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青少年尿床的原因及改善动作

北京哪个医院治疗白癜风专业 http://yyk.39.net/hospital/89ac7_labs.html

孩子为什么会尿床?尿床也叫原发性遗尿症,俗称尿床,是指睡眠状态把尿液排泄在床上,当事人不得而知或在梦中发生,醒后才知道。多为单纯性持续性,即除尿床外无其它伴随症状,无器质性病变,理化检查均在正常范围。

一般说来,孩子在1岁或1岁半时,就能在夜间控制排尿了,尿床现象已大大减少。但有些孩子到了2岁甚至2岁半后,还只能在白天控制排尿,晚上仍常常尿床,这依然是一种正常现象。大多数孩子3岁后夜间不再遗尿。但是如果3岁以上还在尿床,次数达到一个月两次以上,就不正常了。尿床在医学上称为“夜遗症”、“夜遗尿”。1:睡前喝过多的水,孩子本身的膀胱容量比较小,所以出现频繁的尿床。

孩子在夜间睡觉时总是尿床,有可能是睡觉前大量喝水引起。部分家长总是让孩子在睡觉前多喝水,但是正常人睡觉前不宜大量喝水,否则容易降低睡眠质量,甚至容易出现尿床的表现。因此,孩子经常尿床应该了解是否和睡觉前大量喝水有关,如果是这种原因引起,在睡觉前应该避免大量喝水了。一般减少饮水量,夜间尿液产生量减少,自然不容易经常尿床了。

2:大脑皮层发育延迟,不能抑制脊髓排尿中枢:

正常膀胱排尿功能受大脑控制正常情况下,当膀胱胀满时发出冲动刺激脊髓排尿中枢,即会排尿。睡眠时大脑皮质接受尿急冲动的区域仍保持功能,若这种神经调节功能发育不全或失调,就可引发为遗尿。

3:括约肌无力,不能控制排尿的能力。

膀胱是贮存尿液的,膀胱的发育与括约肌有直接的关系。2岁孩子的膀胱尿液容量很小,所以2岁的幼儿基本不能控制自己的膀胱,一有尿意就会尿出来。但正常的10岁儿童膀胱几乎是成年时的1/3大,由于膀胱贮存的尿液可以根据括约肌的收缩控制尿意,所以就能控制自己的大脑传递尿感神经,就可以不尿床。如果此时还是控制不住尿意,那代表括约肌是无力的状态。

4:心理因素,心理上出现疾病,不能得到关爱。

心理因素亲人的突然离世,父母吵闹离异,母子长期隔离,黑夜恐惧受惊,均可导致孩子遗尿。有些孩子自幼没有养成控制小便的习惯和能力,一出现尿床,便受到家长的责备、打骂,长期处于过度紧张状态中,每天晚上睡前总要提心吊胆,生怕再次尿床,继而产生自卑心理,使遗尿经久不愈。心理因素不但可促使以往已有控制小例能力的儿童重新发生遗尿,而且还可使少数患儿在发生遗尿后,逐渐形成习惯,有些甚至至成人仍无法改变。5.精神因素,有的孩子白天玩耍过于疲劳、兴奋过度,这样孩子在睡觉的时候就会很容易进入沉睡的状态,出现尿床的情况发生。6:遗传因素。遗传因素流行病学资料证明,遗尿具有明显遗传倾向性。调查显示,如果宝贝的双亲都有遗尿现象,其后代遗尿发生率为77%。如果父母亲中一人单发,子代遗尿发病率为25%。

如果儿童出现尿床,家长要做的一定不是训斥,而是主要以循循善诱为主,过多的训斥只会给儿童造成心理压力,导致儿童在日后经常出现尿床的毛病。儿童出现尿床是非常常见的,如果儿童出现一两次尿床,不用过于担心。经常出现尿床很有可能是出现了以上的某种原因问题,我们找到问题,是能够显著改善这种毛病的。

下面我们和大家分享的是关于括约肌无力,不能控制排尿的能力,改善尿床的动作:

1??:夹小球跳球,有效加强臀部力量和括约肌力量。

注意事项:

保持髋曲,膝曲不超伸,膝盖夹球不内扣外扩,用臀部力量蹬地再跳跃。

每次完成50-米,每天一次。一周5次

2??:健身球侧踢:

注意事项:

侧卧位,肘关节不超伸,髋部微屈,双腿稍微向前移动与身体成30度角,吸气抬起上方腿,勾脚向前踢两次,呼气蹦脚尖向后踢两次,注意第二次幅度比第一次略大。

每组6---8次。每天4--6组。一周5次。

3??:弹力带开瓶式旋转:

注意事项:

仰卧于垫上,双臂放于体侧,双腿伸直并拢与地面呈60夹角。

吸气,双腿倒向一侧,呼气,划圈。回到90度。

每组6---8次。每天4--6组。一周5次。

4??:梯桶骑马训练:

注意事项:双腿屈髋伸髋,内收肌发力大腿内夹,核心收紧。

每组6---8次。每天4--6组。一周5次。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hantingjiudian.net/zzbx/61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