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相关知识学习

白癜风专家程少为 https://m-mip.39.net/nk/mipso_8498647.html

年12月以来,我国发生新型冠状病毒(-nCoV)感染流行,目前国务院已将其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并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措施进行管理。

截至1月30日20时,全国儿童病例不详,其中浙江省现有儿童病例8例,年龄最小3月,最大13岁。为进一步规范儿童-nCoV感染的肺炎诊断与治疗,根据最新-nCoV国家诊疗方案并结合儿童实际情况,国家儿童健康与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浙江大医院组织专家组起草儿童-nCoV感染的肺炎诊疗指南。

下面,我们将指南内的重点和各位家长一起来学习一下:

一、流行病学

(一)传染源。

传染源主要是-nCoV肺炎病人,但有病例证据表明,潜伏期感染患者也可能具有一定的传染性。

(二)传播途径。

主要传播途径为呼吸道传播,通过患者咳嗽、大声说话、打喷嚏时飞沫传播;亦可通过密切接触传播(如通过被污染的手接触口鼻部或眼结膜)。目前尚不能确定是否可通过母-婴垂直传播或通过母乳传播。

(三)易感人群。

人群中普遍易感,老年人和患有基础疾病者感染后病情较重,儿童及婴幼儿也有发病,但病情多较轻。

三、临床表现

潜伏期为2~14天,一般为3~7天。

病初主要表现为发热、乏力、咳嗽,可伴鼻塞、流涕、咳痰、腹泻、头痛等。随病情加重可出现呼吸困难、发绀等,常于病后1周出现,可伴全身中毒症状,如精神萎靡或烦躁不安、喂养困难、少吃、少哭、少动等。

从疫情目前报告的病例情况看,患儿主要为家庭聚集病例,多数预后良好,普通型者可在1-2周后逐渐恢复。目前尚无儿童死亡病例报道。

四、诊断标准

(一)疑似病例。

有下列流行病学史中的任何一条,且符合临床表现中任意2条可诊断。

1.流行病学史。

(1)发病前2周内在武汉地区或其它有本地病例持续传播地区的旅行史或居住史;

(2)发病前2周内曾接触过来自武汉地区或其它有本地病例持续传播地区的发热或呼吸道症状的患者;

(3)发病前2周内与已确诊或疑似-nCoV肺炎病例有密切接触史;

(4)有聚集发病:除此患儿外,周围还有其它发热或呼吸道症状患者,其中有疑似或确诊新冠状病毒肺炎病例;

(5)孕母有疑似或确诊-nCoV感染的新生儿。

2.临床表现。

(1)发热、乏力、干咳;部分患儿可以无发热或低热;

(2)上述肺炎影像学特征;

(3)发病早期白细胞总数正常或降低,或淋巴细胞计数减少。

(二)确诊病例。

疑似病例有符合下列病原学检测中任意1条可确诊。

1.咽拭子、痰液或血液等标本实时荧光PCR检测-nCoV核酸阳性;

2.上述标本病毒基因测序,与已知的-nCoV高度同源;

3.上述标本分离培养到-nCoV颗粒。

五、鉴别诊断

(一)其它病毒性肺炎。(二)细菌性肺炎。(三)肺炎支原体肺炎。

-nCoV感染也可与其他细菌或病毒出现混合感染,或出现二重感染,在鉴别诊断和治疗时应注意。

六、治疗原则

强调早识别、早隔离、早诊断及早治疗的“四早”原则。

上述资料均出自《儿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指南(试行第一版)》

下面我们再来看一下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新型冠状病毒的防护小贴士:

带口罩和勤洗手是目前很重要的防护措施,我们也为大家准备了正确佩戴口罩和正确洗手的小视频,希望大家都可以正确做到以取得最好的保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hantingjiudian.net/jbgs/5897.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