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贝,来!看看叔叔手里拿着是什么?”
“别动叔叔给你拍张照片!”
“小伙子,来,坚持一下很快就好,恩…不错,很勇敢!”
医院小儿斜弱视门诊大厅内,伴着孩子的哭声,经常能听到这样一个刚中带柔的声音,这个声音就医院小儿斜弱视科石明华主任。
也许是经常与孩子打交道,私下里的石主任更像一个童心未泯的“大孩子”,没有医生的一本正经,而是很幽默、风趣。
都说眼睛是心灵窗户,也许对于石主任来说,拥有一颗童心才能更容易通过孩子的眼睛读懂他们的内心,而且斜弱视孩子随着年龄的增大,经常意识到自己跟别人不一样,从心底产生深深的自卑感。
来检查的时候十分情绪化,这时候就需要凭借医生自身独特的亲和力和更多的耐心来征服小患者,为了让他们能够在玩耍中配合检查,得到精确的检查结果,有时候手中的笔灯、眼底镜都能变为他手中的玩具。
“有时候碰上一些比较小的孩子,看见穿白大褂的就哭,不让陌生人碰,这时候就要哄好久才能让他慢慢熟悉你,信任你,配合做检查,给小孩子看病真的很需要耐心,但是我很享受这种跟孩子交往的过程,这就是我选择小儿斜弱视专业的原因。”
“爱孩子不仅给他们最好的,要给他们最需要的。”有些孩子出现斜弱视、近视了,家长急的手忙脚乱,为孩子花钱买最好的近视治疗仪、带孩子去针灸,我能体会作为家长的这种担心。”
“其实遇到斜弱视、近视并不可怕,关键是持续的跟踪检查和家长积极配合的心态,根据孩子的检查结果让专业的眼科医生‘量身定做’相应的近矫治方案。”
专业、严谨、幽默,让石主任圈粉无数。
业内精英
同行眼中的佼佼者
提起石明华主任,不论是门诊医生护士还是病区医生护士,个个都竖起大拇指,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说他是医生中的“论文达人”。
对于同时要兼顾学术研究和临床应用的医生来说,最难的的就是寻找课题进行撰写论文,但是到石明华这里却成了家常便饭,年过四十就已经是美国眼科协会会员、《国际眼科杂志》审稿人,《JOURNAL OF PEDIATRIC OPHTHALMOLOGY&STRABISMUS》审稿人,在国内外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SCI论文两篇。课题“聚维酮碘预防白内障术后眼内炎”获得南通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应用屈光手术治疗成人屈光参差性弱视以及调节性内斜视”通过武汉市科技局科研成果鉴定,在整个爱尔体系里,就他和另外一个医生获此殊荣。并被国际眼科杂志评为年度优秀审稿人。
年1月5日,医院余院长,广水人大常委,眼科主任左主任,科教科柯主任一行医院,拜访石明华主任,商讨和石主任进行小儿眼科科研课题的合作。
◆◆◆
业精于勤,别人休息的时候总见到石明华主任默默的在办公室里看他的书。他不大的就诊室办公桌放着厚厚的基本眼科论著。
行医之路路漫漫,在技术越来越先进的今天,家长对孩子的越来越高,“当手术刀划下的那一刻,带来的是希望和重生。”
专业、严谨、幽默被石明华主任的同事、同行们口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