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石虎《湘魂图》纸本重彩cm×cm
石虎依旧长发披肩,正襟危坐,其形如狮;依旧声音洪亮,臧否艺坛,其势如虎。石虎历尽人间浮华,谢绝画坛活动,隐居北京九年,以致当今画坛学子不闻其人,不知其画。石虎诗、书、画三绝,无不奇崛而自然,突兀而潇洒。作为中式现代艺术典范,石虎反对新潮美术照搬西方,言词激烈;反对守旧派照抄传统,态度轻蔑。石虎排斥观念艺术而推崇艺术观念-非逻辑非写实且不可言说,类似于心性,杜撰为“神觉”。石虎一生,君视天下,我行我素。在水墨人体画和重彩人物画领域,前不见古人。
丨石虎先生近照摄影:王二广
石虎,年生于易水,年毕业于浙江美院,年出访非洲,以写生集名躁画坛。因画风独特,毕生不曾获奖。九十年代,石虎《玄腾图》以八百万港元成交,创此前中国画最高成交价。年起四次出资举办诗歌讨论会。年应邀担任世界华人艺术家协会(香港)主席。日前我俩约定手谈,其棋风如同画风,无视法度,随性落子,不问胜负。其间议论艺文,慷慨陈辞,一如既往。特作短文以记其人其艺,有待来日发挥。
丨石虎重彩《北斗》cm×91cm
石虎写诗写字作画,特立独行,评论者不难贴上现代标签。其诗其书其画勾连中国文化,自由发挥,评论者也能贴上后现代标签。石虎解释中国传统,新颖而贴切,不同于考据学家。在他看来,当今国人如同上帝贬谪的盲流,只有通过修炼,才有可能重返天国。石虎做梦,同李白问答,感叹中国文化价值及其流失:君不见,何解?你没长眼就看不见;黄河之水,何解?中国文化的喻词;天上来何解?上帝的赐予;奔流到海不复回,何解?泻入大海,一去不复返。石虎的诗书画,同理同构,旨在返朴归真,眷顾传统而不死守。他杜撰了一组可以意会的术语,诸如象道、象式、字象、字思维、神觉等等,用来提示他的艺术。
丨石虎《简叠图》布本重彩65cm×50cm
石虎作诗,采用并置、拆解、倒装、捏合等手法,把单体汉字铺排成方块诗。诗篇的外形规整而内含突兀,奇崛而又含蓄。他的诗消解常规诗句的语法与逻辑规则,如同今人看甲骨文的书写,横写竖写正写倒写都成篇章。唐宋以来的禅师喜爱诗意的思,石虎喜爱字象的诗。字象既是字的形象,也是字的象征意味。
丨石虎书法:《泊菰》泊菰于海朝來澴汀鄉懐泥芳鞦韆潮庸將近又返俄耳聆聲肢媻其歡翠脈永情塘風不鹽根海無冤牽手環湃任爾撈桿明明雲立漁荃在澤煙淼其穹天虹走車霓必瓊魂盈誘瑤煌蕩之在遠係律而行樂沐於淵普渡不疆興來銀潑雨扶風張禮下百礁甘採萬方青本無羁納炎存凉怒隨嘯巅卒琗央泱悲也妳奧懮也妳俏由由去菰緣緣來漂道之海之惟我心焦
石虎解释汉字,主观意图明显,如同六经注我。依照经典文字学、音韵学和训诂学思路考察,中国文字经过秦汉隶体字的变异,早期图画文字的直观特征变得暧昧,20世纪简化汉字进一步使得繁体字的索引作用减弱或消失。所谓索引,指繁体汉字的字根尽管不直观,但却能引向直观的图形。比如美术的术,古文字将术嵌入行,写成術。其中,行的本义即四方有路的活动空间,术用于指事:右上方那一点表示指认,被指对象是顶部带横杠的三脚架。这个装置作为古代术士观察太阳投影的仪器,功能类似明清北京故宫的日昝。術、方術、術数,充当着天地人合而为一的载体,也即艺术的初始内含。可是这个字经过隶变,变得含糊不清;当代人编纂汉语大字典,竟然又把它归入双人旁(彳),以致于无法解读。
丨石虎书法《額其》金盤十五宴齊額其其格蕪珊曼帳蔽踏歌來雲朵話鹿羊說斟燈酌燭醉人合其其格
石虎标榜字感觉与字思维,绕开隶变与简化字,直接通过古文字去感受和演绎汉字的含义,把诗歌的表达推向极端。石虎忌讳使用现代汉语的西式用词,比如是与的,指向明确,逻辑性太强,语言缺乏弹性,同古代汉语韵味相去甚远。他执着于汉字的直观效果和组合效果和象外之意。石虎写诗,不用虚词只用实词,即名词、动词、形容词。他的是诗如果用写成象形的先秦甲金文,视觉效果应当更有冲击力。
丨石虎书法《不而》翠彼横舟不口而诗娜彼囬雪不足而舞艶彼扶蓉不杯而醉盈彼蟾月不雙而福
石虎同人议论中西诗歌的特征,有人讲中国诗歌不科学,比如马致远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崇尚科学的人问:昏鸦是黄昏的乌鸦,黄昏是什么时刻,几点几分几秒?石虎反问:全世界的乌鸦,都是在傍晚的某一时刻归巢,有必要刻意论证吗?
