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长认为,孩子弱视应等到上学后再治疗,因为孩子懂事后,治疗起来容易配合,其实这种理解是错误的。经过多年临床经验发现,儿童弱视治疗与年龄密切相关,年龄越小治疗效果越好。
相关研究表明,3~7岁为最佳治疗时期,80%~90%都可以治疗,7~10岁尚可治疗,10~12岁不易治疗,12岁以后治疗效果微乎其微,成年以后再治疗则无效。
如何发现孩子有弱视?要观察孩子看书、写字时是否两眼离书本太近;看人时是否两眼一起注视,有无出现一眼注视、一眼偏余的情况;看人时是否歪着脑袋。
弱视在儿童视觉发育期间均可发生,多在1~2岁就开始。弱视发病愈早,其程度愈重。弱视儿童如不及早发现和治疗,都会导致单眼或双眼视力低下,严重影响其视功能,可能造成终身低视力,成为立体盲。
如何治疗宝宝弱视?宝宝得了弱视,必须治疗,而且越早越好。主要治疗方法有以下两种:
1.验光戴镜无论屈光不正性弱视、屈光参差性弱视或者斜视性弱视,都与屈光不正有关。通过散瞳验光、配戴眼镜,矫正了屈光,虽然不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却也解决了发病的一个主要因素。宝宝戴上眼镜一不能戴戴摘摘:二要每年调换眼镜(片)。只有长期戴眼镜,使之适应宝宝眼睛的发育成长,才有可能使弱视眼的视力逐步提高,并恢复到正常标准。所以,这是一项漫长的“工程”,家长和宝宝不能太着急。
2.遮盖疗法也就是说,把好的眼睛遮盖住,让弱视的眼睛来看,目的是消除好眼对弱视眼睛“抢先看”的优势和控制,使弱视眼能够接受更多的视刺激,从而逐步提高视力,恢复视功能。
遮盖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有单眼遮盖与交替遮盖两种,前者用于屈光参差性弱视与斜视性弱视,后者用于屈光不正性弱视。
斜视性弱视必须手术宝宝得了斜视性弱视,必须施行手术。因为弱视是由斜视引起的,而斜视只有通过手术,才能使眼球位置恢复正常。手术矫正越早越好,这样才可能使弱视眼的视力逐步提高。如果手术晚了,由于弱视眼的视力长时间被抑制,要恢复视力就很困难了。
至于弱视眼的手术时间,目前说法不一,有人认为在生后6个月内,但大多数认为在2岁左右施行手术最为妥当。如果超过2岁没有手术,暂时可以采取保守治疗,要散瞳验光、配戴眼镜,并作必要的治疗与训练,待视力恢复正常,再考虑手术矫正眼位。否则还有可能因为不能正常用眼而又复发弱视。
在儿童治疗弱视过程中,由于儿童年龄小,自制力差等因素,家长的耐心指导很重要。家长不能操之过急,要充分了解到视力治疗过程是缓慢的。同时要耐心劝导孩子坚持戴眼镜,尤其是孩子看近物时戴眼镜,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中、重度弱视的儿童,除戴眼镜外,医院进行弱视训练治疗,应用弱视刺激仪的家长要让孩子认真画图。要坚持复诊,2~3岁的儿童每两周一次,更大一些的儿童每月一次,请医生检查眼底、视力等,每年要散瞳验光一次。
专家嘱咐,弱视眼视力恢复正常仅是治疗的第一步,以后还要训练双眼单视,融合立体视功能,如不做进一步训练,原来取得的正常视力也将是不稳固的。
怎样预防宝宝弱视?要想预防宝宝弱视,需要抓好以下2点:
1.不同年龄段宝宝的视觉训练
根据宝宝视觉发育的过程,进行如下阶段训练:
①3个月内婴儿在相对较暗的屋子里,用手电筒将灯光照在宝宝眼前1米距离的墙上,上下左右或远(大)或近(小)地移动,训练宝宝两眼追随目标的能力。
②6个月内婴儿可用各种鲜明颜色的玩具代替灯光,在宝宝面前半米距离晃动,让宝宝的目光去寻找、追随玩具。
③1岁以内婴儿可把玩具放在宝宝周围,让宝宝去寻找;也可让宝宝模仿简单的动作,观察宝宝视线及与触觉的配合。
④2岁以内幼儿诱导宝宝注视周围事物,使其对物体的位置、形态、色泽等能够正确地识别和感知。
⑤3岁以内幼儿是视觉发育的关键期。父母要关心孩子视觉的发育,要教导孩子如何正确用眼,不要使孩子的眼睛过分疲劳,比如避免孩子看电视时间一次超过半小时等,并且让宝宝养成卫生用眼的好习惯。
2.增加营养,增强体质
保证宝宝身体各方面的健康成长,不仅可以预防疾病感染,对预防弱视也有一定作用。
儿科医生李绚长按左侧怎么治疗皮肤白癜风北京白癜风哪里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