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近视大国,80,90后的近视率普遍偏高。许多近视的年轻夫妻开始担心自己的下一代也和自己一样摆脱不了近视的困扰。
现在不少幼儿园会经常为孩子们做常规的视力筛查。依照儿童正常视力下限参考值(见下图),如果是低于这个值,可能就被认为是视力偏低了。
儿童正常视力下限参考值
以往,大部分孩子可能到初中高中学业重了才开始近视,但是现在,许多孩子上小学前就近视,那么,究竟是什么导致了孩子近视?近视和遗传有关系吗?孩子近视后,家长应该怎样做才科学呢?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供家长参考。
一、孩子什么时候才
会发展出正常视力?
人类并非一出生便拥有1.0的视力,每个人刚出生的时候都只能看到模模糊糊的黑白影像,随着外界视觉信息的刺激,眼球各项机能慢慢发育,三个月左右才能看到父母的脸,6个月可较长时间注视,1岁视力与细微动作协调,6、7岁才发育到成人视觉。不同年龄层视力水平不一样,当视力达不到正常年龄应有的水平,就称为弱视。
二、父母有近视,
会遗传给孩子吗?
调查显示,父母双方均是高度近视眼(一般指度以上),遗传给宝宝的近视几率在40%左右;若其中一方高度近视,其遗传的几率可降到20%;但如果父母均是低度近视,遗传的几率要小得多。
以上是遗传几率,在门诊中,3-6岁的近视宝宝,因遗传近视眼的占10%左右。有医师从上千份病历统计中观察到:儿童在5-10岁发生近视、散光,那么他们的父母一方或双方多有近视、弱视、散光等眼病。
因此,排除后天环境的原因,3-6岁的宝宝出现高度近视,其发生原因与遗传有很大的关系。
三、孩子近视,家长的
哪些做法是错误的?
确认孩子得了近视后,家长应该怎么做?许多家长由于缺乏正确的眼保健知识,对近视产生一些误识和偏见,并据此干预孩子的近视矫治。下面小编列举一些家长中常会产生的误识与偏见。
1误识:孩子年龄尚小,无需配眼镜
有些家长担心,孩子小小年纪就佩戴眼镜,会被同伴嘲笑,还认为孩子长期戴着眼镜,近视度数会加深,眼镜就永远摘不下来了。
真相:近视度数是否加深,与眼镜没有多大关系,而是眼睛本身的屈光状态变化导致的。配戴眼镜是为了矫正近视,而配戴正确的眼镜本身是不会导致近视的发生,合适度数的眼镜还能有效防止近视度数的加深。家长和孩子都要以良好的心态面对佩戴眼镜这件事。
2误识:眼镜不需要一直戴着
有的家长觉得,孩子只需在听课看黑板,或是写字看书时佩戴眼镜即可,平常生活中可以不戴。
真相:眼镜需不需要一直戴着,主要依据度数及视力,度数较高(大于度以上)一般建议一直戴镜,这样能获得较好的视觉质量,近视也会加深慢一点;近视度数较低,没有趴着写作业看书,坐姿端正,可以看远(看黑板看电视)时戴镜,看近(写作业看书)不用戴镜;如果视力较差、两边度数相差较大也建议一直戴镜。
推荐阅读:什么才是医学验光,科学配镜?合适、舒适、持久、美观......
儿童配镜“八步”曲、儿童弱视的配镜原则
“慎访医源性近视眼”道出了视光师的责任和验光配镜的重要性。
近视、弱视、散光,数数你家孩子占几条?
科普丨早期近视的八大征兆
当心!一旦眼睛出现这8种症状,可能是大病征兆!
8个配镜常识你知道几个?
最伤眼的6个坏习惯,你中枪了吗?
吃什么水果对眼睛好?哪些水果可以保护眼睛呢?
啥是太阳镜?啥是偏光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