石虎写字如写诗,形同设谜,字象带有金石之声,带有打击乐造成的通感。作为强调视觉效果的画家,他似乎在提醒读者面对古代诗书的初始印象,即为终极印象。从学子到文学教授,面对上古文献,诸如诗经、楚辞、汉赋的解读,往往众说纷纭,无所适从。尽管如此,众人对于繁体古文,几乎都有着相同的感受:那些跳进眼帘的字眼绚烂多姿,难以读懂却又给人以种种不确定的联想。一旦把它们翻译得明明白白,反而索然无味。文本难读,不仅能给读者留下悬念,又给人带来超越传统的企图。
丨石虎书法天何我志地何我士誰世蒼蒼劫漢史名我昆侖子
历代书法各有各法,甲骨文刻划而成,纤细硬朗;简文使用浓稠漆液书写,钉头鼠尾;汉唐以下的毛笔字,笔迹流畅,行草尤其自由,能充分体现书写者的性情才气。石虎写字,强调字象,注重造象而不是造形,更不是造型。新近出土的郭店楚简,大象无形写做天象亡刑。先秦文字,刑通型,天象亡刑即天象无型。到了老子一书在秦汉之际的传本,天象无型变为大象无形,在马王堆汉墓帛书进一步写为大马无形。大马即天马,来去倏忽,趋于无形。从物理空间而论,型是三维,形是二维,象是一维。石虎取象而弃型,回归原始,旨在摒弃西式视觉方式。
丨石虎书法天何我羽地何我車誰界聲聲wumei歌燭我向自己
石虎书法,不用正宗毛笔而用孔雀毛书写,运笔如同凿子在甲骨和石碑上刻字,与毛笔书写方向往往相反。逆行的效果,笔迹具有北碑风范。孔雀毛笔弹性很大,同坚硬的凿子性能相比大异其趣,很难控制,偶然形成的效果大于书写的意图,结果成了心与笔不对称的合作,明显打破了书画家从小养成的书写习惯。孔雀毛侧锋的书写痕迹纤细,带有女性意味,以致你看他的书法,如同观看女子格斗,阳刚与阴柔融于一身。
丨石虎书法暮雲天秋誰構,風朱雨碧急骤
检索文字史,汉字没有本质,中国文字名叫汉字本身就有问题。如果中国文字非要说本质,形象与趣味的不断变化便是本质。它们同书写方式彼此呼应,史籀的篆书,程邈的隶书,二王的行书,怀素的草书以及金农、郑燮、石鲁的画意书法,莫不如此。到了石虎的字象书法,汉字的书写又走向了新的一极。
丨石虎书法婉月婉月翠待豹庸玉额窗指开聪
石虎作画,始于心性,成于神觉,归于独特。石虎杜撰神觉一词,神指神志,觉指感悟,神觉即艺术无中生有的机制。他声称“艺术家不能从冥冥太虚中神攫灵觉,创意象物之界构,他就不是真正的天才。”这既是对自创理论的解释,也是自我确认。他视中国早期文明为艺术追求的最高境界,并非理论的严密推演而是画家心性的表白,表示崇尚童真与质朴。当石虎写罢《字思维》、《象论》和《神觉篇》,意图已经清晰可辨,批评家的申论大都变得多余。
1、《婕蝶图》66.5cmx96cm纸本重彩年
2、《陇蝶图》98x99.5cm
3、《朱恋图》cmx76cm布本重彩年
4、《烛煌图》cmx86cm布本重彩年
石虎标榜神觉,实为神来之笔的捕捉。请诸位注意,觉字的初文,既带有直观感受,也带有自主状态的知与识。觉和学的繁体字,上部字根相同。學字何解?孩子趴在长辈的膝下,聆听双手捧着爻象的长辈传授易学。同理,覺,指膝下儿童瞪着眼睛看长辈双手捧着爻象。比较而言,觉的神态更专注。
1、石虎重彩《雨送图》cmxcm
2、石虎重彩《梨娘图》97cmxcm
3、石虎重彩《上山图》《下乡图》cmxcm
4、石虎油画《磐煌图》cmxcm
5、石虎油画《禅定图》cmx74cm
石虎擅画人体。他的人体画常常同文化、历史、社会联系在一起,打上自己的烙印。他画人体很直露,不遮掩,不委琐,不煽情,坦荡洒脱,形同有感而发、大方大气的山水画和花鸟画。石虎作品兼具现代与传统。中国画家打捞传统,平庸者照搬,聪明者挪用,其上是转换,再上是重构,最上是升华。石虎的佳作,挪用者少,转换与重构者多,间或有升华。所谓升华,就是提炼传统又超越传统,就是传统的涅槃和新生,就是重塑传统形态与图符于无形,变成自己的发明。按石虎的意图,即用非传统的内部结构去打破传统的外在形式。斑驳的楚汉漆画,残缺的墓室彩画,层层叠压的寺观壁画,在石虎重彩人物的外在形式中时隐时现,同时又不陷溺在形式的躯壳之中。
