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约君说
暑假到了,孩子们有了更多空余时间,眼睛却不一定能休息。无论是上补习班,还是打游戏,都离不开用眼。因此每年暑假又是“伤眼”季,暑假一过学校里的班级总会发现多了不少“小眼镜”。
有数据显示,我国近视人口接近6亿,高中生、大学生的近视率已经超过七成,小学生近视率也接近四成。
日前,有约君荣幸地邀请到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眼科主任项道满主任医师、王建勋副主任医师,作客广州日报健康有约名医大讲堂之微课,为我们介绍如何呵护孩子的心灵之窗。
微课有哪些精彩亮点?戳以下视频回顾精华部分:[想看全场视频回顾点这里]
本文要点抢先看:
(一)关于戴眼镜的那些事
(二)别等到会看视力表才验视力
(三)太“宅”会诱发近视
(四)6岁前已“正视”慎玩电子产品
(五)近视是否要配镜取决于用眼需求
(六)无论是否配镜近视度数都有增加趋势
(七)斜视、弱视:调节性内斜视易引起弱视
(八)散光:超过度就可能影响视力发育
关于戴眼镜的那些事
1.戴了眼镜能让度数减少吗?
合适的眼镜使孩子得到正确的视觉刺激,让视力不断提高,达到治疗效果,但不意味着度数会减少。近视一旦发生,无论是否戴眼镜,度数都会有增加的趋势;散光也不会因为配镜而度数减少。只有远视眼镜戴上后远视度数会变浅,但这也不是戴镜的原因,因为本身儿童屈光状态就是从远视慢慢过渡到近视的趋势。
2.什么时候要配眼镜?
不能一概而论。调节性内斜视、度~度以上的散光等,都应该及早配镜治疗,避免视力受影响导致弱视。
至于近视,取决于孩子的用眼需求。在刚刚开始发生的阶段,如果孩子的生活、学习还没有受到影响,可以先不配眼镜。但假如孩子已经看不清黑板,就应该配镜了。
3.近视眼镜无论何时都要戴吗?
不要认为配了近视镜就看远看近都一定要戴。近视镜都是看远用的,如果逼着孩子看近也要戴,容易加重疲劳,如果配眼镜后加深速度较快,要考虑是不是戴镜的方式不对。当孩子近视度数比较高的时候,可以配上两副不同度数的眼镜或者特殊镜片,分别用于看远近。
别等到会看视力表才验视力
出生后,宝宝的视力仍在不断发育:1岁时大约视力表0.2的水平、两岁时0.4、3岁时0.6……5岁左右部孩子能达到1.0;屈光状态是从远视-正视-近视的发展过程,正常的孩子出生是远视状态,6岁的孩子很多接近正视。
刚出生的宝宝,建议进行先天性白内障筛查,发现后立即手术,可以避免视力受到影响。如果是早产儿,必须进行视网膜病变的眼底筛查,防止眼底疾病引起失明。假如有遗传性家族疾病,也应该在出生后即进行检查。
一两岁的孩子,较常见的视力问题是斜视。
3岁~6岁,高度远视的危害较大,可能会引起调节性的内斜视,还有一些单眼疾病对一只眼睛视力影响较大,则会造成废用性外斜视。
7岁以后,最常见的视力问题就是近视了。年WHO数据显示,全球近视人口占27%,我国、韩国、日本、新加坡近视患病率超过50%,远高于澳洲、欧洲和美洲。7岁以前的孩子近视发生率只有1%~5%,但是15岁以后,城市青少年接近80%是近视眼。小学到中学,需要特别防范近视的发生。
项道满建议,除了上述出生后要检查、筛查的情况,孩子1岁起每年都要做一次视力检查。如今的先进仪器设使用客观手段就可以发现孩子的眼病,不需要等到孩子会表达、会看视力表才做,这样可以及早发现、干预眼部问题。
太“宅”会诱发近视
王建勋介绍,近视成因复杂,有个体差异,简单来说分为先天遗传和后天环境因素。假如父母双方都近视,或者其中一方高度近视,宝宝的近视几率比较高。
