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听到家长们抱怨自己的孩子这不要吃那不要吃,连哄带骗都不行。这不吃,少吃就会影响到孩子的生长发育,家长们愁都要愁死。
每每到了饭点,家长们就想问问,在吃饭这件事儿上,自家的孩子什么时候才能告别饭渣,哪怕多吃一点点也是好的。
很显然,这类小朋友可能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厌食症。
什么是小儿厌食症
小儿厌食症是儿童时期的常见症状,是指小儿(主要是3~6岁)较长期食欲减退或食欲缺乏为主的症状。它是一种症状,并非一种独立的疾病。小儿厌食症又称消化功能紊乱,在小儿时期很常见,主要的症状有呕吐、食欲不振、腹泻、便秘、腹胀、腹痛和便血等。这些症状不仅反映消化道的功能性或器质性疾病,且常出现在其他系统的疾病时,尤其多见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或精神障碍及多种感染性疾病时。
小儿厌食症的临床表现
家长们可通过厌食症的临床表现来判断孩子是否得了厌食症:主要临床表现有呕吐、食欲不振、腹泻、便秘、腹胀、腹痛和便血等。
小儿厌食症是诸多家长们的心口“大石”,孩子一日没有好好吃饭,作为家长也就一天不能安心。而如今,由于气候环境、不良的喂养习惯以及诸多外界因素的影响下,小儿厌食症的发生率越来越普遍。
那么得了小儿厌食症该怎么办呢?
.医院儿科或消化内科进行全面细致检查,排除那些可以导致厌食的慢性疾病,排除缺铁、缺锌。因原发病引起的厌食,则应积极治疗原发病。
2.饮食要规律,定时进餐,保证饮食卫生;生活规律,睡眠充足,定时排便;营养要全面,多吃粗粮杂粮和水果蔬菜;节制零食和甜食,少喝饮料。
3.改善进食环境,使孩子能够集中精力去进食,并保持心情舒畅。
4.家长应该避免“追喂”等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