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科普可能涉及到一些比较深奥专业的内容,建议在看此文前先复习下杨医生之前的这篇文章:关于散光那些事,这样对散光的原理会有较清晰的认识。当然,时间不够的小伙伴,也可以直接看最后的总结~~~~~~~~
最近门诊遇到很多小朋友,因为幼儿园体检发现有散光,被爸爸妈妈带来做检查。这里,杨医生先要给这些负责任的家长大大的点个赞。同时,也有很多家长问我:杨医生,我家娃有散光,需要戴眼镜吗?我的答案是:不一定,必须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个概念,散光不是一种病,只要是一个地球人,都有散光。研究发现约60%的成年人散光在25度以下,而临床上一般也将50及50度以下不影响视力的散光称为”生理性散光”。所以如果医生说你没有散光,要么就是你的散光很小不影响视力,可以忽略不计,要么你就是潜伏在地球的外星人。。。
到底什么是散光呢?
正常情况外界光经过屈光系统汇聚到视网膜上,我们就能够清晰的看清事物。近视的人是因为光线汇聚到视网膜前,远视的人则是光线汇聚到了视网膜后。
但是我们人类的眼屈光系统不是一个标准的圆形,而是一个类似椭圆形一样的形态,所以外界光线经过眼屈光系统汇聚到眼内,在位置上会产生一定的前后差异,这个光线汇聚点的位置差异就形成了散光的度数,而屈光系统最高或最低屈光力所在的维度就是散光的轴向。
散光对视力的影响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散光度数的高低和散光的位置即散光轴向。我们根据散光轴向的位置,大致将散光分为:顺规散光、逆规散光和斜轴散光。不愿意深究原理的小伙伴可以简单的理解为:顺规散光是一个横椭圆形的屈光系统,逆规散光是竖椭圆形屈光系统,而斜轴散光就是斜椭圆形的屈光系统。
顺规散光(横椭圆形)
逆规散光(竖椭圆形)
斜轴散光(斜椭圆形)
所以奥特曼理论上可能都是顺规或者斜轴散光
散光是怎么形成的?会变化吗?
由于我们人眼屈光系统天生的非球面性,所以几乎所有的散光都是先天形成的(个别病理性的除外)。同时,大样本的双生子研究发现,超过60%的散光和遗传成强相关性。换句话说,如果夫妻二人的散光度数都比较高,可能生下孩子有较高散光的概率达到60%。
此外,约70%的婴儿出生时自带度及以上的散光,之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在3~4周岁左右前会有比较大的变化,有些散光是逐渐变小,有些则会变大。至于具体是变大还是变小,和遗传、散光量、体质因素都有关系。。。。3~4周岁左右之后,正常情况下我们的散光会相对稳定很长时间,并且绝大部分人都是顺规散光。之后,在50~60岁左右又会进入一个相对较快的变化期,此时不但度数会发生显著改变,散光的轴位也会由顺规往逆规散光方向变化。这主要和我们眼内晶状体形态、物理生物性质发生改变有关。
随着年龄的增长,逆规散光的占比逐渐增高
图片来源:ScottA.Read.Thevisualandfunctionalimpactsofastigmatismanditsclinicalmanagement.OphthalmicPhysiologicalOptics34()–
但是,这里要注意,虽然3~4周岁后散光会相对稳定,但一些后天的用眼生活习惯的确也会加重散光,其中肥胖引起的眼睑厚重压力增加、长期眯眼视物、长时间往下方看(一般常见于阅读、书写等近距离用眼等动作)等都是强影响因素。
过高的散光对孩子的眼健康会有哪些影响呢?
1.影响视皮质层发育,引起弱视。研究发现,顺规和逆规散光在度及以上、斜轴散光在度及以上就有引起弱视的风险,随着度数的增加,弱视的概率会越高。而散光如果在度以上,则无论是顺规、逆规还是斜轴,引起弱视的概率都非常高。
2.影响裸眼视力。散光的本质也是一种屈光不正,所以当散光达到一定度数的时候,就会对视力产生影响。但是散光对视力的影响不光在度数上,和轴向也有很大关系。同样是度散光,如果是顺规的,可能影响视力相对轻微,但是如果是一个斜轴的散光,可能就会有比较大的影响。
平光的眼睛看到的图像
度近视看到的效果
度近视度顺规散光看到的效果
度近视度逆规散光看到的效果
度近视度斜轴散光看到的效果
此外,单纯散光引起的视力不好,还有一个特点:通过眯眼可以明显改善视力。我之前遇到一个病人,散光度,正常情况下视物,裸眼视力只有0.4,但是通过眯眼,他可以看到0.8!这也是很多散光的人不愿意配眼镜的原因,因为他们完全可以通过眯眼来代偿。但是!长期的眯眼会使我们的眼睑挤压眼球和角膜,从而可能会加重散光!
