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栏目!新栏目!新栏目!
为了倡导科学用眼,预防眼部疾病,每周二我们都会邀请来自潍医院(医院)眼科,临朐县青少年近视弱视防控中心视光师马仁超(国家一级验光技师,潍坊市预防医学会眼病防治与儿童青少年视力保健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临朐县青少年近视弱视防控中心主任)做客《天生好视力》为大家解疑答惑。
1、什么是弱视?
弱视是一种常见的儿童发育性眼病,它的发病率在3%左右。在英文俚语里弱视被叫作“懒惰的眼睛”(lazyeye)意思就是说,这只患病的眼睛很懒惰,不会主动去看东西。眼科医生对弱视的定义是:视觉发育期由于单眼斜视、未矫正屈光参差和高度屈光不正以及形觉剥夺引起的单眼或双眼最佳矫正视力对于相应年龄的视力,或双眼相差行或以上,视力较低眼为弱视。弱视也是一种功能性疾病,通过在视觉发育关键期内的有效治疗,可以让视觉功能完全康复。
、如何对弱视患儿进行早期筛查?
学龄前儿童由于智力处于发育阶段,进行弱视筛查必须采用特殊的方法。对于3岁以上儿童,传统视力筛查方法(即以主观视力检查评价视功能)经过适当训练即能获得满意的结果;对于3岁以下幼儿,因为不能用言语表达视力,主观视力检查很困难,而选择观看、视动性眼球震颤和视觉诱发电位等定量检查方法很难在临床推广。目前普遍认为婴幼儿视力的定性检查较定量检查更具有临床意义,常用定性方法有遮盖法、主导眼观察法、拣豆法和摄影验光法等。
3、传统视力筛查方法:
以主观视力检查评价视功能,优点是能提供一个直接的视功能测量,但筛查的成功与否需要儿童的配合,年龄小或注意力不集中的幼儿效果欠佳。检查结果高度依赖检查者的技巧和经验。所以在大规模研究中非专业检查者不能充分应用这些方法。视力表是传统视力筛查的最主要部分,为了使儿童配合检查,设计了多种视力表。过去公认的Snelleen视力表由于设计缺陷也逐渐被LogMAR(最小分辨角对数)视力表代替。图形视力表容易辨认,幼儿检查通过率高,但因视力记录缺乏标准化而未被推荐使用。目前对于学龄前儿童,常用标准视力表有Lea图形视力表、配对HOTV字母视力表或E字视力表。Lea图形视力表结合了图形字母视标视力表的优点,既能被幼儿识别,也能将视力记录标准化,现已广泛用于幼儿视力检查。E字视力表的可重复性及有效性均优于HOTV字母视力表,但只有半数幼儿通过检查,其可接受率偏低而未被广泛使用。最近美国“学龄前儿童视力研究”组比较了多种学龄前儿童筛查方法,当筛查特异性为90%时,Lea图形视力表和HOTV视力表的筛查敏感性分别为61%和54%。
4、摄影验光筛查法:
即利用角膜一眼底反光同时摄影来客观测量被检眼的屈光与调节状态,了解眼位及屈光间质。这一方法被认为是学龄前儿童视力筛查的主要方法,特别适用于不合作儿童(如婴幼儿、发育迟缓儿童、不识字儿童等);能快速检查和显示双眼结果,经过培训的非专业人员可熟练操作,尤其适合大规模小儿屈光和眼病普查,是一种接近理想化的筛查方法。
遮盖法·拣豆法及主导眼观察法:
根据患者的年龄采用不同的临床估计法衡量视力。对于3岁以下幼儿,在无摄影验光仪或自动验光仪的条件下,上述定性检查法不失为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可粗略筛查出视力异常的患者。
5、弱视儿童常见表现是什么?
1.畏光:弱视孩子通常怕光,见光就躁.
.眼球震颤:眼睛出现不正常的摆动.这类弱视通常视力较差·
3.可能伴有斜视:单只眼睛偶尔或经常向内或向外偏转.
4.不良姿势:每次需要用眼时,头会出现向某一方向偏转倾斜,或下巴压低、抬高等不良姿势.这是因为看不清楚,不自觉地改变体位寻找清晰的角度·
5.眼手协调能力差:眼手协调能力较差,容易碰撞或跌倒.
6.看字会相反或倒置:阅读时常看错行,或看书写字时会有相反或倒置的现象.
7.视物眯眼:看东西看不清楚,不自觉地出现视物眯眼现象.
8.看东西距离太近:看书,写字,看远处时,因为看不清,所以常近距离观看
6、弱视的临床体征有哪些?
1.视力(包括矫正视力)≤0.8
.有屈光不正,对排列成行的视标分裤力较单个视标差~3行
3.光觉与低照度视力
4.在弱视眼前放黑色玻璃片,弱视眼视力改变不大,甚至有所提高
5.在弱视眼前放中性滤光片,斜视性弱视眼视力改变不大
6.在弱视眼前放D滤光片使视力表照度降低,弱视眼视力无减退
7.对比敏感度下降.
8.可以有固视异常:如旁中心固视,即是用黄斑中心凹以外的视网膜某一点注视目标。一般认为,视力≤0.的弱视儿童常伴有固视异常,约占弱视眼总数的8.5%~43.3%。
9.有拥挤现象:弱视眼在测视力时,尽管视标大小、照度和距离相同,但是视标间隔不同所测视力的值不同;间隔愈疏.视力愈高,间隔愈密,视力愈低,这是弱视眼所特有的临床表现,即拥挤现象。在给弱视儿童查视力时,常发现视力表同一排中两边的视标能看到,中间的视标看不清,可以相差1~排以上,这也是拥挤现象。
7、弱视是怎么形成的?
弱视的形成主要由两个机制导致:
形觉剥夺:指在视觉发育的早期(6~8岁之前),由于先天或后天视觉环境异常,造成进入眼内的光线刺激不够充分,剥夺了黄斑清晰成像的机会,从而导致视功能发育迟缓和低下。
双眼相互作用异常,即双眼视觉输入的信息量不等:
正常情况下,外膝体和脑皮质的双眼视细胞处于平衡状态,当生后早期视觉发生异常时,被剥夺眼的视细胞在双眼竞争过程中处于不利地位,因而生长受到阻碍,导致该眼弱视。
8、家长如何早期发现弱视?
弱视治疗的关键是早发现、早治疗。要做到这一点,首先细心的家长要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仔细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