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个全国近视防控宣传月孩子多久做一次视

8月24教育部印发《关于开展第7个全国近视防控宣传教育月活动的通知》,其中要求,把幼儿园作为近视防控“第一道关口”,通过宣传教育让家长了解孩子的远视储备情况,强化对高度近视、病理性近视的科学认知。推动家长履行近视防控责任,以身作则,共同控制“视屏时间”,增加户外运动,营造家庭爱眼护眼氛围。

这个要求说医院孟觉天院长的心坎上,他说这周刚为一个才7岁的孩子做了后巩膜加固术。这位孩子的家长从来没有带自己孩子参加过视力筛查,现在孩子上小学了要求强制体检,带孩子来检查发现,已经近视度了,眼轴超过了27mm,属于严重的高度近视。为了遏制快速增加的度数,只好为他做了后巩膜加固术,阻断眼轴延长的发展,进而阻断病理性近视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进展,起到保护视功能的作用。

术后,孟觉天院长说道,对于孩子视力的监控,孩子越小开始越好。人眼睛发育有两个快速阶段:第一个阶段是6岁以前,这是视觉发育敏感期;第二个阶段是12—15岁。许多学龄前儿童由于年龄小,常常不会表达看不清楚东西的感受,家长往往很难发现孩子的视力问题。而学龄期儿童由于近视早期的症状不够明显或孩子对轻度的模糊症状不以为然,不向家长反映,使近视不能及早发现。

因此,给孩子定期做视力检查,就成为早期发现儿童近视或其他眼病最重要和最有效的手段。

那么,我们应该多长时间给孩子做一次视力检查呢?

6个月:

理想状态下,正常出生的宝宝,在6个医院进行屈光筛查,如果宝宝屈光状态正常,可以每隔6个月左右做定期检查。早产儿因为视网膜尚未发育完全,可能发生独特的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因此,出生后几周,就应进行视网膜检查,之后还得定期追踪,并在6个月时进行屈光筛查。

3岁左右:

3岁左右,家长应该开始教孩子认识视力表,每6—12个月定期检查视力和屈光度。家长应把孩子每次的视力及验光报告保存好,根据时间建立孩子专属的屈光档案,以便随时观察屈光度和视力的变化情况,屈光档案的建立对近视和弱视的儿童尤为重要。

6—18岁:

建议每6~12个月检查一次视力,戴眼镜的孩子大约每12个月进行一次散瞳验光。这个年龄段,孩子的学习压力增加,开始大量的近距离阅读学习,户外活动时间减少,因此是近视发生发展的“重灾区”。

如果家长发现孩子近期出现了喜欢眯眼看东西、频繁眨眼、揉眼睛、歪头等症状,应医院查视力和验光。一旦确诊近视,应进行科学的矫正,根据医师建议选择配戴合适的眼镜。




转载请注明:http://www.hantingjiudian.net/zlff/11145.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