3.影响双眼视功能。我们人类是双眼视觉动物,因此在幼年时期,除了视力外,双眼三级视功能的发育也很重要。而正常双眼三级视功能的发育需要以下基本条件:双眼看到的图像清晰度、大小、颜色接近。如果两眼的散光量相差较大,或者轴向有较大差异,就会导致双眼看到的图像清晰度产生偏差,我们的大脑就很难融合。最后可能就会出现单眼抑制甚至斜视。
4.视物疲劳、头痛、眼部不适等。研究发现,在视疲劳、头痛的人群中,散光的患者的占比非常高,科学家推测,这可能也是和散光造成的特殊的视物不清有很大关系,同时也有人发现部分孩子会因为散光出现歪头、斜眼看东西的情况。
视物头痛人群中,散光占比也相对更高
来源:THEOJ.RelationshipBetweenHabitualRefractiveErrorsandHeadacheComplaintsinSchoolchildren.OptometryandVisionScience,Vol.84,No.2,February7
5.有个别研究发现度及以上的散光如果不戴镜,可能会改变眼球生长的平衡,加速近视化的进展,但是其背后的机理目前还不明确,二者是否有强相关性还不确定,需要进一步的高级别的临床实验研究证实。
幼儿园体检发现散光需要马上干预吗?
散光和近视一样,除了成年后做屈光手术(近视激光或晶体植入术),散光是没有办法根治的。目前常规的应对过高散光的医疗干预方式就是佩戴框架眼镜或者角膜接触镜(隐形眼镜),其目的也很简单,就是让我们看的更清楚。
所以,判断儿童是否需要配戴散光眼镜的一个最简单最基本的条件,就是看散光是否影响到裸眼视力、是否有引起弱视的风险以及是否引起双眼视功能发育异常。由于幼儿园阶段的小朋友,他们大部分的生活以文体活动为主,加上教室本身也不大,不需要看距离很远的黑板或者投影屏幕。因此,如果双眼裸眼视力相对合格、对称,孩子也没有眯眼、歪头视物等不良习惯,即使有一定的散光也完全没有必要过早的佩戴眼镜。因为,过早的佩戴眼镜,尤其是在幼儿园阶段,的确会给孩子带来一定心理上的困扰,同时也不利于这个年龄段孩子的文体活动。因此在考虑是否给孩子配镜时,不能单纯的通过度数一刀切,还要考虑孩子的裸眼视力、双眼视功能以及其他的人文心理因素。那些“度以上散光就一定要配镜”的极端说法,我个人觉得并不科学严谨。
总结
为了方便各位家长朋友参考,杨医生根据查阅的参考文献和自己多年临床工作做一个简单总结。当然这只代表我个人的观点,欢迎有不同意见的同行小伙伴一起讨论。
首先,我们要先了解3~6周岁的幼儿园小朋友的及格视力该是多少,根据《中国儿童弱视防治专家共识(年)》规定:3~4周岁及格视力为0.5,5~6周岁及格视力为0.7,且双眼视力差距必须小于两行。
如果散光在度以下,而且双眼轴位对称,不需要过度担心,一般不会有什么问题。散光在~度,必须先看视力情况,如果双眼视力都合格且对称,孩子没有歪头、眯眼视物等情况,且双眼视功能发育良好,那也可以暂时不配眼镜,但必须3个月到半年随访观察。当散光在度以上时,由于存在弱视的风险,所以配镜的概率会大大增加,医院评估检查再说。
所以,发现孩子有散光第一时间带到正规专业的眼科医疗机构做相关的检查肯定是没错的,并根据专业医生的意见做进一步处理,切忌因为焦虑而过度干预。好了,今天的科普就到这里,欢迎大家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