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6月10日星期五晚,有校友在 患儿亲属转述:患儿女,11岁,外感发热咳嗽发热四天,吃了金银花等感冒药,口服退烧药,出了很多汗,看医生后又吃了一些健脾丸,拉了很多大便,但发热未缓解。医院就诊诊断是支原体肺炎,输液2天,体温稍减,38.5度,但又复发。患儿咽喉不痛,但有些腹胀,恶寒不严重。因此时已是夜里10点多,患儿刚刚入睡,无法拍舌苔照片,据家长说舌红,苔白厚,有些发黄。
此时心中对此病基本清楚,结合病史和舌苔辨证如下:温病初起肺卫,未用辛凉清解,以解热镇痛剂强发其汗,又加攻下皆非所宜,故邪不解热不退。医院确定细菌感染后连续使用抗生素,属寒凉药,邪在卫气之间,未能及时给邪气出路,造成冰伏、凉遏,夹食夹滞,畅达三焦即可给邪气以出路。医院针对孩子高热,打算晚上采取灌肠治疗,群里的同行纷纷反对,表示支持我的观点。我于是以师门经验方:柴胡、黄芩、川楝子、蝉衣、僵蚕、淡豆豉、炒栀子、焦三仙、大腹皮、子、生大黄,入加味饱和丸两袋煎服,一剂(建议停服其他药)。此方以升降散为基础,畅达三焦,疏通内外,全方无一味寒凉重剂,全靠宣畅逐邪。我还以经验选了一张类似的患儿舌苔照片,供校友参考。
年6月11日星期六上午10点,校友反馈情况,患儿昨夜未服我开的汤药,灌肠后体温降到37度,凌晨三点又升到39度,并发来舌苔图片如下:
同时,校友问要不要继续输液。我给校友反复分析病情,并举了一些相似的病例给她,告诉她如果再继续这样用凉药咳嗽就会反复不愈了。孩子目前咳白色泡沫痰就是用药过于寒凉导致的。
临床上这种情况太多了,面对孩子高烧,且有明确血常规检查结果支持,家长觉得病重对中医没信心,中医自己又缺乏自信,所以扭转观念比看病更难。于是我决定妥协,西医治疗我不干预了,只要今晚把中药喝了就可以,一剂不退热,我就不治了。一剂热退,明日听我的不输液了。我争的是一口气,靠的是师门几代人的经验!一直到夜里七点才说服孩子家长去抓了中药。
年6月12日早7点,校友很高兴的发来信息,说方子起效了,昨晚三点多又烧到39度,但没有服退烧药,后来温度就不断降低了。孩子上午九点拉了很多黑色大便,然后体温基本降到了37度。前后只吃了一剂汤药,随后患儿办理了出院手续。
这个病例在临床中很常见,之所以分享这个病例有几个目的:
1、外感温邪要注重给邪气以出路,中国古代哲学讲:“伤敌一千自损八百”,倡导“不战而屈人之兵”,主张“围城必缺”,所以我们不要纠结于高热和细菌感染就用抗生素猛打。我们祖先是有智慧的,我们中医对这类疾病的认识是很深刻的,要很好的继承。
2、广大中医同仁要自强、自信,不要总是抱怨政策不公平、发展空间被挤压,要扎扎实实用临床疗效让中医事业兴旺起来,打铁还要自身硬,中医学是医学,医学就要解决实际临床问题。疗效提高了,自然地位空间就有了。
赵绍琴名医传承工作站成员。擅治各类慢性肾病如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IgA肾病、紫癜性肾炎、肾狼疮性肾炎、肾功能衰竭、尿毒症等,尤其在消除尿蛋白和尿潜血、水肿、血肌酐和尿素氮等方面疗效显著。妇科如更年期综合症、多囊卵巢综合症、子宫肌瘤、月经不调、乳腺增生、不孕不育等;内分泌系统如糖尿病、甲状腺病等;消化系统如慢性胃炎、肠易激综合征、腹泻等,其它疾病如顽固失眠、慢性疲劳综合征、过敏性鼻炎等均有确切疗效。
门诊时间:周三上午、周三晚上
挂号费:50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