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散光临床上并不少见,大多是先天性的。生活中散光不仅会给我们生活带来很大不便,与此同时散光也可能会给我们的身体带来一些不适的症状,散光的临床表现:
1.视疲劳
对于视网膜上的模糊图像需要不断进行精细调节,加上视物发生变形,特别是远视散光眼患者,容易发生视力疲劳。临床表现为眼睛酸涩、眼胀痛、流泪、头痛尤以前额部明显,视物重影,近距离工作不能持久。
2.视力下降
视力下降与散光的程度和类型密切相关。单纯散光视力轻度下降,复性散光和混合性散光视力下降明显,若矫正不良可形成弱视。
有轻度散光的人视力通常正常,中、高度散光则远、近视力均不好。
(图片来源:百度)
3.代偿头位和眯眼视物
双眼有高度不对称散光者,为了看得更清楚,往往采取倾斜头位而导致斜视,散光矫正后可以恢复。患者有时为了得到较大的视网膜像,常像近视眼患者一样把物体拿到近处。高度散光者无论是看远处还是近处目标时都常常眯眼,达到针孔和裂隙作用,以提高视力。通过针孔或裂隙看东西,可以减少散光对视力的影响。
那么,该如何预防呢?
1.应该定期做视力检查,在3-4岁时就开始做眼部的健康检查,并指导幼儿注意用眼习惯,注重卫生,避免传染眼疾。家长应注意观察幼儿的眼睛发育状况,发现有眨眼,揉眼睛,眯眼睛,经常摔医院复查。
2.现在家长注重幼儿教育,但是在教育的同时应注意用眼的时间,应该劳逸结合,尽量不要给眼睛太大的压力,多户外运动,保证眼睛的的休息时间。
(图片来源:百度)
3.电子产品的时间控制,应减少幼儿和青少年使用电子产品,引导他们保护自己的眼睛,让他们有爱护眼睛的概念。
4.多吃蔬菜,多食水果,适当补充叶黄素,儿童鱼油,增强眼部的营养,早睡早起养成好习惯,保证充足睡眠状况。
散光要不要戴眼镜?
对于儿童来说,还在快速长身体的阶段,眼球还没有发育完全,视网膜在发育敏感期长时间处在模糊的状态,时间长了,由于眼睛接受的视觉刺激不够,导致视力发育落后于同年龄的孩子,就形成了弱视。所以,医院眼科林国才教授特别强调,对于学龄前的孩子,戴眼镜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治疗弱视,而不像近视那样,仅仅是为了看清物体。散光的眼睛戴了矫正的眼镜后,视网膜才可以看到清晰的图像,视功能才可以正常发育。再加上适当的弱视训练,矫正视力可以逐渐提高到和同龄小孩同样的状态。
几岁戴眼镜最合适?
医院眼科主任林国才说,很多家长无法接受孩子幼儿园就戴眼镜,实际上,4-6岁是治疗弱视的最佳阶段,过了这一阶段,眼球逐渐定型,以后再想戴眼镜,即使配镜再准确,再努力地进行弱视训练,也已经看不清东西了,也就是要一辈子弱视了!
其实,几乎所有人或多或少都有一点散光。75度以下的散光,人眼可以通过眯眼代偿,但这样的小孩,会比其他小朋友更容易有视疲劳和眯眼的表现。
75-度的散光,通过眯眼已经无法代偿,看东西是模糊不清的,理论上来说,应该戴眼镜。但对于这个度数的幼儿园阶段儿童来说,可以暂观察。原因在于,4-6岁的孩子一般都有生理性远视,代偿了一部分的近视散光;另外,度以下的散光,看近处时,视网膜也还是能够得到足够的刺激,因此,戴镜后往往和同龄的小朋友相比,矫正视力一般大致正常,没有明显的弱视。
但是,暂不戴镜不代表以后就不需要戴镜。等到了上学阶段,随着眼球逐渐向近视方向发展,远视消退,散光的影响会越来越明显,孩子会越来越觉得看东西吃力。所以,这个度数的小孩子最晚到了上学年纪也还是要戴镜的。
假如散光达到度以上,无论看远看近,视网膜都无法得到充分的刺激,这时,必然会形成弱视,因此肯定要戴眼镜了。林国才专家表示,考虑到3岁以下儿童戴眼镜比较不配合,因此,如果度数刚到度,可以最晚到4岁左右再戴镜。
有些家长表示,孩子一戴上眼镜就不会走路了。林国才教授认为,过分的担心是不必要的。虽然戴镜矫正散光后,视物清晰,但图像却是变形的,尤其是斜轴的散光,变形更明显。小孩子的适应能力很强,在幼儿园阶段可以耐受中高度的散光,年龄越大,适应能力越差,大脑对散光造成的视物变形会越来越难以耐受,对戴眼镜会变得越来越排斥。因此,早点戴镜,也更加能适应这个“变形的世界”。
平时戴眼镜过程中,林国才教授也不建议频繁摘镜,最好一直戴着,晚上睡觉才摘。而幼儿脸部发育较快,瞳距会逐渐变大,加上镜片磨损,因此常规一年左右要换一次眼镜。等到了小学后,只要控制好近视,就不用那么频繁换眼镜了。
有需要咨询的亲们,可以预约医院眼科专家门诊,或者北京看白癜风的医院湖北治疗白癜风的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