丨石虎人物纸本水墨76cmx47cm
丨石虎水墨56cmx50cm
丨《人拜山躬》61cmx84cm
丨《荷锄欢归》54cmx79cm
丨《迭迭思故》71cmx57cm
丨《细月山光》54.5cmx86.3cm
丨石虎《红牵图》布本重彩cm×cm
丨石虎《薩?娃》纸本重彩90cmx68cm
丨石虎《婕蝶图》纸本重彩cmx90cm
丨石虎《窟束》布本丙烯63cmx73cm
丨石虎《牵牛图》纸本彩墨98cmx88cm
丨石虎《菩读》布本丙烯50cmx86cm
丨《三月春来》96.5cmx58cm
丨《燕赵子妇》97cmx58cm
石虎解释文献,同他处理画面一样,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比如他解释绘事后素,便是有感而发。如果结合文献和考古判断,绘事后素的立论,只是陈述一个简单的技术常识,即画者为了避免白色脱落并对轮廓线和其他颜色产生影响,总是最后涂白色。今天的文人不同于先秦文人,受过现象学、语言学、符号学、图像学、解释学和哲学的浸染,看待事物与文物不爱直奔主题,常常拐弯抹角,试图挖掘微言大义。这种挖掘的深层动机同石虎的自我论证一样,与其说是拔高传统,不如说是蔑视浅薄时尚的借口。
丨石虎人物纸本水墨76cmx47cm03
丨石虎人物纸本水墨76cmx47cm02
丨石虎人物纸本水墨76cmx47cm06
丨石虎人物纸本水墨76cmx47cm05
丨石虎人物纸本水墨76cmx47cm
丨石虎人物纸本水墨76cmx47cm01
丨石虎人物纸本水墨76cmx47cm04
丨石虎彩墨《家有菩提》76cmx48cm
丨石虎彩墨《窗明图》cmx66cm
丨石虎彩墨76cmx48cm
丨石虎《薪折》布本丙烯29cmx44cm
丨石虎水墨76cmx48cm
丨石虎水墨《花意图》76cmx48cm
丨石虎水墨《菩提少女》76cmx48cm
丨石虎油画《盘良图》96cmx58cm
丨石虎油画《来云图》103cmx67cm
丨《地筝思归》69.2x61cm
丨石虎油画《春枝图》58cmx97cm
丨石虎油画《朱妍图》85cmx40cm
丨石虎油画《纹秧图》58cmx96.7cm
丨石虎油画《迁居图》100cmx80cm
《文人空间》第四辑:重新认识明式家具。
《茶烟外·壶趣》:从文化与艺术的视角带你领略最风雅的东方壶通鉴。
《花前》:一本倡导东方美学理念的花事读物。花之史、花之韵、花之式、花之器、花之居……
《何不怜取眼前人》,17位艺术家的书房文心,谢礼恒著,定价68元,特惠38元。扫码即可购。今日头条丨企鹅媒体平台丨一点资讯丨新浪微博以上内容为艺术野疯狂原创拒绝一切形式转载,本号不授权,侵权必究往期精彩推荐
渺:汤杰个展丨魔都7月最酷的展,请尽快签收动态装置攻略成都城南私家园林里的当代艺术馆丨拈花已省梦中身村上隆:我是个愚蠢的艺术家丨买太阳花吗?破产的那种?木之温柔丨日本木雕家土屋仁応和他的治愈系世界魏葵胡同系列新作丨我敬风雪一杯酒,杯酒如杯雪尽显汉隶风采稀见馆藏+新出土汉代石刻旧拓整幅汉碑巨制石虎丨恣意纵横画山水上海博物馆藏楹联从王时敏到弘一,上博馆藏清代楹联全集二十四伎乐丨叫醒沉睡千年的《唐人宫乐图》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微店分享更多艺术作品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