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视是指孩子的视觉系统在发育过程中,受到某些因素的干扰、阻碍与抑制而未能得到适宜性刺激所引起的发育障碍与退化。包括形觉、色觉、光觉以及空间立体觉。
临床上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现象,当发现孩子眼睛视力低常,诊断为弱视时,绝大部分孩子家长都非常着急,都会按医生的要求,积极实施弱视训练,在此过程中,孩子的弱视眼的视力就成为家长和孩子 弱视是指孩子的视觉系统在发育过程中,受到某些因素的干扰、阻碍与抑制而未能得到适宜性刺激所引起的发育障碍与退化。包括形觉、色觉、光觉以及空间立体觉。由此可见,弱视所致的功能异常是多方面的,而其中对视觉功能品质影响较大,表现相对明显和直接的有视力和立体视觉,实际工作中,这两项就成为了弱视诊疗的直观指标。
同时,由于立体视觉是建立在两只眼睛一定水平的单眼视力基础上之上的,所以“(最佳矫正)视力低于同龄儿童正常参考值下限”被视为弱视的诊断标准,但这并不意味着视力的恢复就等于弱视的治愈。
弱视治疗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提高弱视眼的视力,其二是重建和恢复双眼视觉功能。
双眼视觉功能包括下列三级:
1、同时视功能--两只眼睛同时看清同一个目标对象的能力;
2、融合功能--两只眼睛将看到的同一个目标对象所形成的两个像合二为一的能力;
3、立体视觉--双眼判断目标对象层次和空间位置的能力。
弱视治疗的最终目的不但要提高弱视眼视力,而且还要时刻争取得到尽可能良好的双眼视功能,而双眼视觉功能的重建和恢复不是随着单眼视力的提高而必然达成的,需要相应的技术干预,包括检测、训练、评估等等。
双眼视功能检查主要是用于青少年儿童近视患者,利用双眼视功能的检查方法查明孩子近视产生的加深的原因,对视力发展状况做准确预测,进而选择适合的矫正方案。经过双眼视功能检查后,不同的结果可以选择多种不同的矫正方案。
总体而言,双眼视功能的检查主要是查明近视产生的原因,对视力发展状况做准确的预测,并制定合适的矫正方案。
双眼视功能出现障碍,可制定相应视觉功能训练方案,利用工具对眼睛视觉系统进行锻炼,从根本提高视觉功能、视觉舒适度。很多视疲劳和近视增长较快的青少年都会伴有调节、集合等双眼视功能的异常,通过双眼视功能检查和相应训练可以使视觉功能得到有效恢复,缓解视疲劳,也可以起到近视控制的作用。
1双眼视功能重建---实体镜本仪器以斜隔板分离两侧视野,平面反射镜固定在斜隔板上,优势眼注视平面镜反射出的置于侧板上的捕捉视标或视标图片,通过大脑传给对侧眼(即弱视眼、正对直接视孔),并投影到底版上,然后在底板上做描画、融像等训练,达到提高视力,消除抑制,建立双眼同时视及立体视的目的;
训练注意:屈光不正者,训练时需配戴矫正镜。优势眼注视平面反射镜侧视孔,弱视眼注视直接视孔。
交替注视训练,选任意一张画片至于健眼(透明板)一侧,分别用左右眼注视画片的内容,做注视感知训练(D1-D36);
描绘训练,健眼侧放一张画片,在底板上放一张白纸,用斜视或弱视将健眼侧看见的图案描绘出来,由易到难(D1-D36);
进出训练,选择视标1图片,健眼一侧放小丑,弱视眼一侧放小鸡,向内外移动小鸡图片,使两张画片的图案融合成一张完整图案(小鸡在框内,上有南瓜,下有小丑)
融像和立体视训练,将成对的视标卡片分别置于侧板和底板上,试着将两张图片融像,直至做到:双眼清晰单视立体圆圈,同时看到垂直排列的南瓜和小丑(视标1-8)。
扩大融像范围的训练;1.非斜视患者的训练方法与上面的融像训练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底板上的视标从刻度0位逐步向两侧,训练难度也在不断加大,直至做到融像会聚35PD(BO)融像性散开20PD(BI)。2.斜视患者训练时,由于存在眼位偏斜,底板上的视标可先置于斜视角方位(容易做到融像的位置)然后慢慢移向正视位(0位)位置并直到能在斜视角的对立面也有足够的融像范围为止。同样是:融像性会聚至35PD(B0)融像性散开20PD(BI)。
2BVT立体镜--训练集合、散开、融像以及立体视能力训练目的
有助于提高双眼共同注视空间视标的能力,许估双眼稳定性,该训练还能消除任何一眼的抑制。
训练设施
BVT立体镜、摩根彩色融合卡。
fusion字样卡片用于训练初级融合功能,可以进行去抑制训练;
Divergence字样卡片用于训练散开功能;
Convergence字样卡片用于训练集合功能。
训练准备
(1)装搭仪器,放置在容易观察的地方。
(2)根据训练需要选择卡片,并将摩根彩色融合卡放置在BVT立体镜图片板上上,调整位置。
训练步骤
(1)集合训练
a.双眼注视BVT立体镜,将集合母片从“0”的位置逐渐远离眼睛,集合逐渐增加。
b.在移动卡片的过程中,卡片不能移动过快,逐渐的移动,当患者看到两个像要将卡片往眼睛方向移动,整个训练过程患者必须看到完整的影像。
(2)散开训练
a.双眼注视BVT立体镜,将散开卡片从“0”的位置逐渐靠近眼睛,散开逐渐增加。
b.在移动卡片的过程中,卡片不能移动过快,逐渐的移动,当患者看到两个像要将卡片远离眼睛方向移动,整个训练过程患者必须看到完整的影像。
(3)融像范围训练
a.双眼注视立体镜,将融像卡片从“0”的位置。
b.叮嘱患者将卡片中棱镜需求小的图像融合成一个,注视30s后,转换注视点,将卡片中棱镜需求大的图像融合成一个,然后交替注视不同棱镜需求的图像。
c.重复上述步骤
当不用透镜时患者感觉舒适后,从负透镜到+1.00DS的透镜逐一适用。
训练的时间是由距离来决定的,最好每天至少要3次。每张记录表上填上日期。
(1)患者是否能正常的集合,距离是多少?
(2)卡片的号码?
(3)融像范围是多少?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