◆第二步,遗尿的孩子每天尽量多喝水,以增加膀胱容量。

◆第三步,实施阶段。每当有遗尿习惯的孩子开始有尿意时,要尽量憋住5分钟以后在上厕所。以后可根据孩子的意志力强弱等具体情况,增加憋尿时间,直到能憋住30分钟左右。对于孩子的每一次进步,父母都要给以赞扬或奖励。另外,父母也可以告诉遗尿的孩子,可以试一试断断续续地尿尿,即在尿尿的过程中,突然主动中断,这样以锻炼膀胱括约肌的舒张、收缩功能。一般经过一段时间的憋尿训练,遗尿的孩子就能控制膀胱的收缩,不会再遗尿了。

●饮食宜进

一般说来,遗尿的患儿体质多虚,可选食狗肉、羊肉、乌龟肉、猪小肚、公鸡肠、虾仁、韭菜、黑豆、荔枝、桂圆、白果、核桃、栗子、山药、芡实等食品。下面介绍两个常用食疗方:

韭菜子粥

主料韭菜子15克,糯米50克。

用法韭菜子炒后研末,糯米50克煮粥,待粥熟后调入韭菜子末,稍炖即成,一次食下,每日1次,连用1星期。

功用补肾止遗。

主治小儿肾虚遗尿。

小肚炖白果

主料白果15~30克,猪小肚1只。

用法先将猪小肚切开清洗干净,把白果放入猪小肚内,放入锅中,如常炖熟即可。也可煨熟吃。每日吃1次,连吃3日。

功用固肾气,止遗尿。

主治适用于小儿遗尿。

●饮食禁忌

◆禁牛奶、巧克力、柑、橘美国学者对小儿遗尿的原因进行深入的研究后提出,饮食中牛奶、巧克力和柑橘类水果过量,是造成小儿夜间遗尿的主要原因,其中牛奶过量造成的遗尿达60%。只要停止进食上述食物,遗尿现象几乎可立即消失。究其原因,主要是这些食物在小儿体内可以产生变态反应,使膀胱壁膨胀,容量减少,并能促进平滑肌变得粗糙,产生痉挛。同时,这一变态反应会引起小儿睡得过深,在有尿时不能醒来,导致遗尿。

◆禁辛辣、刺激性食物小儿神经系统发育不成熟,易兴奋,若食用这类食物,可使大脑皮质的功能失调,易发生遗尿。因此,在膳食中应忌辛辣、刺激性食物。

◆禁白天限制饮水对于小儿遗尿者,白天不要限制其饮水量,要求患儿每日至少有1次随意保留尿液到有轻度胀满不适感,以锻炼膀胱功能。

◆禁晚餐后饮水多下午4时以后,督促小儿控制饮水量,忌用流质饮食,晚餐尽量少喝水,以免加重肾脏负担,减少夜间排尿量。

◆禁多盐、糖和生冷食物多盐多糖皆可引起多饮多尿,生冷食物可削弱脾胃功能,对肾无益,故应禁忌。

◆禁玉米、薏苡仁、赤小豆、鲤鱼、西瓜这些食物因味甘淡,利尿作用明显,可加重遗尿病情,故应忌食。

●典型病例举例

李××,女,今年12岁,从小一直遗尿,现在每晚1次,每次尿量较多,夜间不易叫醒,医院治疗,效果都不明显,最近夜间遗尿更加厉害,学习成绩越来××越差,因担心家长责备和同学知道,很是苦恼,年11月听朋友介绍,特意从海南赶来,医院请求万力生博士为其治疗。

张××,女,今年7岁,每晚遗尿1次,有时2次,医院治疗无效,很是苦恼,但不知这究竟是什么原因所致?年11月听朋友介绍,从黑医院,请求万力生博士为其治疗。

王××,男,今年10岁,每晚遗尿2次,不能自醒,在学校被同学嘲笑,不愿上学,医院治疗无效,年12月听朋友介绍,从江西南医院,请求万力生博士为其治疗。

医院中医科对小儿遗尿症有独特研究,多采用针药并治,其疗效惊人,全国各地很多遗尿患儿家长不远千里来就诊,我们不断总结多年临床经验,认为小儿遗尿症病因复杂,从现代医学的角度认为主要与遗传、垂体后叶分泌的抗利尿激素不足、中枢唤醒障碍、膀胱功能障碍、排尿训练不当等多种因素有关;从中医学的角度则认为主要与肾气虚有关。为了提高疗效,医院中医科主任万博士强调采用针药并治小儿遗尿症的同时,并要求家长积极配合生活管理、膀胱训练及饮食治疗。

在此,在这里要告诫家长朋友们:“遗尿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怕遗尿!”看到孩子上小学,甚至初中还遗尿,不能一味责备,?而应?医院接受治疗,要明确这可能与自己养育失责有关,要是早一点,从小给予孩子排尿训练,也就不至于现在老、少都烦心了。

作者简介:万力生,男,医学博士,教授,主任中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广东省名中医、深圳市名中医,医院中医科主任。

本文配图均来自网络,不做商业用途,若有版权争议,请联系作者本人。

长按


转载请注明:http://www.hantingjiudian.net/lcjc/4604.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