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先天性青光眼病程进展迅速,眼球可以极度扩大,部分可能因轻微外伤导致眼球破裂。因此,早期治疗是关键,越早治疗,越有助于“抢回”或挽留孩子的视力。
婴幼儿症状:怕光常流泪、黑眼睛变白
我们知道,视神经由很多神经纤维组成,当眼内压增高时,可导致视神经纤维损害,引起视野缺损。早期轻微的视野缺损通常难以发现,如视神经严重受损,可导致失明。
“儿童期青光眼在儿童致盲性眼病中占的比例较高,可达2.5%~10%。”刘杏指出,儿童期是视觉发育的关键期,青光眼将导致视觉发育异常,不治疗的话,孩子99.99%会失明。如果治疗不及时,孩子也会终身受害。
专家指出,新手爸妈要警惕,婴幼儿如果出现这些症状,要当心先天性青光眼的可能性。尤其是那些大眼睛的宝宝,家长更要注意观察孩子的眼睛。
症状
怕光:宝宝经常趴在妈妈肩膀上或怀里,不敢看太阳。
流眼泪:眼睛常常湿湿的,以为是泪道有问题。
黑眼睛变白:可以一出生就有,也可以突然变白。
眼睛变大:可以一只眼大,也可以两只眼同时大。
如果怀疑孩子有“婴幼儿型青光眼”,可到眼科进行检查。不过,婴幼儿往往难以配合医生检查,需要在药物镇静下进行。检查项目比较多,包括眼部检查、全身检查。其中,眼科检查项目包括八项,分别是:
1.裂隙灯检查。
2.眼压测量。每次检查均要测量眼压。
3.角膜直径测量。正常孩子的角膜直径随年龄增加而增加,例如新生儿为10.5毫米,1岁婴儿为11毫米,而先天青光眼患儿的角膜直径往往比正常孩子要大一些。
4.角膜厚度测量。正常角膜厚度是um,先天青光眼患者可增厚。
5.A超检查眼轴。这是诊断和随访的重要指标。正常孩子的眼轴随月龄增加而增长,新生儿为16.5毫米,3月龄为18~21毫米,1岁为21毫米。而先天青光眼患者会比正常同龄的婴幼儿要大一些。
6.B超:排除眼内其他疾病引起的青光眼。
7.眼底检查:观察视神经是否有损害。
8.视力检查。
滥用激素眼药水可引发儿童青光眼
引发儿童青光眼的因素有多种,例如先天白内障手术后、滥用激素眼药水、眼外伤、眼部炎症等,近视也是危险因素之一,尤其是近视度数短期内不断加深的情形。
先天性青光眼病程进展迅速,眼球可以极度扩大,部分可能因轻微外伤导致眼球破裂。因此,早期治疗是关键,越早治疗,越有助于“抢回”或挽留孩子的视力。
儿童青光眼治疗,首要的是降低眼压,并将眼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其次,要尽快保存孩子现有的视功能,防止失明。再次,防止眼球进一步扩大,保持眼球完整性。最后,治疗可刺激双眼视功能发育。
原发性青光眼首选动手术
治疗儿童青光眼,家长担心孩子年纪小,动手术风险大。实际上,对于原发性儿童青光眼,首选手术治疗。现有的麻醉技术可以保证孩子在安全的情况下完成手术。而对于其他因素引发的继发性儿童青光眼,大部分需要手术治疗;少部分可先选择药物,定期随访。
药物对儿童青光眼的治疗效果欠佳,一般用于手术前准备,部分降眼压,使角膜变清亮些,便于手术的开展。术后如果眼压没控制好,也可以辅助用药治疗。用药期间要注意药物的副作用,而且有些成人可以用的药,婴幼儿却未必能用,因此建议在青光眼专科医生的指导下应用药物,切忌自行用药。
手术或治疗后,儿童患者的随访尤为重要。儿童青光眼需要终身随访,要监测眼压、角膜清晰度、视神经的表现,定期测量眼轴长度。随着孩子视觉发育的进展,家长要医院进行屈光不正的矫正和弱视治疗。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