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儿童视疲劳危险因素视功能异常

随着社会的发展,网络和计算机的普及,儿童视疲劳的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因而对视疲劳正确的认识有着重要意义。

儿童视疲劳通常以眼部自觉症状为突出表现,可合并有全身症状。儿童视疲劳的原因主要包括眼部因素、全身因素和环境因素。它主要是由于视功能异常或全身内在某种异常以及外在环境因素等相互作用而产生的。

儿童视疲劳可能会出现以下症状:

1.视觉障碍:近距离视物不持久,出现暂时性视物模糊或重影;

2.眼部不适:眼胀、眼痛、眼干、眼烧灼感、流泪、眼痒、眼异物感及眼眶疼痛;

3.全身症状:易疲劳、头痛、头晕,记忆力减退,严重时甚至恶心、呕吐,并出现焦虑、烦躁以及其他神经官能症的症状。一般认为,症状局限在眼部为轻度视疲劳,而兼有全身症状则为重度视疲劳。

儿童视疲劳的危险因素

(一)眼部因素

1、屈光不正:远视、近视、散光。

2、调节功能异常:调节不足、调节灵活度不足、调节过度。

3、聚散功能异常:集合不足、集合过度、散开不足、散开过度、融像性集合功能低下。

4、隐斜视:单纯性外隐斜、单纯性内隐斜。

5、高度屈光参差

6、瞳孔因素

7、眼部炎症

8、干眼症

9、眼科手术后

(二)环境因素

1、照明光线:照明光线引起的视疲劳与光线强度、对比度、稳定性、颜色有关系。

2、注视目标:儿童长期视近物,目标过小或过细,被注视目标不稳定,是引起视疲劳的重要外在因素。

3、周围环境:当儿童处于一个嘈杂、喧嚣、空气不新鲜、有刺激性异味或化学性气味的环境中时,常会增加疲倦感和心理干扰而出现视疲劳。

4、视频显示终端(VDT):儿童经常使用计算机、电视、电子游戏机等视频显示终端可出现眼及全身不适。

视功能与视疲劳的关系

目前,尤其是学龄期儿童处于长期高强度用眼阶段,在多种因素作用下儿童视疲劳的可能性变的更大,导致视功能异常的可能性愈大,同时视功能的异常会加剧儿童的视疲劳程度,形成恶性循环。

儿童如何避免视疲劳?

1、家长需加强对儿童眼健康的重视,为儿童建立眼健康档案,定期为儿童体检,排除易引起视疲劳的眼部疾病和全身疾病,采取相应的预防或治疗措施;

2、改善儿童不良的生活与学习环境,注意用眼卫生。

①视近时间不要持续过长,要适当休息,连续用眼1小时后休息10~15分钟;

②减少使用视频显示终端的频率,有意识的多眨眼增加泪液分泌;

③不要在过明或过暗的环境下长期视近物;

④阅读距离应不少于50cm;

3、对已经出现的问题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①矫正屈光不正;

②进行视功能训练改善视功能状况;

③眼部疾病治疗;

④药物治疗减轻视疲劳症状。

4、治疗全身性疾病,增强体质、加强营养、消除精神紧张和抑郁。

儿童视功能异常了怎么办?

儿童视功能异常临床处理方法有多种,以非手术治疗为主,基本方法有:①屈光矫正;②正或负球镜性附加镜;③棱镜;④视觉训练。治疗目的是缓解症状和改善视功能。

一些儿童视近视远不能保持清晰舒适的视觉,学习中会出现跳行、串行、眼睛酸痛、不能长时间视近、看书、写字等,或者视疲劳后出现虚影或者一过性模糊等状况。这些状况因为隐匿性较强,儿童和家长都不容易感受到,但是发展下去会形成近视,及早进行视功能训练,能够较好的预防近视。所以当儿童出现学习效率差、不愿意近距离看书等问题时,也许并不是态度问题,而是眼睛的问题,视功能训练能够帮助儿童解决视疲劳、学习效率低下、近视度数不稳定、融像功能差、弱视反反复复治疗不好等问题。

视觉训医院训练。多数医院训练与家庭训练相结合,但训练目的不同差异也很大。一般来说医院训练,医院训练直接由医生或视觉训练师检测,比在家里训练更有效,更有动力,效率往往也高一些,医院训练时,如果一种方法训练无效或效果不佳时,可立即更换另一种方法。

儿童视疲劳是现在常见的一种视觉状态,长期的视疲劳对眼睛有较大的伤害。可能会促进屈光不正的进展,也可能会引发其他眼科疾病。

因此,建议家长重视儿童视疲劳,减少儿童视疲劳。让每个儿童拥有一双健康、明亮的眼睛。




转载请注明:http://www.hantingjiudian.net/zzbx/6408.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