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期
瞳神又名瞳子、瞳仁、眸子、金井等,简称瞳。瞳神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瞳神指黄仁中央能展缩之圆孔,相当于西医学之瞳孔;广义的瞳神是瞳孔及瞳孔后眼内各部组织的总称。如《证治准绳·杂病·七窍门》说:“五轮之中,四轮不鉴,唯瞳神乃照物者。”又如《目经大成·五轮》说:“风轮下一圈收放者为金井,井内黑水曰神膏,有如卵白涂以墨汁,膏中有珠,澄澈而软,状类水晶棋子,曰‘黄精’,总名瞳神。”可见,广义瞳神不仅指瞳神本身,而且还包括了其后的黄仁、神水、晶珠、神膏、视衣及目系等组织。
按五轮学说中瞳神应属水轮,内应于肾和膀胱,其发病多责之于肾、膀胱。实则因瞳神涉及脏腑经络颇多,病变时除与上述脏腑有关外,与其他脏腑亦密切相关。瞳神疾病在内常由脏腑功能失调所致,外则多因感受邪气而起,其证有虚证、实证及虚实夹杂证。虚证多因脏腑内损,气血不足,真元耗伤,精气不能上荣于目等所致;实证常由风热攻目,气火上逆,痰湿内聚,气滞血瘀,目窍不利等引起;虚实夹杂证则由阴虚火炎,肝阳化风,气虚血滞,脾肾阳虚而水湿内停等引起。此外,瞳神疾病还可因某些外障眼病传变而来,也可因头眼部外伤等导致。
瞳神的疾病,属内障眼病范畴,为常见、多发眼病。瞳神结构复杂、精细,为眼内产生视觉的重要部分。其病变复杂多样,对视力的影响也较其它外障眼疾为重。主要证候特点表现为两类,一为瞳神形色的异常,如瞳神缩小、散大及变形、变色等;二为视觉的改变,如视物模糊、变形、变色,眼前有物飞动,夜盲,视野缺损,视力骤降,甚至失明。因涉及眼组织广泛,对视力影响明显,病变极其复杂,故不能仅凭主观症状进行辨证论治,必须采用现代相关的仪器检查,确定病变的部位及性质,从而进行综合分析、治疗。
瞳神疾病包括西医学的葡萄膜疾病、青光眼、晶状体疾病、玻璃体疾病、视网膜疾病、视神经及视路疾病等。
01年龄相关性白内障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亦称老年性白内障,是指随年龄增长而晶珠逐渐混浊,视力缓慢下降,终致失明的眼病。中医称圆翳内障,古人还根据晶珠混浊的部位、形态、程度及颜色等不同,分别命名为浮翳、沉翳、冰翳、横翳、散翳、枣花翳、偃月翳、白翳黄心、黑水凝翳等。本病多见于50岁以上的老年人,随年龄增长患病率增高且晶珠混浊加重。可一眼或两眼先后或同时发病,病程一般较长。中医认为本病多因年老体弱,肝肾不足,精血亏损,不能滋养晶珠而混浊。或因阴血不足,虚热内生,上灼晶珠,致目精浑浊。或年老脾虚气弱,运化失健,精微输布乏力,不能濡养晶珠而混浊;或水湿内生,上泛晶珠而混浊。或肝热上扰,晶珠逐渐混浊。治疗原则:初患圆翳内障者,可用药物治疗,控制或减缓晶珠混浊的发展。晶珠混浊程度较甚或完全混浊者,或患者感觉到晶珠混浊已影响生活或工作时,应行手术治疗。目前临床常用的主要手术方法。预防与调护:1.发现本病应积极治疗,以控制或减缓晶珠混浊的发展。2.若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等全身疾病者,应积极治疗全身病,对控制或减缓晶珠混浊有一定意义,同时也有利于以后手术治疗。3.注意饮食调养,慎用辛燥煎炸食品。若为阴亏精血虚少者,可采用沙参、黄精、熟地黄等食疗。
