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家长对近视知识不太了解,觉得自己孩子看不清了,就是近视,配个眼镜就能解决问题,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眼科专家表示,弱视与近视不是同一种病。近视多发于学龄期人群,是睫状肌过度紧张或遗传因素等造成的“看远不清楚,看近清楚”的眼病。通常情况下,近视患者戴眼镜后,矫正视力可恢复正常。弱视则多见于学龄前儿童,是一种通过戴眼镜也无法矫正视力的眼病,常伴有斜视、高度屈光不正、看远看近视力都不好等症状。弱视是一种严重影响视觉质量的眼科疾病。据调查显示,其在儿童中的患病率是2-4%。弱视严重影响儿童的健康成长,不仅矫正视力低于同年龄标准,而且还会造成双眼融合功能和立体视觉的缺失。
因为弱视常被家长忽视,所以这也导致了家长对如何就诊治疗存在着严重的误区,在门诊中,常见的误区之一就是家长错误指导孩子佩戴眼镜,耽误了孩子的治疗。
眼镜戴戴摘摘,这是家长最常遇到的问题,总觉得小孩子戴眼镜会影响其发育。其实对于弱视儿童而言,恰恰相反,配好的眼镜要一直戴着,戴镜本身就是一种治疗,摘摘戴戴反而会影响治疗效果。
有些家长擅自鼓励孩子在做训练时少戴甚至不戴眼镜,半年后复诊,发现视力无明显提高,经追问才查明问题原因就在于此,白白浪费了宝贵的半年治疗时机,也让眼科医生们深感遗憾。
为此,专家也提出了一些建议:一:配镜时一定要经过散瞳验光,确保验配的眼镜度数准确,以免影响治疗效果。二:眼镜配好后一定要坚持戴用,不可间断。初戴治疗弱视眼镜视力并不提高多少,甚至有的眼镜后视力反而下降,尤其是中高度远视眼镜,这些是正常的情况。戴镜需要一段适应过程,要坚持戴镜,视力才可能逐渐提高。三:定期重新散瞳验光,调整度数。弱视儿童处于发育期,两眼的屈光度随年龄的增长也发生着变化,所以不能一副眼镜一直戴下去不换。一般每半年散瞳验光一次,每次根据屈光度的变化和弱视、斜视矫正的情况,决定是否重新换镜。四:弱视是眼睛戴眼镜的矫正视力达不到同年龄标准,要根据孩子的年龄判断,家长们不要总盯着标准视力1.0。特别需要注意的是,父母应建立带幼儿做定期眼睛体检的意识,一旦发现孩子眼睛有问题,如小儿眼睛呈凝视状态、眼睛不能追随目标、眼球震颤等情况,医院找眼科医生检查。----En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