但即使先天因素导致了近视的发生,后天用眼环境对成年时近视最终停止的度数有很大影响。比如近距离用眼,如果持续时间大约45分钟,阅读距离小于33厘米,将会增加近视发生的几率。“近距离用眼其实是一种资源,有的人多有的人少,但都是有限的。
太“宅”也容易引起近视。项道满指出:“自然光对眼睛的刺激是预防近视的一个重要的堤坝。每天增加户外活动一小时,比不增加的孩子近视率大大减小。”但对已有近视的孩子,控制近视增长的作用不明显。所以家长们要注意,别等到近视发生了才让孩子多进行户外运动。注意,自然光不等于阳光,在阳光直射下阅读是会伤眼的。
还要注意养成良好的坐姿习惯,能够防止近视的出现及加深,具体来说就是“3个1”:
指离笔尖1寸、胸离桌子1拳、书离眼睛1尺。看电视的安全距离应该是电视对角线的3倍。
此外,阅读灯最好可以调节亮度,根据阅读物材质的不同进行调整;利用课间做眼保健操等,都会对近视防控起到积极作用。两位专家都提醒,近年来因为节能的特点而广泛使用的LED灯,灯光中蓝光成分较多,而相对于其他波长光线,蓝光主要被视网膜吸收,蓝光光源过多对视网膜有影响,因此要避免没有特殊处理的LED灯作为台灯去看书。
做到以上几点后,饮食上可以适量补充蛋黄、玉米、蓝莓、黄色和红色水果,对眼睛有一定的保健作用。
6岁前已“正视”
慎玩电子产品
微课粉丝群中,不少家长说到孩子玩电子产品的问题都非常纠结。现在幼儿园用到电视教学已经不新鲜,手机、平板电脑也成为不少家庭里的“哄娃神器”或者“早教教具”,但孩子这么早接触电子产品不会有问题吗?
项道满表示,这个问题不能一概而论。作为现代人,必须适应现代人的生活,电子设备给学习、生活带来极大便利,这个趋势已无法改变。作为家长,如果担心孩子会过早耗掉“近距离用眼”资源,应该带孩子做个检查了解目前的视力情况。
“有一定量的远视,是抵抗近视的防护堤坝。高度远视,基本不会发生近视,可以尽情享受高科技带来的福利;中度远视,发生近视的机会也比较小。但是如果孩子还没到6岁就已经是正视,甚至接近近视,说明远视储备已经不多耗完,这样的孩子就要少玩电子产品,或者干脆不要给他用了。”
近视是否要配镜
取决于用眼需求
如何早期发现孩子近视呢?王建勋介绍,主要方法是通过学校每学期的常规体检;家长如果注意到孩子在看电视时眯眼、侧头,或看远处物体的细节辨别不清,如看不清公交车号码、建筑物上的广告字体,或孩子自己说视力下降,可以早期发现,医院检查。
近视多少度应该配镜呢?项道满介绍,不同年龄的孩子不一样,要考虑到学习和生活的需求,1岁的孩子主要是近距离用眼,可能一两百度都不需要配镜,学龄期儿童,视力刚刚低于正常一点的时候、不影响学习时,也可以不配镜,但如果看不清黑板了,则应该配镜了。
他提醒,在近视发生之前有一段视力不稳定期,戴上近视眼镜似乎视力有提高,但散瞳验光发现不是近视,甚至可能是远视,这就是假性近视。所以,儿童、青少年配镜,一定要以客观检查为主,要散瞳验光,不要随便靠插眼镜片来验度数。
无论是否配镜
近视度数都有增加趋势
王建勋表示,儿童、青少年处于不断发育过程中,眼球体积、眼轴长度在不断增加,所以一旦近视发生,无论是否戴眼镜,度数都是有增加的趋势,一般来说,在10多岁身体快速发展期,每年增长控制在50度~75度是比较正常的情况。“我们能做的是延缓度数加深的速度,争取18岁时不要变成高度近视、出现病理性改变。”
除了上述提到的保护视力的方法之外,还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一些滴眼液放松眼调节肌肉。对于不少家长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爱心大使北京白癜风怎样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