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孩子家长眼视光知识科普系列》
七十一、弱视的本质眼视觉发育紊乱
导读:
逐年增长的青少年近视率、越来越厚的眼镜片、越来越多的小眼镜,这些已经成为一个很严重的社会问题。作为一名普通视光工作者,我们有责任有义务用我们的专业知识来缓解现状,让家长们多了解多学习相关知识,督促孩子科学用眼,从而控制孩子近视的发展。
《近视孩子家长眼视光知识科普系列》由国家一级验光技师张川先生整理,依从近二十年的眼视光临床经验,总结出的系列近视防控方法,希望可以通过这种方式传播给各位近视孩子家长,共同应对孩子近视问题。
弱视的本质眼视觉发育紊乱,不仅单眼或双眼矫正视力低于正常,当弱视出现之后,必须要进行疾病的治疗。而且没有完善的立体视,甚至立体视盲。
弱视的早期表现症状
将比较醒目的物品放在孩子眼前,观察他是否能及时发现。
最早可从1-2岁开始治疗,6岁前的弱视容易治到1.0以上;上述难治性弱视,如超过6岁才治疗,很难治到1.0以上,12岁以上的弱视一般认为基本无效。
观察孩子双眼、单眼注视时的情况,注意他看电视的时候是否喜欢凑得很近。
观察孩子看东西时有没有异常的头位,比如是否喜欢抬头、低头看。
观察孩子看物体的时候,能否稳定地注视。如果孩子的眼球来回转动或者震颤,则有弱视的可能。
孩子走路常常跌倒,老拿不到东西,也可能是弱视影响到他抓不准物体的距离感。
弱视应尽早治疗
弱视可以看成是一种“视力萎缩”或“视细胞睡觉”,比较重的弱视必须加用弱视仪锻炼“萎缩”的视力,或唤醒“睡觉”的视细胞才能治愈。可利用现代最新科研成果,将传统的弱视治疗仪与现代多媒体智能软件相联合使用,通过间接增视(如光刷、后像、红光闪等)与直接增视(如精细作业、视觉刺激等)配合治疗,可使用弱视患者视力得到有效提高。
年龄越小,视力重新发育的机会越大,效果越好。最早可从1-2岁开始,难治性弱视如超过6岁以上治疗效果较差,12岁以上基本无效,故切不可耽误。
戴镜治疗
治疗弱视首先要矫正孩子的眼睛屈光度,因为大多数弱视都是由散光、近视或远视等引起,眼镜可以矫正这些屈光不正使物象变得清楚,就像将眼晴(照相机)的焦距调好一样,是治疗弱视的基础。如果不戴镜,很多弱视根本治不好。医院或专业的视光中心验配。可确保镜片质量好,光学中心不错位,镜架不松脱、颤动等。
使用弱视治疗仪治疗
弱视是一种视力发育障碍(即视力萎缩),或视细胞处在“睡觉”抑制状态,需要弱视仪中的精细图标训练萎缩的视力,或特殊色光唤醒睡觉的视细胞才能尽快治好。如果不用弱视仪尽快治好而让弱视长期存在,可以引起、加重近视,如错过治疗弱视的敏感期,可导致终生低视力。
视力恢复正常了,还要进行融合视、立体视等视觉功能训练,如果就此中断治疗,以后你小孩子视力还可能减退。弱视患儿的视觉训练是一个长期过程。
弱视治疗是一个缓慢的过程,视力是逐渐提高的,因此家长不能操之过急,要耐心劝导孩子坚持戴眼镜。除洗澡、睡觉之外,其他时间都要坚持戴眼镜,尤其遮盖健眼时,这点很重要。在看近物时,如在绘图、写字时戴镜常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中、重度弱视的儿童,除医院进行弱视训练。2~3岁的儿童每两周复诊一次,大一些的儿童每月复诊一次,每年要散瞳验光一次。总之,由于儿童年龄小、自制力差等因素,家长要耐心指导孩子治疗。
科普系列回顾:
《近视孩子家长眼视光知识科普系列》
本期我们介绍了弱视的本质,关于如何防控近视的更多资讯会陆续发布,期待您的