02先天性白内障
先天性白内障是指因父母遗传,或先天禀赋不足,脾肾两虚,或孕妇将息失度,感受风毒,或服用某些药物,影响胎儿发育,以致晶珠混浊的眼病。中医称胎患内障,又名小儿内障、胎翳内障、小儿胎元内障。多双眼患病,其晶珠混浊部位不一,形状多样,大多静止不变,但也可继续发展。若出生后营养不良,身体虚弱,每易加速发展,影响视力。可与目珠困动之类先天性疾患同时存在。治疗原则:胎患内障属幼儿内伤疾病,可采用脏腑辨证分别论治。因肾脾两虚是其主要病理机制,治疗当以补肾培元为本。临证可根据其不同证型,分别采取益肾充髓、补肾温阳、补气养血、温运脾阳等治则。亦可根据证情需要,给予脾肾并补。初生小儿脾肾薄弱,补益同时当佐以助运,以防呆滞。药物治疗同时应加强护理,才能提高疗效。胎患内障有合并症者,应遵从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合并症证情重时,先治合并症,同时要顾及小儿体质薄弱、正气亏虚的特点。合并症好转后,及时转以培元治本为主。预防与调护:1.胎患内障的治疗可以从原因着手。若是外部诱因所造成,那么父母在看护胎患内障儿童时注意:不要让小孩过多的接受外界刺激,不要到光线比较强烈容易刺激眼睛的地方去;不要在昏暗的环境下看东西。2.父母同时也应为小孩加强营养。多吃一些滋阴明目,理气通络、活血化瘀的食物。在必要的时候可以采用补益五脏的中医疗法,从小孩的内部身体结构进行调理、治疗。3.手术治疗作为治疗小孩胎患内障的新手段,其成功率还是非常高的,但是在术后也会遗留部分问题。比如并发症之类,但是从长远来说,治疗小孩白内障还是非常可靠的。
03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是以眼珠变硬,瞳神散大,瞳色淡绿,视力严重减退为主要特征,并伴有头痛眼胀,恶心呕吐的眼病。中医称绿风内障,或绿翳青盲、五风内障等。本病患者多在40岁以上,女性尤多。可一眼先患,亦可双眼同病。发作有急有缓。不过无论病势缓急,其危害相同,故应尽早诊治。若迁延失治,盲无所见,则属不治之症。中医认为本病多因肝胆火邪亢盛,热极生风,风火攻目;或情志过伤,肝失疏泄,气机郁滞,化火上逆;或脾湿生痰,痰郁化热生风,肝风痰火,流窜经络,上扰清窍;或劳神过度,真阴暗耗,水不制火,火炎于目或水不涵木,肝阳失制,亢而生风,风阳上扰目窍。或肝胃虚寒,饮邪上逆,以及阴阳偏盛,气机失常诸种原因,均可导致气血失和,经脉不利,目中玄府闭塞,气滞血郁,神水瘀积,酿成本病。治疗原则:本病主要由风、火、痰、郁及肝之阴阳失调,引起气血失和,经脉不利,目中玄府闭塞,珠内气血津液不行所致。一般病来势猛,临证施治,除消除病因,治其根本外,同时要注意缩瞳神、通血脉、开玄府、宣壅滞、消积液,尽快改善症状,以保存视力。如《证治准绳·杂病·七窍门》对瞳神散大就强调:“病既急者,以收瞳神为先。瞳神但得收复,目即有生意”。常用治疗手段有内服药物、局部用药及针刺疗法等。为了抢救视力,更宜中西医结合治疗。预防与调护:本病病因虽比较复杂,但是摄生有方,生活起居有常,劳逸得当,并注意情志安和,饮食有节,避免进食辛燥刺激之品,保持二便通畅等,对于预防和护理都具有积极的意义。此外,电影和电视光线较暗,不宜久看,患者应当忌看。
