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萌医生写了一篇关于眼部疾病的文章,在文章里面呢,萌医生提到了一个观点——眼部的疾病,很多时候有两个特点,一个是早发现早干预效果会很好;另一个,偏偏就是很难及早发现。
举个例子,近视,宝宝的近视是逐渐加深的,最开始的时候也许只是喜欢眯着眼睛看东西,家长们往往都会忽略掉。而到最后被发现时,孩子的近视度数一般就已经比较深了。
也因此,在评论区,很多妈妈都开始关心起一个问题——如何给宝宝做眼部体检呢?
今天呢,咱们就来填个坑,跟大家说说如何给宝宝安排一次眼部体检吧!
小宝宝不会表达自己的感受,即便看不清东西,可能也无法完全告知家长,这时候,定期给娃做眼部检查就很重要了,它能帮助我们及时发现孩子的眼部问题。
在宝宝出生后的几天,医院一般都会对新生儿进行眼病筛查和视力检查,来排查是否存在眼部疾病的情况。
假如真的患病,例如先天畸形、先天性白内障、先天性青光眼等疾病,在出生就发现并且立刻治疗的效果,绝对比等到长大后才发现并且治疗来的好得多。
当然,除了出生后的筛查,之后的定期检查也不可少。
1岁以下
01
国家卫生部曾发布过建议,要求小宝宝在出生后的第一个月,一般是28~30天的时候,进行首次眼病筛查。
之后,在出生后的第一年,每隔3个月,可分别在3、6、9、12月龄时,到医院进行一次眼病筛查和视力检查。
所以,正常情况下,1岁前,家长应该要带医院进行5次眼部体检。
虽然这时候的宝宝还不会读视力表,但医生也有很多其他的方法可以进行检查,比如检影验光等等,都能判断是否存在近视、远视和散光等情况,以及宝宝的结膜、角膜、晶状体等是否存在异常情况。
1岁以上
02
等孩子到了1岁以上,至少每隔一年或半年进行一个定期的眼病筛查和视力检查。
并且,随着孩子的长大,3岁后的宝宝一般就可以用视力表啦!这时候,医院检测,家长们也可以在家给娃做检查。
一旦检查中显示宝宝的视力有问题,要及时根据医生建议进行矫正或治疗!
当然,也许有些家长会问——眼部检查,小朋友会不会抵触或害怕?
哈哈!当然会!但是,小朋友的好奇心其实也旺盛的,只要医生和宝宝接触的好,这些检查仪器对孩子来说好玩大过害怕。退一步说,即使有抵触,检查的仪器也不会对娃的眼睛造成不良影响,家长们不用担心。
总之一句话:在宝宝视力发育的过程中,给宝宝定期检查视力和眼病筛查非常非常重要,必不可少!
那么,在眼部检查,有没有什么特别要注意的项目呢?我们接着往下看。
建立屈光发育档案:及时发现异常
01
屈光发育档案包括裸眼视力、矫正视力、眼压、眼轴等各项参数,它可以连续跟踪孩子眼球的发育情况,及时发现近视、弱视的苗头。
因此,萌医生建议各位家长在孩子3周岁以后,到专业的眼科机构给孩子建立屈光发育档案,可以第一时间发现孩子的视力变化情况。
对孩子来说,这份档案,就相当于是眼部健康的随访图。
了解远视储备:扼杀近视苗头
02
很多家长可能不知道,小宝宝出生后,其实都是远视眼,这个叫做生理性远视。但是,随着宝宝不断的成长发育,这种生理性远视也会逐渐消失。
而在这个消失的过程中,就产生了「远视储备」的概念,一般来说3岁以下的孩子应具有度的远视储备。之后,远视储备的度数会不断降低,从,到,到,到50,然后成为正视眼。
年龄段
远视储备值
4-5岁儿童
-度
6-7岁儿童
-度
8岁儿童
度
9岁儿童
度
10岁儿童
度
11岁儿童
75度
12岁儿童
50度
而远视储备逐渐下降的过程,本来应该是个慢慢消耗的过程,但是,也有的娃一下子下降得太快,刷的一下把远视储备提前全消耗光了,进入「负债状态」,这下就有极大可能要近视了。
所以,家长要定期带医院,进行散瞳验光查看娃的远视储备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干预。
除了检查,平时孩子的一些情况,也预示着眼部问题,家长们注意到了,也要引起重视。
1岁以下
01
试着用手遮住宝宝的一只眼睛,观察宝宝有没有哭闹等反应。如果没有,说明他正在看东西的这只眼睛能看见。
接着,再换成遮挡另外一只眼睛,如果他很烦躁,不让你挡,这说明他的这只眼睛可能存在看不清的情况,有可能存在着弱视。
观察宝宝动作
02
当我们发现孩子存在这些动作,比如:
看东西喜欢眯眯眼、喜欢歪着头看东西、时不时的喜欢揉眼睛、经常流眼泪、会把颜色看错、看不清近处/远处的东西、总喜欢凑到近处看东西……
家长就要警惕了,很可能宝宝的视力出现问题了。
这时候,医院检查一下,发现问题及早治疗。
萌医生说
好啦,今天的文章就到这里了!如果你喜欢今天的文章,就在右下角帮我点个在看吧!
我是萌医生,让我们在这里,一起成长吧!
推荐阅读
End
欢迎大家点击在看,或者转发到朋友圈哦
设计:游鱼
责任编辑:游鱼
撰文:萌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