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终于来了
给肥宅续命的三件套
西瓜、wifi和空调
登登登登场
还有让人欲罢不能的冷饮
但
夏季悄悄升温
宝贝们哭唧唧
各种蚊虫疾病磨刀霍霍
夏季到底有哪些小儿疾病
该怎么预防和护理
一起跟随脚步来了解了解吧
一、夏日儿童11大常见病
1.皮肤上
蚊虫叮咬
病因:
1.儿童出汗量大
2.呼吸频率高
症状:
1.红肿和水泡
2.有强烈的痒疼感
3.引起皮肤过敏
护理:
1.外用炉甘石
2.洗剂止痒
预防:
1.不要去湿地等蚊虫多的地方。
2.定期检查家里的门和纱窗。
3.孩子的床具需设蚊帐。
4.外出时穿宽松透气的长衣长裤。
湿疹
病因:
1.儿童皮肤娇嫩
2.空气过于干燥
3.反复摩擦或者过度清洗
症状:
1.皮肤发红或起疹子。
2.严重时渗出黄色液体。
3.皮肤粗糙并脱皮。
护理:
1.每日多涂抹保湿露。
2.严重时外涂激素软膏。
预防:
1.穿衣透气。
2.保持空气湿润。
3.家人避免抽烟。
4.保证空气流通。
痱子
病因:
1.儿童代谢旺盛、出汗量大。
2.汗腺功能尚未发育完全。
症状:
1.多为针尖到小米粒不等的红晕。
2.起白色、透明水泡、脓疱。
3.伴随灼热瘙痒。
护理:
1.室内环境凉快通风。
2.保持皮肤清洁干爽。
3.瘙痒严重可外涂炉甘石洗剂。
预防:
1.开空调、保持空气湿润流通。
2.穿宽松吸汗性好的衣服。
3.勤喝水、勤洗澡、勤换衣。
晒伤
病因:
1.户外紫外线强烈
2.没有做好防晒
症状:
1.皮肤发烫、变红。
2.瘙痒、水疱、疼痛、肿胀等。
护理:
1.晒伤后避免继续晒。
2.注意补充液体。
3.冷敷晒伤部位。
4.晒伤后不要用肥皂沐浴露。
5.如果有水疱别弄破,用无菌纱布遮盖。
预防:
1.尽量不在紫外线强烈时段出门。
2.户外活动时给孩子做好防晒。
3.及时给孩子补水。
手足口病
病因:
1.接触公共玩具未洗手
2.与患病宝宝接触被传染
症状:
1.手、脚、口中出现红色疱疹。
2.少数患儿躯干和面部有皮疹。
3.出现发热症状。
护理:
1.饮食上以软烂流质,易消化、偏凉为主。
2.及时隔离,不要扎堆。
3.家长不要擅用抗生素。
4.科学退烧(38.5度以下物理降温,38.5度以上服用退烧药。)
预防:
1.孩子的玩具床具定期消毒。
2.尽量少去人群密集处。
3.外出常备湿巾和水杯。
4.勤洗手、勤更衣。
5.不要随便亲吻孩子。
2.呼吸道上
感冒
病因:
1.房间空气不及时流通。
2.孩子出汗后吹风受凉。
3.咳嗽、打喷嚏和食物传播。
4.与感冒患者密切接触。
症状:
1.常见流鼻涕、咳嗽。
2.嗓子干痒疼痛,浑身乏力。
护理:
1.不给孩子吃止咳药。
2.房间里开加湿器。
3.咳嗽可以吃蜂蜜。
4.多补充液体。
预防:
1.家中常备生理海盐水、退烧药和温度计。
2.加强全家人的卫生习惯。
3.大人生病时不要密切接触宝宝。
呼吸道合疱病毒
病因:
1.咳嗽、打喷嚏和食物传播。
2.与患者密切接触。
症状:
1.先流鼻涕,接着咳嗽,伴随有发热。
2.出现气管炎和肺炎等症状。
3.有的孩子会呼吸急促、喘息。
护理:
1.科学退烧。
2.如果孩子喘息,可遵医嘱雾化。
预防:
避免二手烟。
家中空气要保持流通。
多带孩子去户外呼吸新鲜空气。
全家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3.内部消化上
肠胃炎
病因:
1。肠道被细菌病毒感染。
2.不合理的喂养。
3.突然改变日常饮食结构。
4.气候突然变化。
症状:
1.呕吐咖啡样物。
2.大便次数增多。
3.低烧或高烧。
4.烦躁不安进而精神不振。
5.意识朦胧,甚至昏迷。
护理:
1.口服补液盐。
2.口服稀释过的纯苹果汁。
3.饮食清淡。
预防:
1.注意家居卫生。
2.避免吃生冷不洁食物。
3.碗勺注意清洁。
4.督促孩子培养良好卫生习惯。
WINTER
四、眼耳口鼻上
结膜炎
病因:
1.细菌或病毒感染结膜。
2.通过患儿间接触传播。
症状:
1.眼白部分变红。
2.眼睛的分泌物增多。
3.流泪、怕光、灼热、异物感强。
护理:
1.患儿必须隔离。
2.睡前涂抗生素眼膏。
3.用生理盐水冲洗眼睛。
4.饮食清淡。
5.患儿用过的物品要进行消毒。
预防:
1.洗护用具做到一人一用。
2.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3.不用脏手揉眼睛。
4.接触公共物品后要及时洗手。
疱疹性咽峡炎病因:
1.粪口传播。
2.饮食生活习惯不卫生。
症状:
1.口腔咽喉出现充血和疱疹。
2.发热,咽喉痛,厌食,呕吐。
护理:
1.38.5度以下物理降温。
2.超过38.5度服用退烧药。
3.饮食上要偏凉、偏流质。
预防:
1.玩具床具定期消毒。
2.少去人群密集处。
3.游乐园回来后及时洗澡换下衣裤。
4.外出常备湿巾和水杯。
5.饭前便后勤洗手。
五、其他
中暑
病因:
1.久处高温、脱水不透风的环境。
2.高温户外长时间玩乐。
症状:
1.头疼、多汗。
2.口渴、发烧。
3.严重者昏厥。
护理:
1.中暑患儿移动到通风处。
2.不可直接冷水浴,温水擦身。
3.给孩子口服补液盐或稀释过的纯苹果汁。
预防:
1.夏日出门备好防晒用具。
2.准备充足的水喝饮料。
3.不要长时间在烈日下行走。
4.平日劳逸结合,清淡饮食。
二、10种情况需要就医
宝宝持续高热,昏迷。
呼吸增快、肌体抖动。
高热不出汗或皮肤湿冷。
咳嗽超过一个月。
呕吐持续超过24小时。
间断的腹部剧痛。
重度脱水。
排血样大便。
皮肤大面积红肿,甚至破溃化脓等。
眼屎呈黄绿色。
以上10种情况说明孩子的病情比较严重,医院并谨遵医嘱。
三、夏季小儿护理8大误区
误区一:
小孩不需要防晒。
误区二:
夏天也不能打赤脚。
误区三:
睡觉磨牙,肚里有虫。
误区四:
用酒精降温退烧。
误区五:
长痱子要用爽身粉。
误区六:
小孩不能吹空调、电风扇。
误区七:
孩子小,不能吃冰的。
误区八:
拉肚子因为吃冰或者着凉。
疾病确诊后也不要慌
谨遵医嘱、不滥用抗生素
面对自限性疾病
家长要科学护理
还要学会等待
祝大家有一个快乐的夏天!
图文编辑:谢老师
初核:杨老师
终审:俞老师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