04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是指起病无明显不适,逐渐眼珠变硬,瞳色微混如青山笼淡烟之状,视野缩窄,终至失明的眼病。中医称青风内障。患者年龄主要分布于20~60岁之间,男性略多。由于本病进展缓慢,一般病状不明显,故早期常被忽视,待到晚期就诊,视力已难挽回,终于失明。因此,临床上必须注意对本病的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中医认为本病多因忧愁忿怒,肝郁气滞,气郁化火;脾湿生痰,痰郁化火,痰火升扰;竭思劳神,用意太过,真阴暗耗,虚火上炎。以上因素皆可导致气血失和,脉络不利,神水瘀滞,酿成本病。
治疗原则:本病初发症轻,病势缓,极易忽视。在防治过程中,应加强各项检查,随访追踪,尽早确诊,以便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预防与调护:1.积极参加青光眼普查,一旦发现眼压偏高、视野有改变及眼底C/D值较正常为大时,尽快作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或排除此病。
2.若已确诊为本病者,应积极治疗,定期观察和检查视力、眼压、眼底、视野等情况。3.注意休息,避免情绪激动。不宜熬夜。4.饮食清淡,易消化,多吃蔬菜、水果,忌烟酒、浓茶、咖啡、辛辣等刺激性食品。保持大便通畅。不可一次性饮水过多。每次饮水不宜超过ml,间隔1~2小时再次饮用。
05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征
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征,即青光眼睫状体炎危象,是前部葡萄膜炎伴青光眼的一种特殊形式,以既有明显眼压升高,又同时伴有角膜后沉着物的睫状体炎为特征。类似中医的乌风内障。多发生于青壮年人,以单眼发病居多,偶可双眼发病,常反复发作,大多愈后良好。
中医认为本病多因肝胆湿热或痰湿上泛,导致气血不和,脉络不利,玄府闭塞,神水瘀滞,酿成本病。治疗原则:以中医辨证论治为主,可以配合降眼压药物,以缩短病程,防止视功能损害。预防与调护:患者应少用眼,勿过劳;饮食宜清淡,少食辛辣肥甘厚味,以免化火生痰。
06葡萄膜炎
葡萄膜炎是黄仁受邪,以瞳神持续缩小,展缩不灵,伴有目赤疼痛,畏光流泪,黑睛内壁沉着物,神水混浊,视力下降为主要临床症状的眼病。中医称“瞳神紧小、瞳神干缺、瞳神焦小、瞳神缩小、瞳神细小及肝决”等。历代皆认为瞳神缩小为本病的主要症状。该病常见于青壮年,病情迁延易反复,缠绵难愈。中医认为本病多因外感风热,内侵于肝,或肝郁化火致肝胆火旺,循经上犯黄仁,黄仁受灼,展而不缩发为本病;或外感风湿,内蕴热邪,或风湿郁而化热,熏蒸黄仁所致;或肝肾阴亏或久病伤阴,虚火上炎,黄仁失养,更因虚火煎灼黄仁,或展而不缩为瞳神紧小,或展缩失灵,与晶珠粘着而成瞳神干缺。此外,某些眼病邪毒内侵波及黄仁或外伤损及黄仁亦可引起本病。治疗原则:以中医辨证论治为主,同时要尽早在局部应用散瞳药物,防止黄仁与晶珠黏着,减少或减轻并发症的发生。预防与调护:
