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先天性弱视。发病机理目前十分清楚,可能是由于出生时视网膜等处发生了小的出血病灶,而影响了视功能的正常发育。
2.屈光不正性弱视。多为双侧性,发生在没有戴过矫正眼睛的,高度屈光不正者,多见于远视屈光不正。3.斜视性弱视。一眼为斜视时,斜视眼的黄斑功能长期被抑制。就形成了弱视。4.形觉剥夺性弱视。在婴幼儿期由于先天性白内障,或上睑下垂而遮挡孔,致使视觉发育不好而造成弱视。5.屈光参差性弱视。由于两眼的屈光参差较大,却光不正较重的眼,日久逐渐发生弱视。对于这种疾病建议需要及早发现,及早处理,一旦确诊需要立刻开始治疗,否则年龄超过视觉发育的敏感期,弱视治疗将变得非常困难。矫正视力提高的“关键年龄”是3~12岁,弱视的“关键矫正期”为3-6岁。年龄越大越难矫正,过了12岁眼睛发育基本成熟。目前对于弱视治疗的基本原则为:第一、消除病因。如矫正屈光不正,治疗先天性白内障等。第二、遮盖治疗。第三、弱视训练。关于弱视训练的注意事项1、视觉发育存在关键期,过了关键期,治疗效果很差,因此一旦发现孩子存在弱视,要立即进行弱视训练。有些家长怕影响孩子学习或自己的工作,而把弱视训练往后推一推的想法是十分错误的。2、当弱视患者的两眼视力相差较大时,在进行弱视训练时必须遮盖视力较好的眼睛。3、弱视儿童必须配戴合适的屈光矫正眼镜。弱视训练是无法改变患者的屈光状态的。4、弱视训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治疗效果与儿童对训练手段的兴趣高低和依从程度密切相关。因此选择儿童比较感兴趣的训练方式至关重要。5、弱视治愈后,需要一到两年的随访期。随访期内,医院复查。一旦发现视力减退,可使用原先的弱视训练方式训练一周,一般视力都又会有提高,若无提高,请找有关专家进行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6、医院训练有机结合起来。由于弱视训练必须每天进行,不宜间断,因此受客观条件的限制,不可能每个患医院进行,适当在家中进行训练是必须的,也是治疗效果的重要保证。一般在新训练的初始阶段,到医院直接在医生或视光师的指导下进行,待孩子对训练目的和方法比较理解后,可将训练转移到家中继续进行。7、亲们要根据孩子弱视的具体情况,医院验光单选择合适的弱视治疗仪,并不是训练功能多的就是最适合孩子的。8、不同功能的操作展示,一开始训练主要是让孩子集中注意力即可,不一定非要看清楚正在做的功能上所展示的东西。训练需要循序渐进,慢慢来。弱视儿童的日常护理1.劝导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要挑食。2.要注意引导孩子多吃些粗粮(如玉米面、小米等),以增加必要的维生素供给。3.多吃些新鲜水果和蔬菜,适当增加蛋白质的摄入,限制过多糖类的摄入,以促进视网膜和视神经的发育。4.不让孩子吃蒸煮过头的蛋白质类食物。5.根据孩子营养状况,必要时补给一些维生素(如维生素B1、维生素B12、维生素C、鱼肝油等)和矿物质(如锌、铁、钙等)。6.注意用眼卫生。7.弱视治疗时由于佩戴眼镜、遮盖眼罩等负面事件,需要注意患儿情绪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