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视(Amblyopia)是视觉发育期内由于单眼斜视、屈光参差、高度屈光不正以及形觉剥夺等异常视觉经验引起的单眼或双眼最佳矫正视力低于同年龄水平,眼部检查无器质性病变。
陕西省眼科研究所青少年近视眼防治中心自成立以来一直在做弱视训练方面的工作。中心拥有三间训练室,配备专业的训练设备,并由专业的眼视光医生为患者诊断制定训练方案。多年来累计为多位孩子提供专业的弱视训练,使他们成功摆脱弱视的困扰。
弱视的分类
斜视性弱视(Strabismusamblyopia):
发生在单眼,伴有斜视或曾有过斜视,常见于四岁以下发病的单眼恒定性斜视患者,其由于大脑皮质主动抑制斜眼的视觉冲动,长期抑制形成弱视。视觉抑制和弱视只是量的差别,一般为斜眼注视时可以解除抑制,而弱视则为持续性视力减退。斜视发生的年龄越早,产生的抑制越快,弱视的程度越深。
屈光参差性弱视(Anisometropicamblyopia):
双眼屈光参差2.5D(度)以上者,由于两眼视网膜成像大小不等,两物像融合困难,致使屈光不正较重的一眼的物象被抑制,日久沦为弱视。
剥夺和遮盖性弱视(Deprivationandocclusionamblyopia):
在婴幼儿期由于先天性白内障、上睑下垂、角膜混浊等疾病而使黄斑部接受不到光刺激不能成像。在婴幼儿视觉尚未发育到成熟阶段,视网膜没能得到足够的光刺激而未能充分参与视觉发育过程所造成的弱视。
弱视问题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
深度知觉障碍:
由于弱视可以影响或严重损害双眼的深度知觉,患有弱视的儿童可能存在:
有明显的捕捉困难(在球类游戏等活动中);
看起来不灵巧,经常撞到物体、墙壁和其他人;
在谈话时判断错了对方的距离
在学校生活中的困难:
弱视会影响儿童在学校的表现,将导致他们:
在识别字母和学习阅读时遇到困难;
阅读速度比同龄儿童慢;
抬头看黑板时,需要很长时间才能集中注意力
眼外观异常:
弱视(Amblyopia)在英文中的一个常用术语是“懒惰眼(LazyEye)”,它不准确地将弱视眼贴上“懒惰”的标签,但是我们也确实可以在生活中观察到面临弱视困扰的儿童的眼睛外观以及眼球运动存在不同程度的异常。
中心经典病例
患者基本信息:
女、4岁10月、家长主诉发现孩子视物歪头半年,中心医生为患者进行相关检查,结果如下:
OD
OS
裸眼视力
0.1-
0.4
1%阿托品散瞳后复光结果
-3.00DS/-2.25DC*80-----0.3+
+2.00DC*90-----0.5
裂隙灯检查
角膜清、晶体透亮,余(-)
角膜清、晶体透亮,余(-)
眼压
15mmHg
14mmHg
眼底
中心注视
中心注视
其他眼部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检查结果分析:
双眼屈光度差异大,双眼散光度数高
患者最佳矫正视力低于同年龄段水平
患者无眼部疾病
诊断结果:
屈光参差性弱视
屈光不正性弱视
根据这位小患者的检查诊断结果我中心医生分析此患者双眼高度散光且双眼屈光度差别较大,矫正视力低于同年龄段水平,诊断为“屈光参差性弱视”,和家长沟通对孩子进行针对性的弱视训练,并嘱咐家长坚持使用我中心0.01%阿托品控制右眼近视度数的过快增长。
处理方案:
屈光矫正
双眼进行视觉刺激训练、调节训练
训练期间右眼点万分之一阿托品,控制近视度数增长
患者家长积极配合,从第二天就开始了弱视训练,一周七天。孩子年龄较小,但在中心医生耐心细致指导下,每次的训练都能较好的完成。在训练20天后,小患者右眼视力从0.3提高到了0.5,符合预期结果;随后医生调整方案开始第二阶段的训练,训练第40天后,右眼视力提升至了0.6。在训练到三个月后右眼视力提升至了0.8,快速散瞳验光检查显示近视度数比较稳定,没有发生大的变化。之后调整了训练频率和方案,视力保持稳定并坚持复查。
训练情况:
日期
右眼(矫正视力)
左眼(矫正视力)
第3周
0.5
0.8
一个月
0.6+
0.8
一个半月
0.8+
1.0-
两个半月
0.8
1.0-
三个月
0.8
0.8+
三个半月
0.8
1.0
案例总结:
该患者发现弱视年龄较小,在检查后能及时进行弱视训练,训练期间家长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使患儿在戴镜训练三月后矫正视力就提升至正常水平。
医生建议及心得
弱视治疗的效果与开始治疗的时机密切相关,越早进行弱视干预,其效果越好,而大龄儿童和青少年的弱视治疗难度明显更大。但年龄大并不是绝对没有效果,近年来的研究证实,12岁以上的大龄儿童和青少年经过积极的治疗后,弱视眼也能获得一定的改善和提高,甚至少部分患者能达到接近正常视力范围的水平。
所以,对于弱视诊断和干预的时机就显得尤为重要。对于关心儿童视觉健康的家长朋友们来说,为儿童进行定期眼科检查,或是到视光专业机构进行全面的视功能检查,以及早排除孩子面临弱视困扰,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