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又称为孤独症,患儿多表现为强烈地回避人和社会,情感反应极其刻板,对人和事物存在广泛严重的视觉回避,喜欢使用“余光”,部分患儿对疼痛或意外伤害缺乏反应等等。
名医面对面很多家长对于儿童自闭症缺乏了解,不能理解孩子的行为和某些表现,反而责怪和打骂孩子,给孩子幼小的心灵造成了巨大的伤害。那么,家长该如何判断自己的孩子是不是自闭症呢?又该如何治疗呢?这一期,我们特别邀医院儿科主任聂亚玲为我们讲解自闭症有关的问题。
请看本期访谈:自闭症
视频较长,建议在WIFI下进行收看
本期专家▲▲▲聂亚玲/主任医师、硕士医院儿科主任
华北大区儿童遗尿症专家协作组组员
年北京军队系统儿童生长发育联盟协作组组员
北京儿科内分泌学组委员
聂亚玲,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留日研修生,毕业于天津医科大学儿科专业。医院儿科临床工作30年,对发育行为疾病与儿童健康进行了持续深入的研究与探索,在《中国实用儿科杂志》、《中华新生儿学杂志》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获得年市级科技进步一等奖、三等奖、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等诸多表彰;参与了《儿科学》、《儿童免疫学》、《临床心理》等著作的主编和编委工作。
通过对儿童发育行为疾病的研究,总结儿童发育行为疾病上百例的诊断和治疗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早期干预、微量治疗、稳定内环境”的特色诊疗模式——从病理因素、心理因素、环境因素、教育因素、家庭因素等综合考虑,多维立体综合诊疗脑瘫、脑发育不良、智力语言障碍、多动症等疾病,避免传统单一诊疗的局限性、片面性,大大提高预后康复效果。
擅长领域:多维立体综合诊疗小儿癫痫、多动症、抽动症、学习困难、发育迟缓、智力低下、脑瘫、遗尿症等发育行为疾病,以及婴幼儿早期智力开发和营养指导等。
内容回顾▲▲▲01自闭症又被称为孤独症,是一类以严重孤独、缺乏情感反应、语言发育障碍、刻板重复动作和对环境奇特的反应为特征的精神疾病。自闭症是一种婴幼儿发育障碍,通常发生于3岁之前,是一种严重情绪错乱的疾病。自闭症无种族、社会、宗教之分,与家庭收入、生活方式、教育程度无关。据统计,约每1万名儿童中有例,多见于男孩。目前,估计在我国约有50万左右自闭症患儿。
02自闭症的早期症状此外还有一些表现如:
?不会与同龄儿建立伙伴关系,对集体游戏缺乏兴趣。
?具有某种特别偏执的爱好,比如某个玩具不离手。
?喜欢机械地重复拍手、摇摆身体、旋转物品或某一动作。
?对某些声音、气味、玩具、感觉的反应与他人不同。
?常常把多个玩具或物品排成一排。
03导致自闭症的原因1、脑器质性损害首先很有可能是因为大脑受到了伤害,这是很有可能的一个因素,例如产伤、中毒等情况,这些对于患者是很有害的。
2、遗传因素有一些自闭症的患者是由于家庭遗传的因素,如果家庭中有这种疾病的存在,孩童很有可能会患有自闭症。
3、免疫系统异常还有可能是因为免疫系统的原因,因为免疫功能细胞数量的减少,会导致人体抵抗力发生下降的情况,就会容易患有这种疾病。
4、环境因素早年生活环境中缺乏丰富和适当的刺激,没有教以社会行为。或长期处在单调环境中的儿童,会用反复动作来进行自我刺激,对外界环境就不会产生爱好。
5、家庭因素父母是专业技术人员,受过高等教育,比较聪明,但做事刻板,并有强迫倾向,对孩子冷淡和顽固,家庭缺乏温暖。
04自闭症治疗的关键1、早发现,早治疗。治疗年龄越早,改善程度越明显;2、促进家庭参与,让父母也成为治疗的合作者或参与者。患儿本人、儿童保健医生、患儿父母及老师、心理医生和社会应共同参与治疗过程,形成综合治疗团队;3、坚持以非药物治疗为主,药物治疗为辅,两者相互促进的综合化治疗培训方案;4、治疗方案应个体化、结构化和系统化。根据患儿病情因人而异地进行治疗,并依据治疗反应随时调整治疗方案;5、治疗、训练的同时要注意患儿的躯体健康,预防其他疾病;6、坚持治疗,持之以恒。温馨提示
如果您还有关于自闭症相关的疑问,可以直接留言,或者扫描文章下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