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尿症俗称“尿床”,通常指儿童在熟睡时不自主地排尿。统计数据显示,儿童一般至4岁时仅20%有遗尿,10岁时5%有遗尿,有少数患者遗尿症状持续到成年期。
根据遗尿症的发生特点又可以分为原发性遗尿和继发性遗尿两种类型,其中前者约占70%~80%。除了最典型的夜间尿床外,遗尿症患者在日间常有尿频、尿急或排尿困难、尿流细等症状。那么如何警惕孩子患上遗尿症呢,我们来看看专家的讲解。
1、调整饮食
每天下午4点以后少饮水,晚饭最好少吃流质,宜偏咸偏干些,临睡前不要喝水(夏天除外),也不宜吃西瓜、桔子、生梨等水果及牛奶,以减少夜里膀胱的贮尿量。
2、建立良好作息
导致尿床最常见的一个原因是晚上睡觉之前喝的汤水较多,所以,建议睡觉之前让孩子上厕所排空膀胱,晚上睡前两个小时之内要控制液体的摄入量。
3、睡前不宜过分兴奋应养成孩子按时睡眠的习惯,睡前家长不可逗孩子,不可让孩子兴奋,不可让孩子剧烈活动,不可看惊险紧张的影视片,以免使孩子过度兴奋。4、临上床前把小便排干净要养成孩子每天睡前把小便排干净彻底的习惯,以使膀胱里的尿液排空。有条件的家庭,应尽可能在临睡之前给孩子洗澡,使其能舒适入睡,这样可减少尿床。5、及时更换尿湿的被褥衣裤孩子睡觉的被褥要干净、暖和、尿湿之后,应及时更换,不要让孩子睡在潮湿的被褥里,这样,会使孩子更易尿床。6、使用隔尿垫市场上有很多隔尿垫出售,选择质地好,防水性强的垫在床垫上,起到保护床垫的作用。万一孩子尿床了,只需更换被褥,床垫保持清洁不会留下味道。7、缓解焦虑研究发现一个人的焦虑抑郁情绪和夜间尿床之间存在很强的关联,而且认为这种关联是双向的。焦虑抑郁的情绪会影响到大脑对身体一些感觉的感知,也会影响孩子的睡眠模式以及睡眠中的代谢水平和尿液产生。所以,如果孩子生活中有因素导致了很显著的焦虑,建议调整。如何发现孩子有遗尿症状,家长也不要过于担心和着急,及时的进行治疗,孩子是可以摆脱遗尿症的。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