1.节制房事,安心调养。调节情志,保持乐观心态。2.避免辛辣炙煿之品,戒烟酒,饮食宜清淡,以防助湿生热。3.外出可戴有色眼镜,避免光线刺激。
07交感性眼炎
交感性眼炎属中医“物损真睛”和“瞳神缩小”等范畴,是指一眼穿通伤或内眼手术后出现双眼肉芽肿性全葡萄膜炎,受伤眼称为诱发眼,另一眼为交感眼。本病多在受伤后2周至2个月或数年后发病。
中医认为本病因眼球外伤后,邪毒乘虚而入,眼内血热壅盛,脉络瘀滞;或病情迁延,受伤眼红赤反复不退,致脏腑经络功能失调,引起健眼出现肝胆热盛或阳明热炽的病机。治疗原则:以中医辨证论治为主,配合糖皮质激素散瞳药物,可以提高疗效。预防与调护:1.避免辛辣炙煿之品,戒烟酒,饮食宜清淡,以防助湿生热。2.外出可戴有色眼镜.避免光线刺激。
08特发性葡萄膜大脑炎
特发性葡萄膜大脑炎,又称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是一种累及全身多器官系统,如眼、耳、皮肤和脑膜的综合征。本病主要表现为双眼弥漫性渗出性葡萄膜炎,同时伴头痛、耳鸣、颈强直,以及白发、脱发、皮肤白癜风等皮肤损害。若以前葡萄膜炎为主者,称为Vogt-小柳综合征,属于中医“瞳神紧小”和“瞳神干缺”范畴;若表现以后葡萄膜炎为主者,称原田综合征,属中医“视瞻昏渺”、“云雾移睛”范畴。中医认为本病多因风湿热邪,上犯清窍;或肝胆火炽,上攻于目;或肝肾阴虚,虚火上炎所致。治疗原则:中医以辨证论治,以疏风清热除湿,清泻肝胆,滋阴降火为主,可配合西医激素、散瞳等治疗。预防与调护:1.避免辛辣炙煿之品,戒烟酒,饮食宜清淡,以防助湿生热。2.外出可戴有色眼镜.避免光线刺激。
09贝赫切特综合征
贝赫切特综合征是一种以葡萄膜炎、口腔溃疡、皮肤损害和生殖器溃疡为特征的多系统受累的疾病。中医称狐惑病,又可归瞳神紧小、瞳神干缺、黄液上冲、视瞻昏渺、云雾移睛等范畴。本病多见于青壮年男性,病程较长,缠绵难愈。中医认为本病多因心脾湿热,熏蒸于目;或肝胆湿热,上攻于目;或肝肾阴虚,虚火上炎所致。治疗原则:由于本病病因病机复杂,中医辨证论治,以清热利湿,清肝利胆,滋阴降火为主,可配合西医激素、散瞳等治疗。预防与调护:1.避免辛辣炙煿之品,戒烟酒,饮食宜清淡,以防助湿生热。2.外出可戴有色眼镜.避免光线刺激。
10玻璃体混浊
玻璃体混浊是指患眼外观端好,自觉眼前有蚊蝇蛛丝或云雾样飘浮物的眼病。中医称云雾移睛,又名蝇翅黑花、眼风黑花、飞蚊症等。可单眼或双眼发病,常眼外观端好,唯患者自见目外有如蝇蛇、旗(旌)旆、蛱蝶、条环等状之物,色或青黑粉白微黄者,在眼外空中飞扬撩乱,仰视则上,俯视则下。中医认为本病多因肝肾亏损,气血亏虚,目窍失养;或湿热蕴蒸,郁久化热,湿热浊气上泛,目中清纯之气被扰;或气滞血瘀,血溢络外,滞于神膏所致。治疗原则:本病主要由肝肾亏损、气血亏虚或湿热蕴蒸或气滞血瘀所致。故祛邪常从除痰湿、消瘀滞着手;扶正多以补肝肾、养精血为主。至于引起本病之原发病尚未控制者,应着重治疗原发病。预防与调护:1.情志调畅,避免急躁、沮丧。并向患者说明病情。2.高度近视者,应避免过用目力和头部震动。3.出血引起者,饮食宜清淡,少食辛辣炙煿之品。
持续未完:常见瞳神疾病中医治疗(一)第期
湖南中医院门诊挂号可采用电话预约、网上挂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