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看到孩子上课左摇右晃,东张西望的时候,有的家长开始着急了,是不是我的孩子得了多动症?
说起多动症,大多数人都认为就是活动过多,实际上这个看法是片面的,大家通常说的“多动症”的全称是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是一种以注意力不集中和活动过多为主要表现的疾病。
孩子活动多容易观察到
例如:
在需要安静的场合不能安静下来,比如上课时也会走来走去,或者爬上爬下。更严重的情况是家长感觉孩子像“永动机”一样,只要醒着就一刻不停地在动。有的孩子虽然能坐在座位上,但是有很多小动作,坐立不安,比如咬手指、踢腿、晃身体等,有这些表现的孩子更容易被家长带来就诊。
而注意力不集中同样也是多动症的表现,比如注意力集中时间短;上课时经常发呆,或者不知道他在想什么;有的孩子玩玩具也只能玩几分钟,很快就换到另一个玩具;容易分心,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学习上经常马虎;丢三落四,容易丢失学习用品等;经常回避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的任务,如写作业等。
但是,是不是孩子只要有上面的症状就是ADHD呢?其实并不是这样的。对于孩子表现的判断需要结合孩子的年龄、发育阶段等多方面的因素综合评估。
孩子注意力
是随着年龄变化的
3岁~6岁幼儿园阶段的孩子平均注意力时间为5分钟~10分钟,刚上小学的孩子大概能集中注意力20分钟左右。所以,一个幼儿园的孩子,上网课20分钟后开始走神,家长就担心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是不是得了多动症有些过度了。
另外,面对两种以上的事物时,就存在注意力的分配问题了,比如在桌上有玩具、漫画等许多孩子更感兴趣的东西时,在写作业的时候孩子就很容易被这些事物吸引注意力,而不能专注在作业上了。
结合这些注意力的规律,建议孩子在家上课也设置专门的学习环境,桌面上不要有容易让孩子分心的杂物,上课时间合理安排,做到劳逸结合,才能保证上课的时候全神贯注。
对待孩子的学习表现,家长不要过分担忧,不要仅因为某节网课孩子坐不住,或者某天孩子写作业发呆就担心孩子是不是得了多动症。
但是如果发现孩子在家经常有上面描述的多个表现,而平时老师也反应孩子存在多动或者注意力的问题,医院等相关专业就诊。
求医路上,总会面临这样那样的选择
康复可以离您很近也可以很远
关键在于您如何来选择
勿让健康毁在选择
精彩回顾当你的一个孩子患有多动症而其他孩子未患多动症儿童要遵循这几点睡觉的规律孩子多动症不同时期的表现,怎么辨别孩子得了多动症怎么办?还有好消息,儿科名医现场看诊!
关于儿科的针对性治疗,约专家?问费用问题等,大家可以点击文章底部阅读阅读原文,在线免费为大家解答!
名医在线涂雪松特聘专家
涂雪松教授,主任医师,年毕业于第三军医大学医疗系,从医50余年,医院、首都儿科研医院特聘专家,曾任南方医科大学(原第一军医大学)附院主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医院主任,在参加工作的几十年间,先后从事过儿童发育疾病、脑瘫、癫痫、运动神经元疾病、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等神经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尤其擅长儿童多动症、抽动症、自闭症、遗尿症、语言迟缓、智力低下、性早熟、矮小症、癫痫、脑瘫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发表论文余篇,出版著作10余部,曾多次在英国、美国等国际前沿治疗峰会进行学术交流,临床经验丰富。
刘士东副主任医师
刘士东,医院门诊主任,对各类儿童疑难疾病有独到的见解,毕业于河北北方学院,一直从事儿科医、教、研工作,熟练掌握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在儿童发育行为疾病,内分泌疾病,小儿精神心理疾病方面取得了丰硕的临床及科研成果,尤其擅长儿童多动症、抽动症、自闭症、遗尿症、语言迟缓、智力低下、性早熟、矮小症、癫痫、脑瘫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张海涛副主任医师
张海涛,医院门诊主任,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会员,中国少儿医师协会理事,国际儿科联合诊疗中心特邀专家,首医院协作平台特邀专家。在儿童发育行为疾病,内分泌疾病,小儿精神心理疾病方面取得了丰硕的临床及科研成果,尤其擅长儿童多动症、抽动症、自闭症、遗尿症、语言迟缓、智力低下、性早熟、矮小症、癫痫、脑瘫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郑华特聘专家
郑华教授,首都医科医院特级专家、教授、主任医师,从事儿科诊疗与研究40余年,各类儿科疾病治疗经验丰富。参加编写《儿童疾病综合管理》、《儿童少年卫生与妇幼保健学》、《儿童保健学》、《发育与行为儿科学》等数10部专著,在国际、国内专业学术刊发论文50余篇,长期致力于儿童发育行为疾病、小儿神经发育疾病、儿童内分泌疾病国际诊疗技术的提升和发展,多次赴美、英、日、韩、德国等国参加儿科疾病高峰论坛和学术交流,并为多所国际知名医学院校聘请为客座教授,在儿科医疗领域享有盛誉。
袁菲菲执业医师
袁菲菲,医院执业医师,对儿童发育行为疾病、内分泌疾病、小儿精神心理疾病颇有研究,擅长儿童多动症、抽动症、自闭症、遗尿症、智力低下、性早熟、矮小症、癫痫、脑瘫等疾病治疗,临床经验丰富。
孙玥生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孙玥生,医院心理咨询师,从事心理治疗20年,擅长心理问题诊断,心理咨询、家庭治疗、团体咨询;对于情绪障碍、青春期问题、亲子关系处理经验丰富。在多动症、自闭症、抽动症、遗尿症、智力发育迟缓等病症、运用沙盘游戏治疗、绘画治疗、放松冥想均取得明显疗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