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龄宝宝患先天性青光眼眼科专家出奇招

近日,医院青光眼专科林丁教授团队为一名仅6个月大的患儿——小夕夕(化名)成功施行“右眼°粘小管切开术”治疗先天性青光眼。该手术的顺利施行,标志着爱尔眼科在先天性青光眼的治疗方面又取得新的突破。

(林丁教授为患者进行手术)

“大眼”不一定是萌娃

还很可能是被青光眼“盯”上了

据小夕夕的妈妈介绍,小夕夕从小就很逗人喜欢,黑葡萄般的眼珠总骨碌碌地跟着人转,特别灵活,大家都说她将来一定会是个大美女。可谁能想到,这样一个可爱的孩子,居然患上了令人意想不到的眼病——“右眼先天性青光眼”。

说到这里,小夕夕的妈妈叹息着,眼角似有泪光。她表示,自己和孩子爸爸家族里都没有青光眼史,而小夕夕除了喜欢揉眼睛以外没有其他诸如畏光、流泪等青光眼明显症状。“要不是前两天发朋友圈,医院的同事看见了,我们都还不知道。

(小夕夕右眼黑眼球明显比左眼大)

经过系列详细检查,小夕夕被我院青光眼专科副主任医师厉君医生确诊为右眼先天性青光眼。此时,小夕夕右眼眼压已高达28mHg(正常的眼压10~21mmHg之间)。厉君医生表示,如果不能及时降低眼压,等待小夕夕的结局是眼球变大突出变形以及不可恢复的视神经萎缩与失明。

因先天性青光眼患儿对药物的耐受性一般很差、不良反应严重、且长期用药会有副作用,药物只能起辅助治疗的作用,因此手术成为先天性青光眼的首选治疗方式,且越早治疗效果越好。

°粘小管切开术

为先天性青光眼治疗提供新的手术途径

医院副院长段宣初教授介绍,先天性青光眼宝宝眼内解剖结构异常,加之宝宝的年龄小,正处于生长发育期,组织愈合能力强,滤过容易瘢痕化,传统手术方式成功率低,术后经常需要辅助降眼压药物或多次手术,这都将给患儿和家庭带来很大心理和经济负担。

面对复杂的病情,林丁教授、厉君医生协同医护团队相关负责人共同商量小夕夕的手术细节。最终,他们决定为小夕夕施行“右眼°粘小管切开术”。经过青光眼团队和手术室、麻醉科的共同努力,手术顺利完成,术后小夕夕病情平稳,眼压正常。此次手术医院还特意为其申请了湖南爱眼公益基金会“青光侠”项目救助基金,减免了1万元手术费用。

据悉,微导管引导的度粘小管切开术是一种恢复人眼正常房水流出生理通路的非滤过泡依赖的国际新型手术方式,与传统小梁切开或切除术相比,该手术具有更佳的降压效果和更高的成功率,是一种安全、微创、高效的手术方式,给青光眼患者带来了崭新的希望。因手术技术难度较高,目前仅在少数发达国家医院开展。

以爱之名,精准扶贫

公益之路仍在继续

为了降低青光眼致盲率,帮助贫困青光眼和高眼压症患者摆脱困境,使他们得到及时有效的救助。湖南爱眼公益基金会设立青光侠专项基金,并联合爱心大使--“青光侠”陈霆远先生发起了全省通缉“青光眼”-视力大盗青光眼患者救助项目。凡是家境贫困且满足救助条件者,即可通过医院向基金会申请救助。

青光眼科室介绍

青光眼专科团队由1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4名博士及5名硕士组成。

青光眼专科长期开展复合式小梁切除术、非穿透小梁切除术、引流钉植入术、粘小管扩张术、小梁成形术、小梁切开术、虹膜周切术、青光眼减压阀植入术、小梁消融术、房角分离术等青光眼手术,在青光眼的早期诊断、药物治疗和个性化手术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在研省级科研项目3个。被授予“中国医学基金会青光眼基金培训中心”,多次走进社区开展“青光眼大讲堂”,截止至年3月,已开展15届“青光眼继续教育学习班”。

预约挂号电话

--

眼睛问题咨询|点击阅读原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hantingjiudian.net/yczz/7218.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